曾艷
【摘要】在數學教學中增加數學游戲課,改變數學沉悶晦澀的面貌,尊重學生喜歡游戲的天性,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深入挖掘游戲中的數學內涵,感受數學的生活價值和邏輯美感。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數學游戲課 趣味性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4-0135-02
數學經常呈現出枯燥、晦澀的面貌,逼走了激情,嚇壞了學生。真實的數學是這樣的嗎?不,它應該是有趣、神秘而美麗的。數學游戲課可以改變人們對數學的錯誤認知,值得一試。希望數學中能多點游戲味兒,讓它更有趣,更吸引人。
“逢七過”是朋友聚會、團隊游戲中的“??汀薄K挠螒蛞?guī)則非常簡單:一群人依次報出正整數,但遇到“7的倍數”(如14、21等)和“含有7的數”(如17、71等)則只能用拍掌表示,不能報數;報錯數或該拍掌卻報出數的人淘汰。
下面我以在《倍數與因數》單元學習后進行的數學游戲課——逢七過為例,談談如何挖出游戲中的數學味,增加數學的趣味。
【教學片斷一】
一、游戲初探,誘出數學味
師:今天讓我們一起放松一下,玩玩數學游戲——“逢七過”。先來看看游戲規(guī)則。(出示游戲規(guī)則)看懂規(guī)則了嗎?
生:7是7的倍數,又含有7,需要拍兩下嗎?
師:不用。拍掌是代表這個數很特殊不能說,不管它是只有一重特殊身份還是兩重特殊身份,都只用拍一下即可。明白了嗎?像他剛才說的有兩重特殊身份的數還有嗎?
生:還有70。
生:還有77。
生1:那到了70以后,不是得一直拍掌呀?
師:為什么呢?
生1:都含有7呀!
生2:不是一直拍,只能拍到79。
師:真好,思維嚴謹,說話不留漏洞。
師:請幾個同學來試著玩一玩這個游戲。
請幾名學生示范玩一玩。
師:你們會玩這個游戲了嗎?這個游戲要想玩得刺激呢,報數的速度可不能太慢喲!接下來分小組玩一玩,每組決出一名最厲害的選手。
游戲過后,師:請每組的高手來分享一下他們的“武功秘籍”!
生1:每次報完前一個7的倍數,我就會加7提前算好下一個7的倍數,等到這個數出現時就不用慌慌張張地算了。
生2:我用乘法口訣先把7的倍數都算一遍,把這幾個數先在心里默幾遍,這些數比較熟了,就不會出錯。
生3:(對生2)那63以后7的倍數,你怎么辦?
生2:7×10和7×11也好算呀,后面的就再用每次加7的辦法算呀!
生4:玩的時候,不能開小差,不然就會像李XX一樣,不知道我們說到哪兒被淘汰了。如果你想的速度比同學玩的速度快一點就不容易被淘汰了。
師:你是想說,要打一個提前量。如果同學們玩到了21,你要先想到28。
生4:是的。
師:他們介紹的經驗非常寶貴。讓我們來看看高手們的PK,感受一下速度與激情,好不好?
數學游戲自帶趣味性,它吸引所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在熱烈而歡樂的氣氛中,學生主動應用了求一個數倍數的方法,還結合具體情況呈現出了方法的多樣性與靈活性。
【教學片斷二】
二、游戲改編,挖出數學味兒
師:這個游戲是人們利用一定的數學知識,制定出相應的規(guī)則來娛樂生活的。難道游戲規(guī)則只能是“逢7過”嗎?
生:我們想玩逢1過!呵呵!學生一陣竊笑。
師:行!你們分組討論一下,定出一個新規(guī)則并玩一玩,試試看。
學生玩完后,師:每個組介紹一下你們的新規(guī)則。
生1:我們組玩的是“逢3過”。
生2:我們玩的是“逢5過”。
生3:我們玩的是“逢9過”。
生4:我們玩的是“逢質數過”。
生5:我們玩的是“逢2和3過”。
生6:我們玩的也是“逢3過”。
師:你們對哪個組的規(guī)則感興趣?我們讓他們演示一下。
生1:逢質數過。
生2:逢2和3過。
生3:逢9過。
請三組學生按三種規(guī)則玩一下。
在游戲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學生積極主動地將求7的倍數擴展到求2、3、5等數的倍數,同時還提出了“逢質數過”,無形中學生已主動地調取了《因數和倍數》這個單元里大部分的知識。游戲規(guī)則的改編,一方面是學生高度參與后的激情創(chuàng)新,另一方面也是學生對數學知識主動地遷移應用,促進了學生數學想象力的發(fā)展,同時為后面的進一步探索提供了寶貴的活動經驗。
【教學片斷三】
三、規(guī)則比較,品出數學味
師:先前有同學說要玩“逢1過”,為什么最后卻都沒有選擇呢?
生1:“逢1過”太沒意思了。所有的正整數都是1的倍數,得不停地拍手。我們剛才只是開玩笑說的。
師:這么多的規(guī)則中,你覺得哪個比較好玩,哪個不好玩呢?
生1:我覺得“逢3過”不太好玩。因為3的倍數隔得比較近,隔兩個就是一個3的倍數,太好認了,不太容易出錯,所以不好玩。
生2:我也覺得“逢3過”不太好玩。因為拍手太頻繁,稍開一小差就搞不不清楚報到時數幾了,總是中斷就沒意思了。
生3:我覺得“逢5過”不好玩。5的倍數太有特點了,只要記住個位是5和0拍手就好了,玩得不刺激。
生4:而且除了五十幾,含有5的數與5的倍數基本是相同的,比如35即是5的倍數又含有5,玩的難度就降低了。我也覺得不刺激。
師:玩不出心跳的感覺,是嗎?
生:嗯嗯嗯。
生6:“逢2、3過”也不好玩,既要記2的倍數,又要記3的倍數,不是忘了這個就是忘了那個,感覺腦子不夠用,太難了一點。
生7:“逢2、3過”拍手的次數肯定很多,肯定不好玩。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7:你看呀,2的倍數隔一個就是的,這就只剩下一半數了吧,然后再把3的倍數一除,就剩不了幾個數能報了??熠s上“逢1過”了。
生8:“逢9過”也不好玩。9的倍數其實也很有規(guī)律,很好找。每次加10減1就好,你看27加10再減1就是36。每次前一個拍手完,你只用等到把十位加一、個位減一的數就行了。
生9:我覺得“逢9過”隔得有點久,好像等的時間長了點,也不太好玩。
師:太容易了不好玩,太難了也不好玩,拍手拍得太多不好玩,拍手拍得太少也不好玩,那你們覺得哪個好玩呢?
生:還是“逢7過”好玩。
師:“逢質數過”呢?
生1:我覺得“逢質數過”也不好玩。因為質數太沒規(guī)律了,你很難提前想好。
生2:可是我們都記得呀!
生1:100以內的你記得,要是玩到100以后的呢?而且你玩這個就全憑記憶玩了,跟背書一樣,不好玩。
生3:“逢質數過”拍手的都集中在20以內了,20以后的數中質數就很少了,后面的難度就很小了。
師:看來還是“逢7過”好玩呀。為什么它會好玩呢?
生1:7的倍數沒有規(guī)律,不太容易辨認。
生2:每次加7呀,怎么沒規(guī)律?
生1:不像2和5的規(guī)律那么明顯呀,你看7的倍數個位上1、2、3、4、5、6、7、8、9、0都有。但是我們又可以用乘法口訣或加7的方法去算。
生3:7這個數不太大,也不太小,它的倍數隔得不遠也不近。拍手的次數不多也不少。
師:看來什么都講究一個度呀。7的倍數剛好把握了這個度,它的規(guī)律既不是一眼望穿,也不是無跡可循,間隔的數不近也不遠,玩起來既不會太簡單而毫無心跳的快感,也不會太難而無法企及。
師:這個游戲從很早很早以前就有了,老師小時候就玩過。一個這么好玩的游戲流傳到現在,你想對游戲的發(fā)明人說什么?
生1:謝謝你發(fā)明了這么好玩的數學游戲。
生2:你真牛,能用數學設計出這么好玩的游戲。
生3:你改變了我對數學的印象。以前覺得數學挺無聊的,現在覺得數學還蠻有趣,也蠻有用的。
師:從逢七過中,我們可以看到數學絕不僅僅是用來考試和做練習的,它可以用,可以娛樂也是我們生活的調味品。
對游戲規(guī)則的比較與探索才是這節(jié)課的核心所在。學生在對各種規(guī)則的比較中能深入理解2、3、5等數的倍數特征,能感知游戲規(guī)則的優(yōu)化的原理,能感受到數學的價值與趣味、感受到數學的美。
數學游戲課絕不僅僅是的數學常規(guī)課的“餐后甜點”,也不同于一般的兒童游戲。它能將數學的科學性與趣味性有機結合,既能體現出數學嚴謹的邏輯性,又能發(fā)揮出數學的靈活性,讓數學呈現出更加生動有趣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