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音樂是小學階段的學科內(nèi)容,通過音樂教學激發(fā)學生的音樂智能。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普及,教育更加關注學生的多元智能。音樂教育作為開發(fā)學生智能的一種方式,越來越受到學校的重視?,F(xiàn)階段,小學音樂教育存在灌輸性過強,教學內(nèi)容過于專業(yè)化,學生的參與度較低的情況,影響音樂教育效果。因此,本文提出采用奧爾夫教學方法,解決現(xiàn)階段小學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以供相關單位參考借鑒。
關鍵詞:奧爾夫教學法;小學音樂教育;問題;突破
德國音樂家奧爾夫提出關于音樂教育的理念,我們將其稱之為“奧爾夫教學法”。奧爾夫關于音樂教育同傳統(tǒng)的音樂教育存在很大的差距,他認為音樂教育應該注重人本,將其訴諸于感性,不應該采取教鞭、樂譜的教育方式,而是應該鼓勵和引導學生,讓其從音樂之中感受到快樂,進而認識到音樂的魅力??梢钥闯觯瑠W爾夫教學法可以很好地突破傳統(tǒng)音樂教育的問題,提升音樂教育的效果。
一、 小學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
小學階段是挖掘?qū)W生多元智能的重要時期,在此期間,學校采取多種方式,去挖掘?qū)W生的智能。音樂教育則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智能的教育課程,可以讓學生學會某個歌曲或者樂器,會認識樂譜,會歌唱等?,F(xiàn)階段,小學音樂教育存在較多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一) 灌輸式的教學理念
縱觀小學階段的音樂教育,存在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灌輸式的教育理念。在日常的音樂教育中,教師采取灌輸式的教學,將音樂知識灌輸給學生,忽視了學生的主觀意愿,導致教育效果不佳。音樂教育應該是一種啟迪式的教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音樂學習。而實際教學中,學生處于被支配的地位,教師單向地進行知識傳輸,學生是否感興趣,是否有效理解和吸收,都難以保證。
(二) 教學內(nèi)容過于專業(yè)化
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同成年人的理解和感悟方面的差距,沒有看到學生的不同教育背景以及不同天賦,未認識到學生的差異性,在教育過程中,將節(jié)拍、音級、音程等專業(yè)化的知識傳遞給學生,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只能做到機械記憶,也就是模仿學習,不僅耗時而且教學效果不佳。
(三) 教學方式的“樂譜化”
教學方式比較固定,主要靠著教師的一張嘴,教材的樂譜以及教學工具樂器等,雖然小學專業(yè)的教師有一些源自專業(yè)化的音樂院校,有著比較扎實的基本功,但是并不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忽視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教學模式單一,忽視現(xiàn)代化的教學方法的應用,導致小學音樂課堂情況不佳。
二、 奧爾夫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運用
(一) 激發(fā)小學生的音樂興趣
奧爾夫教學法最大的區(qū)別在于注重學生,因此音樂教學需要圍繞學生,也就是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基于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識水平出發(fā),由于其理解能力較差,只能理解一些形象化和具象化的東西,所以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這一特點,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音樂教學。例如,動畫音樂,將動畫和音樂結合起來,通過播放動畫片,讓學生欣賞動畫片中的音樂,進而激發(fā)學生的音樂興趣,加深學生對音樂的分辨能力以及感受能力。這種將音樂和動畫結合的方式,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特征,有助于學生通過音樂,了解到音樂中包含的快樂、悲傷等情緒,學生的音樂感悟能力便會得到很好的提升。
(二) 游戲式教學
奧爾夫認為音樂教學應該采取游戲式的教學方式,讓音樂變成一種寓教于樂的內(nèi)容,學生玩中學。小學階段的學生,本身就比較活潑好動,玩又是學生的天性,采取游戲式的教學有著一定的可行性。在音樂教育中,教師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音樂學習中,消除學生的焦慮情緒,讓學生主動地感受和接受音樂,從而提升教學效果。小學音樂課堂采取游戲式教學,學生的游戲天性得到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學習中,改變以往音樂課堂教學單一、內(nèi)容枯燥、學生興趣低的局面,學生積極參與,愉快地享受音樂學習的過程,一邊玩耍,一邊學習音樂。
(三) 故事式教學法
音樂教學可以采取故事式的教學法,將音樂以故事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更好地被學生接受和理解。由于不同的音樂作品有著不同的歷史和背景,為了方便進行故事式教學,需要教師了解到每部作品的創(chuàng)新背景以及創(chuàng)作情境,進而幫助其理解音樂內(nèi)涵,開展音樂教學。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自身認知能力有限,灌輸式的教學,顯然難以取得好的效果??梢圆扇」适率降慕虒W方式,教師在音樂教學時,以講故事的方式,將音樂作品同故事結合,依靠故事傳遞音樂情感,讓學生認識到音樂的背景,音樂作者的經(jīng)歷等,有助于學生去理解音樂的感情。例如,《游擊隊歌》的教學便可以采取講故事的方式,講解抗戰(zhàn)時期的游擊隊故事,包括“地道戰(zhàn)”“放牛郎王二小”等,依靠故事講解結合音樂內(nèi)容,讓學生理解到音樂的情感。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奧爾夫教學法同傳統(tǒng)的教學法有著明顯的不同。傳統(tǒng)教學法忽視學生的主體性,教師采取音樂知識灌輸?shù)姆绞?,教學模式單一、教學內(nèi)容枯燥、學生參與度低等導致音樂教學效果不佳。為了提升音樂教學效果,有效地開發(fā)學生的音樂智能,可以借鑒奧爾夫教學法,也就是以學生為本,激發(fā)學生的音樂興趣,采取游戲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一邊游戲一邊學習;采取故事式的教學方法,將音樂內(nèi)容同音樂創(chuàng)作背景結合,以故事的方式,讓學生理解音樂情感??梢钥闯觯瑠W爾夫教學法與素質(zhì)教育要求學生發(fā)揮主體地位,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值得被廣泛地應用到教學活動中。
參考文獻:
[1]徐明香.淺談奧爾夫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實踐意義——以民族音樂作品為例[J].北方音樂,2018(4).
[2]龍紹坤.探討奧爾夫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應用問題[J].北方音樂,2017,37(3):123.
[3]陳洪龍.淺談奧爾夫教學法對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影響[J].課程教育研究,2018(3).
[4]周珊琴.淺談奧爾夫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運用[J].都市家教月刊,2017(1):249-250.
[5]屠昀璐.例談奧爾夫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欣賞課中的實踐研究[J].求知導刊,2016(7):130.
[6]湯凌玲.奧爾夫教學法在小學音樂啟蒙教育中的新探索[J].當代音樂,2018(6).
作者簡介:
劉爽,山東省德州市,山東省德州市湖濱北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