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雷娟
(如皋市人民醫(yī)院呼吸科,江蘇 如皋 226500)
本研究選擇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80例重癥呼吸衰竭患者分組,分析了綜合護理干預對重癥呼吸衰竭患者治療期間的護理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80例重癥呼吸衰竭患者分組。觀察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45~79歲,平均(57.24±2.71)歲。對照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46~79歲,平均(57.28±2.79)歲。兩組基本情況差異不顯著。
1.2 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①心理護理。對患者進行個體化心理疏導,減輕其緊張恐懼感,可根據(jù)患者性格特征進行個體疏導,進行成功案例介紹,增強其治療信心[1]。②吸氧護理。介紹吸氧目的,說明吸氧濃度,取得患者和家屬配合,預防二氧化碳潴留發(fā)生[2]。③無菌操作。各項護理中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以預防感染發(fā)生。遵醫(yī)囑預見性應(yīng)用抗生素,嚴格執(zhí)行洗手制度,并合理限制探訪,做好病房和病房地面、物體消毒工作。④定期排痰護理。定期協(xié)助患者排痰,必要時給予霧化吸入藥物稀釋痰液。吸痰操作輕柔,避免損傷氣道黏膜。⑤康復鍛煉。在患者病情穩(wěn)定之后指導患者通過運動鍛煉和肺功能訓練等改善肺功能。⑥其他護理。做好口腔護理,每天漱口水漱口和生理鹽水擦拭,預防口腔潰瘍。加強皮膚護理,按摩受壓處,預防靜脈血栓發(fā)生[3]。
表1 兩組重癥呼吸衰竭治療轉(zhuǎn)歸率相比較[n(%)]
表2 干預前后FEV1、FVC、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相比較
表2 干預前后FEV1、FVC、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相比較
注:每組前后比較,#P<0.05;兩組組間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時期 FEV1(L) FVC(L) 血氧分壓(mm Hg) 二氧化碳分壓(mm Hg)觀察組 40 干預前 1.31±0.21 2.23±0.65 48.35±5.72 55.14±6.72干預后 2.89±0.32#* 3.49±0.61#* 74.89±8.26#* 43.66±4.21#*對照組 40 干預前 1.32±0.22 2.22±0.62 48.36±5.16 55.15±6.16干預后 1.85±0.69# 2.31±0.62# 61.36±6.12# 48.85±4.29#
表3 兩組治療配合度評分、病房環(huán)境評分、護理滿意評分、平均住院時間相比較
表3 兩組治療配合度評分、病房環(huán)境評分、護理滿意評分、平均住院時間相比較
組別 例數(shù) 配合度評分 病房環(huán)境評分 護理滿意評分 住院時間(d)對照組 40 81.42±2.71 84.41±2.71 82.13±1.52 14.65±2.51觀察組 40 94.45±3.56 96.24±3.41 95.24±3.62 10.12±1.25 t 7.214 7.144 7.760 6.815 P 0.000 0.000 0.000 0.000
表4 兩組不良事件相比較[n(%)]
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重癥呼吸衰竭治療轉(zhuǎn)歸率;治療配合度評分、病房環(huán)境評分、護理滿意評分(滿分100分,得分越高則配合度、環(huán)境質(zhì)量和滿意度越高)、平均住院時間;干預前后患者FEV1、FVC、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不良事件。顯效:癥狀消失,呼吸正常,肺功能和血氣指標正常;有效:癥狀改善,呼吸正常,肺功能和血氣指標改善;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重癥呼吸衰竭治療轉(zhuǎn)歸率為顯效、有效百分率之和[4]。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方法:采用SPSS18.0軟件統(tǒng)計,分別進行t檢驗(計量資料)、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P<0.05為差異顯著。
2.1 兩組重癥呼吸衰竭治療轉(zhuǎn)歸率相比較:觀察組重癥呼吸衰竭治療轉(zhuǎn)歸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干預前后FEV1、FVC、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相比較:干預前兩組FEV1、FVC、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相近,P>0.05;干預后觀察組FEV1、FVC、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治療配合度評分、病房環(huán)境評分、護理滿意評分、平均住院時間相比較:觀察組治療配合度評分、病房環(huán)境評分、護理滿意評分高于對照組,平均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不良事件相比較:觀察組不良事件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4。
重癥呼吸衰竭患者病情危重,通過綜合護理,可從多方面給予有效護理,穩(wěn)定患者緊張情緒,使其獲得良好的口腔、皮膚、呼吸道、排痰等護理,減少口腔感染、皮膚壓瘡和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生,保持呼吸、通氣良好,改善肺功能[5-6]。通過心理疏導、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創(chuàng)建無菌病房和加強康復鍛煉,可使患者在良好的環(huán)境和心態(tài)下提高治療依從性和加速康復進程[7-8]。
本研究中,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重癥呼吸衰竭治療轉(zhuǎn)歸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配合度評分、病房環(huán)境評分、護理滿意評分高于對照組,平均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干預前兩組FEV1、FVC、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相近,P >0.05;干預后觀察組FEV1、FVC、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不良事件少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對重癥呼吸衰竭患者治療期間的護理效果肯定,可提升患者治療配合度,改善血氣分析指標和肺功能,減少不良事件,縮短住院時間,提升護理質(zhì)量和患者滿意度,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