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書 遼陽職業(yè)技術學院
近年來,互聯(lián)網迅速發(fā)展,以報刊、電視、廣播為主的傳統(tǒng)媒體形式向以網絡、手機為主的新媒體形式轉變,慢慢的融合進了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為獲取知識信息、尋求公共服務提供了便捷的途徑。高職的學生群體承擔著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的重擔,各高職院校對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重要課題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如何合理地運用新媒體發(fā)揮德育工作的最大作用是高職需要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
新媒體背景下,高職學生在其豐富的內容、形式的多樣、范圍廣闊的特點影響下,學生的思想、生活、學習有了很大的變化,他們成為了使用和運用新媒體的主力軍?,F(xiàn)階段,大部分的高職院校已經開始嘗試利用新媒體開展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問題。
現(xiàn)在的高職學生的年齡階段正處于“90 后”,有的甚至是“00 后”,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很容易受到新媒體帶來的不良及虛假信息的誤導。此外,校園的文化和環(huán)境在新媒體的影響下,也逐步轉變?yōu)榕c社會緊密相連的個體,因此,家庭、社會、網絡等多方面的影響導致了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現(xiàn)象逐步顯現(xiàn),學生個體的自主性不斷的增強了。
傳統(tǒng)的德育工作主要通過思政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的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進行開展,無論從內容上還是形式上,學生都只能是被動的接受,對此也沒有興趣可言。新媒體具有豐富的內容、多樣的形式和廣闊的范圍,更容易貼近學生的實際,也更容易引起學生對學習知識、了解信息的興趣。通過實地走訪,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德育工作還是以傳統(tǒng)的德育工作模式為主,新媒體帶來的便捷與變化沒有真正的發(fā)揮作用,使得德育工作的效果不是很明顯。
目前,高職的德育工作考核都建立了規(guī)范的考核機制和考評驗收,對提高德育工作效果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相對應的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如只是以材料上報作為考核和驗收的標準,對工作的過程和效果沒有做到應用的重視,從而導致了學生的認同感不強,德育工作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針對新媒體視域下高職德育工作的現(xiàn)狀,筆者對其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了探究,通過與專家訪談、實地調研,總結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存在。
目前,高職通過新媒體顯示的教育內容很局限,忽略了德育內容的豐富性和趣味性,而是著重在宣傳作用上。內容和形式不能及時的更新,導致學生的可接受程度變差,從而新媒體平臺的作用發(fā)揮不出來。此外,高職院校中缺乏對新媒體技術進行研究的專門人員,一些平臺的功能未能被開發(fā)出來,故而導致這些平臺只能用于進行宣傳,缺少吸引性,學生的使用率和重視程度沒有提升上來。
新媒體的開發(fā)與利用為德育工作著提供了更多的途徑與資源,但在使用過程中的創(chuàng)新性還有待加強。一方面是學生關于德育的思想和理念沒有得到及時的調整和更新,德育工作的主體重視程度不夠,內在動力不足。另一方面,德育工作的內容和形式沒有與時俱進,還是以傳統(tǒng)的德育內容為主,吸引力不強,得不到學生的認可,使得學生的興趣大大降低。
調查中顯示,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德育工作者因年齡、工作、家庭、觀念等原因,對新媒體的認知和運用未能與學生同步進行,如高職院校已開通的微信公眾平臺或官方微博等新媒體平臺,除了部分輔導員因為工作需要而關注之外,其他部分教師對此類新媒體平臺的關注度不高,究其原因,高職部分教師的思想保守,對此類新媒體平臺的益處沒有正確的認識,不能與學生的步伐相一致,未能快速地將新媒體運用到德育工作中,致使新媒體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發(fā)揮不大。
新媒體時代,高職的德育工作者不僅需要有過硬和廣闊的知識儲備,更應該掌握新媒體的技術和具備信息處理的能力,而當今的高職正缺少的就是這樣一支隊伍。一方面是因為德育工作者的知識觀念有待加強,缺乏接受新興事物的創(chuàng)新意識;另一方面就是德育工作者對積極參與發(fā)揮新媒體的實踐態(tài)度有待加強,對利用新媒體平臺處理相關信息的能力不足。
在新媒體的影響下,高職的德育工作不僅要合理利用其帶來的資源,更要勇敢的去迎接挑戰(zhàn),既要因勢而為,更要因勢利導,不斷推動德育工作與新媒體技術的融合,豐富工作內容,創(chuàng)新工作模式,提升工作吸引力,增強工作實效性。
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充分挖掘新媒體平臺的資源,通過在微信公眾平臺、官方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平臺上開展適合學生成長的主題教育活動,如就業(yè)心理、人際交往等內容,逐步引導學生從學生的角色轉變到職業(yè)型人才。堅持立德樹人,以學生的現(xiàn)實需求為基本點,聚焦學生廣泛關注的內容,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把自身的成長轉化為做人處事的規(guī)范,促進學生自身內涵的提升。創(chuàng)新工作模式,轉變工作方法,將刻板的說教轉變?yōu)閷W生喜聞樂見的內容,通過學生容易接受的新媒體的方式進行宣傳和教育,寓教于樂,建立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為學生的全面成才保駕護航。
調查中顯示,隨著新媒體平臺不斷深入到學生的生活中,很多學生在各方面的習慣已經發(fā)生了改變,如學生已經不喜于與他人進行面對面的溝通,而是更喜歡通過新媒體平臺(如QQ、微信、微博等)與他人進行交流,他們認為這樣的溝通方式能更好的將自己的意愿和想法進行表達。因此,作為新時代的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實時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解決學生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正確的引導學生分辨網絡帶來的不良言論和虛假信息。同時,德育工作者也可以通過搭建的新媒體平臺,及時推送相關信息,進行主題教育,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自主性,達到素質全面發(fā)展的目的。
高職院校中的學生干部隊伍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這支隊伍責任心重,有著一定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通過鼓勵并支持學生干部隊伍利用新媒體進行問題的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決,搭建起良好的德育工作橋梁和平臺,從而影響其他學生主動參與到新媒體的運用中來,更有利于引導高職學生正確使用新媒體,創(chuàng)建安全、和諧的網絡空間。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高職院校學生群體在新媒體的影響下,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德育工作者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充分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新媒體形式,積極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從而發(fā)揮出德育工作的最大效用,實現(xiàn)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