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讓小學生能夠擁有科學思維能力,教師要注重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充分掌握所學的知識,對數學教學課堂提出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使學生能夠為之所用,這樣不僅對于提高學生從科學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并且對教學質量的提高能夠提供有效的幫助。
關鍵詞:偏遠地區(qū);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思考與實踐
生活中經常會使用到數學知識,教師要從低年級就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使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而且我們國家的一些偏遠地區(qū),教學條件是有限的,但是教師仍然要想到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法,將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上去,并且能夠通過這些實踐活動來達到提高偏遠地區(qū)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
一、 對教學方法進行優(yōu)化,提升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通過多年的學習我們可以知道數學這一學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以及特殊性,這些對于剛剛接觸數學知識的學生來說確實是比較困難的,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增加數學學習當中的趣味性以及有效性,幫助學生更加輕松地理解和記憶。而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的視頻、音頻或者圖片等形式來展示知識,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同時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達到了優(yōu)化教學質量的目的,有效集中學生學習注意力,這對數學效率的提升是非常有幫助的。
比如說教師在講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節(jié)課的時候,就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使學生對其進行自主研究,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使用紙和剪刀等工具來進行圖片的剪切和組合,從而發(fā)現其中的規(guī)律,最終學生得出結論。然后教師再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整個演化過程,從而將學習的難度進行解決并且?guī)椭鷮W生更好的理解平行四邊形的知識點,另外教師還可以在多媒體上播放一些平行四邊形的例子讓學生對平行四邊形有更深刻的理解與認識。
二、 在數學教育中設置生活化、游戲化問題
問題教學過程起著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展開學習,但是小學時期的學生對一般的問題難以理解,從而會導致幼兒對數學學習喪失興趣,失去對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從而使教育質量無法得到提高,學習效果很不理想,所以為了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教師要將設置的問題變得更加生活化、游戲化,這樣不僅使問題有學習的價值,而且還能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問題,從而對問題的設置選擇,教師要重視起來,教師要選擇貼近生活的問題,例如“每天幾點睡午覺?”“一日三餐都是幾點吃?”等這些問題與幼兒都是緊密相連的,以此來增加小學生對時間的感知與認識,還可以在小學生玩完玩具進行收拾的時候,引導學生按顏色或者是形狀進行分類,從而使幼兒對形狀、顏色等都有一個新的認識,這樣就有效地提高了小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通過一些特殊的記憶方式讓幼兒對知識進行一個掌握。
而且在這個階段的孩子還都比較愛玩,好奇心等都比較重,在教學過程融入一些小學生喜歡的教學材料,通過對教學材料的操作,從而對知識進行一定的掌握,通過教學材料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使他們更加主動地進行學習,比如說教師教給學生認識圖形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七巧板等游戲化的教學材料增加小學生對圖形的認知,并且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當中采用生活中的實物讓學生從中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什么是圖形,這樣一來學生對圖形的理解會更加深刻。
三、 聯系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
例如在一年級下冊學生學習元、角、分的時候,可以讓同學們在各種各樣的場所當中去進行了解,可以利用空余時間去超市觀察各種商品的價格,然后觀察的多了可以讓學生對知識進行自主拓展,對于正確的認識教師要鼓勵以及表揚學生,如果是錯誤的看法教師不要直接批評學生而是講給學生錯在哪里,這樣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能讓學生有改正錯誤的認識。
教師主要是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雖然難度較大,但是學生之前通過對元、角、分的認識有了一定的創(chuàng)新思維,因此在進行其他知識教學時就好多了,例如在學習分類的時候讓學生們分花,雖然教師是為了讓學生將這些花按照顏色或者品種進行分類,而學生在進行分類的時候將教師的這兩個標準都考慮進去,之后有的學生會先按照顏色進行分類再進行品種方面的分類,而有的學生會先按照品種進行分類再把每一品種按色分,這樣做說明學生的思維是完整的而且學生對分類的理解已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學生可以綜合思考問題并且靈活運用分類標準,特別是舉生活中的例子,比如說把許多書本放在一起,然后讓學生分類,他們同樣能用同一標準或不同標準有效結合的方法將其進行準確的分類,學生的這種做法會讓教師覺得超出了原本的教學要求和設想,所以由此可見,正是因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參與并且主動學習,從而對分類知識的學習得到升華。并且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不但在教學實踐中提高了,還能利用到生活當中。
四、 滲透思想方法,促進數學素養(yǎng)的提升
在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過程中,教師要以滲透數學思想方法作為主要目標,從而達到提升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目的。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重給學生滲透對應的思想以及方法,而不是直接將答案講給學生,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和比較,以及類推等方式讓學生通過針對性的手段來對數學思想進行滲透,從而使學生形成直覺思維,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數學分析能力以及探索能力都得到了提升,這對學生數學知識的應用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另外教師在講課過程中注意給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數學知識可以將現實中的數量關系以及空間形式很好的反映出來,這也是數學學科比較重要的兩個部分,并且貫穿于整個數學領域中,可以通過圖像和圖形的方式將原本復雜的數學概念變得形象具體。
五、 結束語
從我們對小學數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方法探討中可以看出培養(yǎng)偏遠地區(qū)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對于教師來說必須要充分掌握理論知識,并且能夠將學生的能力和教材進行結合,然后通過合適的教學手段將核心素養(yǎng)教育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劉巧菊.淺談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8(11):91-92.
[2]明秀碧.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探討[J].學周刊,2017(35):109-110.
[3]吳爽,許志慧.多元智能理論下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7,8(19):90-91.
[4]盛華.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8):221.
作者簡介:王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塔城地區(q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一六一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