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旭曼,黃 煒,黃史青,陳 惠,朱翠杏,林雪萍,李曉玲
(佛山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廣東 佛山528041*通信作者:肖旭曼,E-mail:897181717@qq.com)
雙相障礙也稱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常見的重性精神疾病,嚴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影響患者及其家屬生活質量,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1-4],有效治療雙相情感障礙是臨床重點關注的課題[5]。家庭干預以患者家庭為醫(yī)療服務對象,重點關注患者家庭成員之間關系。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在情感障礙復發(fā)前患者通常會經(jīng)歷應激性生活事件,在首次發(fā)作前出現(xiàn)應激事件的幾率更高[6],而家庭對緩解心理應激和矛盾沖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良好功能的家庭可大大減輕應激事件所致的內(nèi)心沖突,降低精神疾病的發(fā)病率或復發(fā)率。而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及其一級親屬的個性特征具有精神質、外向情緒不穩(wěn)定的傾向[7]。目前國內(nèi)外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家庭干預的研究較多[8-9],但其中絕大多數(shù)都只是局限于對患者在某一方面進行的研究,而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在家庭干預輔助碳酸鋰治療的研究相對比較少,甚至缺乏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及其一級親屬(含配偶)聯(lián)合進行家庭干預的研究。本研究對家庭干預輔助碳酸鋰治療康復期雙相情感障礙的效果進行探討,為提高雙相情感障礙治療效果提供參考。
選取2018年1月-12月在佛山市第三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出院后2個月的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第5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ifth edition,DSM-5)雙相情感障礙診斷標準[10];②近兩年抑郁或躁狂發(fā)作次數(shù)大于或等于兩次;③可接受長期隨訪且有家屬照護;④病情穩(wěn)定。排除標準:①快速循環(huán)型情感障礙者;②混合型精神障礙者;③孕期、哺乳期的女性患者;④藥物過敏者。符合入組標準且不符合排除標準共68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4例。所有研究對象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獲得佛山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guī)藥物治療(碳酸鋰緩釋片,H10900013,江蘇恩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每天0.3~0.9 g,持續(xù)治療4個月)。研究組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基礎上接受家庭干預。兩組治療持續(xù)4個月,研究組每兩周進行一次個體家庭干預,共8次。家庭干預具體措施如下:(1)給予患者家屬用藥注意事項指導,服藥時間固定,并定鬧鐘提醒服藥,每兩周回醫(yī)院復診。(2)了解患者與其家庭成員關系,調解患者及其家屬之間矛盾,改善家庭關系。(3)告知患者家屬可指導患者進行簡單的家務活動,鼓勵患者打掃衛(wèi)生、自行整理床鋪等。(4)教育家屬給予患者必要的心理疏導與關懷,使患者感受到社會支持,在患者生日、重大節(jié)日舉辦派對,并由家庭成員制作賀卡與蛋糕,使患者感受到貼心的關懷,與患者進行小游戲,以促進患者社交功能和認知功能恢復;理解患者行為、尊重患者人格,不責備、譏笑患者;關心愛護患者,保持親人之間的情感交流。(5)為患者及其家屬普及放松情緒的方法,告知精神疾病的病因、特征、治療方法等,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11]評定焦慮狀況,SAS由Zung于1971年編制,用于評定受試者最近1周的實際感覺。SAS共20個項目,采用1~4分4級評分,各條目評分之和為總粗分,總粗分乘以1.25后的整數(shù)部分即為SAS總評分,評分越高表明焦慮程度越高。總評分低于50分為正常,50~60分為輕度,61~69分為中度,≥70分為重度焦慮。
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11]評定抑郁程度。SDS由Zung于1965年編制,用于評定受試者最近1周的實際感覺。SDS共20個項目,采用1~4分4級評分,各條目評分之和為總粗分,總粗分乘以1.25后的整數(shù)部分即為SDS總評分,SDS總評分低于53分為無抑郁,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3分為重度抑郁。評分越高表明抑郁程度越重。
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評定量表簡表(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ief Version,WHOQOL-BREF)[12]評定患者生活質量。WHOQOL-BREF包括總體生存質量、總體健康狀況兩個總體主觀感受和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社會關系領域、環(huán)境領域4個領域。其中總體生存質量和總體健康狀況評分1~5分,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社會關系領域和環(huán)境領域總評分范圍4~25分。評分越低,生活質量越差。
于干預前后進行SAS和SDS評定,于干預后進行WHOQOL-BREF評定。由2名經(jīng)過統(tǒng)一培訓的精神科醫(yī)生進行評定,評定在安靜適宜的心理測驗室進行,每名患者單獨進行測試,平均耗時約1 h,采用統(tǒng)一指導語進行評定。
采用SPSS 21.0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正態(tài)計量資料以(±s)表示,量表評分的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檢驗水準α=0.05。
對照組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齡18~44[(35.67±3.47)]歲,受教育程度:初中15例(44.1%),中?;蚋咧?例(20.6%),大專及以上12例(35.3%);未婚15例(44.1%),已婚13例(38.2%),離異4例(11.8%),喪偶2例(5.9%)。研究組男性22例,女性12例,年齡19~45[(35.25±3.26)]歲,受教育程度:初中14例(44.2%),中?;蚋咧?例(26.5%),大專及以上11例(32.3%);未婚17例(50.0%),已婚15例(44.1%),離異2例(5.9%)。兩組患者均為漢族。
干預后研究組SAS、SDS總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1)。見表1。
表1 兩組SAS和SDS評分比較(-x±s,分)
兩組WHOQOL-BREF評分比較,除環(huán)境領域外,研究組的生理、心理、社會關系領域評分及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1)。見表2。
表2 兩組WHOQOL-BREF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WHOQOL-BREF評分比較(±s,分)
注:WHOQOL-BREF,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評定量表簡表
組 別研究組(n=34)對照組(n=34)WHOQOL-BREF評分生理心理社會關系環(huán)境總評分5.62±0.6312.42±4.243.46±0.3411.50±9.2539.14±11.21 4.29±0.355.38±1.341.38±0.5311.42±6.2129.19±4.42 10.7619.23119.2600.0424.815<0.01<0.01<0.010.967<0.01 t P
本研究結果顯示:接受家庭干預輔助碳酸鋰治療后,研究組患者SAS和SDS總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均<0.01)。與徐偉亞等[13]研究結果相似,提示家屬參與康復期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治療,可使其焦慮、抑郁癥狀得到改善。通過家庭干預,患者及其家屬學習放松情緒的方法,及時處理負性情緒,家屬給予患者必要的心理疏導與關懷,使患者體驗到社會支持,在家庭干預過程中,通過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疾病相關知識的教育,可及時糾正家屬對待患者的不良態(tài)度,也使患者消除思想上的壓力和自卑感,增強治病的信心。
干預后,研究組生活質量優(yōu)于對照組。由于雙相情感障礙可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并且在病情復發(fā)時出現(xiàn)抑郁、躁狂癥狀,給患者家庭造成了沉重負擔[14],針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實施家庭干預對改善治療質量、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有重要意義[15]。與葉曉娟等[16]研究結果一致,提示良好的家庭支持有助于提高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藥物治療的依從性,改善其臨床癥狀和社會功能[17]。在家庭干預中,治療者不采用說教的方法,而是與家庭成員一起討論、耐心傾聽,找出治療聯(lián)盟的共同點,對每種解決方法,每個人都可以發(fā)表意見,衡量每個方法的利弊,由研究聯(lián)盟成員自己做出解決問題的選擇,充分體現(xiàn)了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則,有利于將解決問題的措施堅持下去。
綜上所述,家庭干預輔助碳酸鋰的治療模式相比單用藥物治療可能更有利于改善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在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照護系統(tǒng)中起到明顯作用,這與社會支持可緩解沖動和抵御應激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消極影響、增強患者應對生活事件的能力有關[18]。本研究的局限性:①研究對象在分型水平上樣本的同質化程度不高,可能成為混雜因素影響研究結果;②未對家庭干預過程中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安全性及遠期預后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