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娟,高繼寧,鄧妍莉,郭文慧,趙 彤
(山西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腎內(nèi)科,山西太原030013)
透析相關性低血壓(IDH)是血液透析過程常見的并發(fā)癥。IDH頻繁發(fā)作不僅造成心腦等重要器官低灌注加重,增加終末事件的發(fā)生率,還能導致血管通路形成血栓和內(nèi)瘺失功,同時使得透析的效果不能達到理想水平。引發(fā)IDH的原因復雜,而臨床措施大都具有局限性,因此尋找能有效減少低血壓發(fā)生率的治療手段,具有很大的臨床價值。我科對透析中易并發(fā)低血壓的患者應用注射用益氣復脈聯(lián)合左卡尼丁進行治療,取得良好的療效。
1.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血液凈化中心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且易發(fā)生低血壓的患者36例。其中男20例,女 16 例;年齡 32~74 歲,平均(48.2±3.4)歲。其中原發(fā)性慢性腎小球腎炎18例,糖尿病腎病10例,高血壓腎病6例,痛風性腎病2例。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時間為1~10年。
1.1.2 納入標準 IDH診斷標準參照2005年腎臟病預后質(zhì)量倡議(K/DOQI)指南:①在血液透析時,出現(xiàn)低血壓癥狀:輕者打哈欠、頭暈、汗出、乏力、視物模糊、脈搏加速,重者出現(xiàn)黑矇、惡心、嘔吐、肌肉痙攣、呼吸困難、一過性意識喪失等,且需要臨床干預;②收縮壓降低20 mmHg以上,或收縮壓降至90 mmHg以下。
1.1.3 透析方式 所有患者使用費森尤斯血液透析機,聚砜膜透析器,透析3次/w,每次4 h,給予調(diào)整最適鈉135~140 mmol/L,血流量185~225 mL/min,溫度36℃透析。
患者透析前停用降壓藥,透析過程中禁食。每次血透開始時給予注射用益氣復脈(天津天士力制藥有限責任公司產(chǎn))2.6 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靜脈滴注。結束后給予左卡尼丁1.0 g靜脈注射。觀察患者3個月內(nèi)透析前、透析開始后2 h及透析后動脈血壓、透析中最低血壓的變化及癥狀的改善情況。
所有資料統(tǒng)計采用SPSS21.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統(tǒng)計分析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顯效:動脈血壓較治療前上升15 mmHg以上,低血壓癥狀消失,能正常進行透析;有效:動脈血壓較治療前上升5~15 mmHg,低血壓癥狀減少,能正常進行透析;無效:動脈血壓無明顯變化,低血壓事件經(jīng)常發(fā)生,需或不需補充高滲溶液。
36例患者經(jīng)3個月治療觀察發(fā)現(xiàn),在采用注射用益氣復脈聯(lián)合左卡尼丁治療后,透析開始后2 h、透析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36例患者注射用益氣復脈聯(lián)合左卡尼丁治療后共432例次血液透析中,302例次(69.91%)無低血壓發(fā)生,128例次(29.63%)低血壓發(fā)生減少;效果分析,顯效28例,有效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4%。
表1 36例患者用藥前后收縮壓比較 (mmHg,±s)
表1 36例患者用藥前后收縮壓比較 (mmHg,±s)
注:與用藥前比較,1)P<0.05
組別 例數(shù) 透析前 透析開始后2 h 透析結束后用藥前 3 6 1 0 6.3 2±1 1.1 1 7 6.2 3±8.5 1 1 0 2.2 6±7.8 9用藥后 3 6 1 2 6.2 1±1 0.2 0 1 0 2.1 3±1 0.9 0 1) 1 2 0.1 2±9.8 6 1)
IDH是尿毒癥患者進行血液透析過程中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引起IDH最常見的原因是有效血容量不足,主要由超濾過多、過快或低估干體重的脫水引起,其次是自主神經(jīng)功能失調(diào)及心功能減退,然后是透析前服用降壓藥、透析過程中進餐等透析時的其他事件[1]。然而在嚴格控制超濾速度、脫水量以及透析時飲食、用藥等其他事件的條件下,仍存在部分頑固性IDH患者。這部分IDH發(fā)生與血管收縮能力障礙、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心功能減退等因素密切相關?,F(xiàn)代研究表明注射用益氣復脈能改善心臟功能,增加左室射血分數(shù),降低左室舒張末內(nèi)徑[2]。左卡尼丁改善血管壁平滑肌細胞和心肌細胞的能量供應,使心肌收縮力明顯增強[3]。因此我們在臨床中使用注射用益氣復脈聯(lián)合左卡尼丁治療IDH,本研究顯示該法能達到94%的有效率,并提高了患者透析過程中的平均血壓(P<0.05),約 20 mmHg左右,較單純使用注射用益氣復脈以及左卡尼丁療效更佳[4-5]。
透析相關性低血壓可歸屬中醫(yī)“眩暈”“虛勞”等范疇,辨證多屬氣陰兩虛證,而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陽氣及陰液極度虧虛,脈象多沉而細弱。注射用益氣復脈由紅參、麥冬、五味子提取而成,具有益氣復脈、養(yǎng)陰生津的功能。因此使用注射用益氣復脈符合中醫(yī)辨證施治,具有補益氣血之功能,能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其生存質(zhì)量。研究顯示左卡尼丁可有效改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營養(yǎng)不良情況,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具有重要作用[6]。因此對透析時易發(fā)生低血壓患者常規(guī)使用注射用益氣復脈聯(lián)合左卡尼丁的治法,具有進一步推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