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以成都工業(yè)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為例,在陳毅精神的指導下,探索和實踐黨員導生制實施的效果與影響,趨利避害,以期對中國高校通過實行黨員導生制來夯實學生黨建工作和實現(xiàn)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與自我服務的目標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 陳毅精神 指導模式 黨員導生制 探索與實踐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明確指出高校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要“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高校的四大功能中,人才培養(yǎng)是需要通過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這三大功能來實現(xiàn)。如何引導與培養(yǎng)大學生成長為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呢?黨員的先鋒引導力量對于思想和三觀還處于塑造和形成時期的青年大學生來說尤為關鍵,故筆者以所在學校學院為研究場所,以學院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以陳毅精神為依托,對黨員導生制的實施展開積極的探索與實踐,以此來發(fā)掘黨員導生制的實施對于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xiàn)有著正相關的影響與意義。
一、陳毅精神與黨員導生制的切入點
(一)陳毅精神與黨員導生制。“導生制”起源于19世紀初英國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雖然在中國的教育史上尚未有與之相關的明確概述,但該種教學形式一直在歷史中保持長青,我國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孔子便是將導生制這一教學形式發(fā)揮到優(yōu)勢最大化的最佳案例。如今,時代變遷,導生制這一教學形式在中國高校中日益發(fā)展得更為多元化、多樣化、個性化,被廣泛運用到高校的各個方面,推動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進程。
大學階段是塑造和形成大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而思想政治教育這一重要任務自然而然就落到了輔導員頭上。我國目前高校輔導員與所帶學生比例的分配不均,輔導員職位缺乏,且工作量較大,無法對每一位同學在思想、學習等方面進行言傳身教,黨員導生制是對輔導員工作的有利補充與分擔。
筆者所在學?!啥脊I(yè)學院是一所百年老校,更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軍、軍事家、外交家——陳毅元帥的母校,陳毅元帥所流傳下來的豐功偉績與家國情懷等讓這所學校的每一屆師生都深受精神與人格的洗禮,獲益匪淺,并由此提煉出陳毅精神,教導學生要秉持陳毅精神,樹立遠大理想抱負。
(二)陳毅精神與黨員導生制的切入點。習近平總書記說過:“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將陳毅精神引入黨員導生制是“三全育人”的全面體現(xiàn),有利于實現(xiàn)學生自我教育、管理與服務相統(tǒng)一的目標。在黨員導生制的實施過程中,高年級的學生黨員以陳毅精神作為指導思想和切入點,對低年級同學開展一系列引領與規(guī)范活動,既能拉近同學們之間的關系和情誼,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推動他們向黨組織積極靠攏的決心,還能加強同學們對母校的崇拜與熱愛之情。
二、陳毅精神指導下黨員導生制的實施模式
筆者所在學院從2017年開始實施黨員導生制,在高年級的黨員同學中挑選政治素質高、學習成績好、工作能力強的同學來擔任黨員導生,負責教育、管理低年級同學的思想、學習、生活等,提高同學們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為培養(yǎng)黨的后備力量做好準備。在黨員導生制的整個實施過程中,筆者通過調研、問卷調查、個案訪談等,探索出在陳毅精神指導下適合本校及學生實際情況的黨員導生制實施模式,即是以家國情懷為核心、以勇往直前為動力、以理想信念為目標的“三合一”模式。
(一)以家國情懷為核心,培養(yǎng)愛國愛黨之情。作為黨員導生制的主體,導生同學在同齡人中起著示范帶頭的榜樣作用,其一言一行皆影響著被導同學。陳毅精神最核心的就是陳毅元帥一生都深深烙印心中的家國情懷,作為21世紀的青年大學生,心懷家國是實現(xiàn)人生理想的首要保障,尤其是在我們國家日益繁榮昌盛的情況下,更是要時刻追隨和支持黨和國家,做好堅強的后盾。
導生將陳毅元帥的家國情懷引入班風學風、寢室管理、第二課堂活動、心理健康等,讓他們時刻銘記校友陳毅元帥身上的精神品格,要努力學習專業(yè)知識,積極參加校園文化活動,營造健康、良好的班集體和寢室氛圍,擁有一個健康的身心狀態(tài)等,以此鼓勵自己不斷前進。
(二)以勇往直前為動力,彰顯奮發(fā)向上之心。學院在選拔和培訓導生的過程中,務必讓黨員同學認清作為一名黨員應該具備的自覺性與自律性。所以導生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論素養(yǎng),了解馬克思主義、學習黨章黨規(guī)、學習十九大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做到始終和黨的路線、方針保持高度一致。只有導生能夠以較高的政治站位去帶領低年級同學,他們才會主動向黨組織靠攏,主動去變成入黨積極分子,成為引領其他人的一股正能量。
陳毅元帥戎馬一生,始終把思想和行動化為不斷進取的動力,所以才有了他屹立不倒的人格魅力以及為后世傳誦的詩篇。導生同學把陳毅精神中的奮發(fā)向上融入到工作中,時刻警醒自己只有自己一直保持勇往直前,才能帶領更多的同齡人奮力前進,才能保證黨組織能夠注入新鮮的血液,保持黨組織的先進性和規(guī)范性。
(三)以理想信念為目標,鑄造逐光追夢之魂。習近平總書記說過,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端正思想意識,成為德才兼?zhèn)洹⒃旄I鐣娜?,是大學生應該樹立的理想信念,正是這些個人的理想信念才構筑成了國家的理想信念。
陳毅元帥“追求真理,堅定信念”的精神無時無刻不在激勵著同學們要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這也正是黨員導生制實施的靈魂。大部分低年級同學很難甚至無法適應進入大學的角色轉變,輔導員一個人要面對上百的學生,同時還有其它的工作,不可能做到每一位學生的狀況都能完全知曉,黨員導生正好補足這一缺陷。導生聯(lián)合班干部,緊扣陳毅校友的理想信念,告誡同學們要以自己的理想信念為目標,敢于承擔歷史重任,以青春夢想激揚國家夢想,努力成為一名品學兼優(yōu)、樂于奉獻的“追夢人”。
三、陳毅精神指導下實施黨員導生制的成效與影響
這種“三合一”的黨員導生制實施模式缺一不可,只有將其配合運用,才能在學生中形成雙向教育的效果,達到“三全育人”的目的。
(一)提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成效。黨員導生制的實施,是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以及學生黨建工作的有力補充與支撐。在導生所帶領的日?;顒雍蛯n}教育相互配合下,輔導員能更好地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并加以補充修正,以便為黨組織吸納、儲存優(yōu)秀的后備軍,而導生也在此過程中鍛煉了自己的管理、組織能力。同時,對陳毅精神的學習也增強了學生的文化自信,使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具有針對性、實效性。
(二)解決師生配比不均以及學生粗放化管理的學生工作問題。目前高校存在的輔導員工作量大、黨務工作者嚴重缺乏等問題使得學生工作充滿挑戰(zhàn),黨員導生制的實施較好地解決了師生配比不均以及學生粗放化管理的矛盾。高年級的黨員導生有一定的經驗和閱歷積累,能以更為合理的方式共情低年級同學,可以為輔導員提供第一手學生情況資料,是輔導員的得力助手,同時導生自身也得到鍛煉與提升,雙向教育效果顯著。
(三)發(fā)揮朋輩榜樣力量,有助于比學趕超班風學風的養(yǎng)成。大學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教會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由此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與成才。擔任黨員導生的同學都是經過選拔和培訓出來的思想端正、品德優(yōu)良的優(yōu)秀學姐學長,以他們的優(yōu)秀素養(yǎng)和專業(yè)知識去引領低年級的學弟學妹們能形成一種正確的導向,促使低年級同學形成努力進取的心態(tài),同時也利于營造較好的比學趕超的班風學風,形成和諧、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
(四)傳承紅色文化,加快學生融入黨組織的步伐。筆者所在學院以陳毅精神為指導而實施的黨員導生制,因此導生在接受選拔和培訓時均需要了解并熟悉陳毅精神相關知識,因此能更好地對陳毅精神加以利用,有理有據(jù)對低年級同學開展傳、幫、帶。導生以陳毅精神紅色文化來引領同學,以偉人事跡提升同學們的人文情懷及文化內涵,產生對先輩們的崇敬和敬愛之情,更加懂得珍惜當下生活的來之不易,主動跟隨黨組織的步伐。
四、不足與思考
雖然黨員導生制已在筆者工作學院實施近三年時間,但通過總結與思考真正的實踐效果,發(fā)現(xiàn)還存在諸多不足。筆者分別挑選了4名黨員導生和4名受導同學進行關于實施黨員導生制的個案訪談,以便能進一步了解黨員導生制的實施情況。經過與8位同學的訪談,總體上黨員導生制在大一新生中所發(fā)揮的作用比較全面、到位,也更能得到其認可。而到了大二年級,其發(fā)揮作用逐漸薄弱。故筆者認為黨員導生制的實施在今后的工作中還需加以完善與調整,以便適應學院、學生個體不斷變化的實際情況。
一是要加強對導生同學的選拔和培訓力度,摸索合理科學的導生管理機制和考核機制。二是輔導員應與黨員導生互相配合與協(xié)調,共同完成對低年級同學的教育與管理。三是合理分配時間,在實施黨員導生制的過程中,如何在學生的大一和大二階段各司其職,這是一個有待商榷的問題。最后,筆者認為黨員導生制可以和學校、學院的相關規(guī)章制度協(xié)同使用,結合實際情況加以改進和利用,不斷創(chuàng)新,提高黨員導生制的工作效率,更加切實可行分擔輔導員的工作壓力,為實現(xiàn)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與自我服務做出有益的嘗試。
【參考文獻】
[1] 蔡金淋.導生制這大學生感恩文化傳承中的作用及長效發(fā)展策略[J].重慶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2014,2(19):20-22.
[2] 邊社輝,岳志新.“政治導生制”與高校黨建工作[J].高校黨建,2010,5:39-40.
[3] 趙海濤.寢室導生制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3,4:40-41.
[4] 楊國峰.大學生導生制管理模式的探索與研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9:43-44.
[5] 楊竹韻.導生制對提升思想政治課學生參與度有效性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17:72-73.
作者簡介:孫殊葶(1990.04—),女,研究實習員,碩士研究生,成都工業(yè)學院,611730,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中華文化
四川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項目名稱:《黨員導生制在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中的模式探析與應用——以成都工業(yè)學院實行黨員導生制為例》
(項目編號:CSZ19068,一般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