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凌 王小燕
[摘要] 目的 精細化護理在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的應用。方法 納入該院于2018年1—12月間收治的108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行手術治療的患者,采用電腦隨機法將其劃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4例,觀察組采用精細化護理干預,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評價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空腹、餐后血糖值與滿意度。結果 干預后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均低于干預前(P<0.05);觀察組干預后空腹與餐后血糖值更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滿意度96.30%,高于對照組72.22%(P<0.05)。結論 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應用精細化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滿意度,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關鍵詞] 乳腺癌;糖尿病;護理;手術;血糖
[中圖分類號] R47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12(b)-0139-02
世界衛(wèi)生組織報道稱,全球范圍內乳腺癌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上升趨勢,我國乳腺癌發(fā)病率也符合該趨勢走向,從流行病學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出發(fā),乳腺癌多發(fā)于中年女性;近年來我國糖尿病患病率也呈現(xiàn)逐年上升趨勢,且發(fā)病人群年齡逐漸有年輕化趨勢,糖尿病患者年齡與乳腺癌高發(fā)人群年齡分布具有一致性特點,因此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發(fā)病人數(shù)也逐年增加[1-2]。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病程緩慢,患者需終身服藥控制血糖水平,為減緩病情進展,預防其他糖尿病并發(fā)癥出現(xiàn),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除常規(guī)服藥治療外,還需進行飲食控制、運動管理等[3]。文章納入該院于2018年1—12月間收治的108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行手術治療的患者,分析精細化護理應用效果,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該院收治的108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行手術治療的患者,采用電腦隨機法將其劃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4例,觀察組患者均為女性,年齡范圍在38~69歲,平均為(54.2±6.0)歲;糖尿病病程時間在2~6年,平均為(4.1±1.0)年;乳癌根治術25例、改良術29例。對照組患者均為女性,年齡范圍在36~68歲,平均為(54.5±5.7)歲;糖尿病病程時間在2~6年,平均為(4.5±0.8)年;乳癌根治術27例、改良術27例。兩組患者疾病一般資料結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入組標準: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手術治療,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研究獲得患者本人知情同意;所有患者血糖檢查結果均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4];術后病理檢查均確診為乳腺癌。
排除標準:合并心、腎器官嚴重功能障礙的患者;精神異?;颊?合并其他嚴重并發(fā)癥的患者。
1.2? 方法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提供精細化護理服務,包括:①心理護理:關注患者術后形象改變,觀察患者接受程度,護士主動關心患者,增加護患溝通次數(shù),邀請其他同類型手術成功患者現(xiàn)身說法,通過患者與患者之間積極交流開導患者,積極鼓勵患者,幫助其建立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減輕不良情緒[5]。②科室定期舉辦互助會,邀請同類型手術患者共同參加,互相交流治療經(jīng)驗,互相鼓勵、互相加油,積極溝通,排解患者心中擔憂情緒與痛苦感受,護士在旁協(xié)助,共同參與,及時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通過健康宣教方法提高患者信心。③飲食指導:糖尿病對日常飲食限制要求較多,護士指導家屬為患者提供少油、少鹽、少糖的食物,重點關注患者每日三餐飲食內容,記錄患者三餐情況,減少糖分攝入量。④術后第5天起,指導患者鍛煉患側肢體,以屈腕、握拳活動開始,逐步增加活動范圍。⑤預防皮下積液:乳腺癌改良術后常見并發(fā)癥以皮下積液多見,術后護士及時觀察患者切口表現(xiàn), 一旦形成積液及時清除處理。術后拔管護理:術后密切觀察患者引流液量,記錄引流液性質;護士根據(jù)引流液顏色、性質、量的變化評估切口恢復情況,及時對癥處理。⑥血糖監(jiān)測護理:對于需要胰島素治療的患者積極控制胰島素劑量,每日監(jiān)督患者用藥,教會患者正確使用血糖監(jiān)測儀與檢測方法,強調用藥注意事項,告知低血糖癥狀與處理方法,提高患者警惕心理。⑦運動指導護理:術后為控制患者血糖穩(wěn)定,需進行適當?shù)倪\動,每日限制患者飲食內容同時適當鍛煉,護士全程陪同患者。
對照組:手術后護士為患者發(fā)放疾病健康知識宣教手冊,定期與患者與家屬進行面對面交流,宣傳乳腺癌與糖尿病相關知識,強調日常生活中相關注意事項,遵醫(yī)囑提供治療與護理服務,指導患者按時按量服藥,強調術后飲食原則,提供出院指導。
1.3? 觀察指標
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滿分100分,均為選擇題,非常滿意:評分≥90分;一般:≥80分;不滿意:<80分;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00%。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評估兩組血糖值變化
觀察組干預后空腹與餐后血糖值更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糖值變化比較[(x±s),mmol/L]
注:*干預后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1.737、7.200,P<0.05)
2.2? 評估兩組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滿意度96.30%,高于對照組72.2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滿意度比較
3? 討論
乳腺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類型,屬于消耗性疾病,目前臨床治療乳腺癌最有效的方式即為手術后輔以放療、化療等,手術作為一種應激源,會對患者身心產(chǎn)生刺激,手術與術后放化療直接造成機體痛苦感受,對患者生理與心理均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對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重視護理干預對促進疾病康復具有重要意義[6]。
文章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干預后空腹與餐后血糖值更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滿意度96.30%,高于對照組72.22%(P<0.05);分析原因發(fā)現(xiàn),手術后患者需積極補充營養(yǎng)物質以促進切口愈合,但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飲食存在諸多限制,需注意營養(yǎng)物質的攝入情況,預防血糖異常上升;此外手術對機體生理產(chǎn)生應激作用,可能誘導血糖上升,由此總結得出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主要存在的護理問題是指術后患者血糖控制與營養(yǎng)物質補充。研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該護理方法重視遵醫(yī)囑執(zhí)行治療與對癥護理措施,具有一定效果,但護理服務過于簡單,且具有機械性特點,護士按照護理流程實施護理,缺乏針對性。研究組采用精細化護理模式,堅持以人為本,重視從多方面、多角度為患者提供針對性護理服務,乳腺癌術后導致女性身體器官缺失,破壞女性身體外形,患者可能產(chǎn)生負性情緒,護士針對性給予心理護理,幫助患者分析不良情緒,引導患者從心理角度積極接受自身形象,消除不良情緒,建立積極生活信心[7]。通過加強健康教育,促進患者對自身疾病知識的了解度,消除心理障礙,提高術后康復的信心;通過術后飲食與運動指導,幫助調理患者飲食,提供早期運動鍛煉指導,改善機體狀態(tài),促進疾病預后康復;術后重視監(jiān)測血糖,積極用藥控制血糖,加強手術切口護理,積極預防并發(fā)癥[8-9]。
綜上所述,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應用精細化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滿意度,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參考文獻]
[1]? 謝群英,陳聯(lián)華,徐雪霞,等.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3):114-115.
[2]? 修長霞.人性化護理在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9):165-166.
[3]? 周國香,周敏霞,鄭雅彬,等.健康教育在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9):120-121.
[4]? 霍昱.精細化護理在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中的應用價值[J].糖尿病天地,2019,16(5):230-231.
[5]? 孫紅.精細化護理在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10):45-47.
[6]? 林南燕.精細化護理在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中的應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3):112-113.
[7]? 胡宗娜.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圍手術期護理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0):7-8.
[8]? 羅立鳳.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干預[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7):164-165.
[9]? 孫波.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術治療的護理方法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9):147-148.
(收稿日期:201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