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超 牧牧
【“中華”兩字做效果】
【致美編:本篇為人物類稿件,主要體現(xiàn)人物,背景可選取文件夾中圖片拼版,都是主人公試飛過的機型。有版式參考可啟發(fā)靈感。】【本篇包含兩個大標題,格式保持一致?!?/p>
P1-2
【導語】
往前飛一步,死神就靠近一步。危急時刻,是跳傘逃生還是再搏一把?試飛員一念之間,決定的不僅是自己的生死,也是新“戰(zhàn)鷹”的生死。
從設計圖紙到鋼鐵雄鷹,設計師嘔心瀝血數(shù)十年。為了錘煉雄鷹的鐵翼,試飛員在危險的邊緣不斷試探。本刊特邀解放軍記者探訪“功勛試飛員”李中華,為你講述空中“馴鷹”人親身經歷的驚魂一刻。
【小貼士】“馴鷹”人檔案【配圖02】
李中華,遼寧省新賓縣人,空軍特級試飛員,“八一勛章”獲得者。李中華在23年試飛生涯中,一共駕駛和試飛過27種機型,處置空中險情從未失手,先后完成殲-10、殲轟-7、空警-2000、殲-20等機型的科研試飛任務。
【大標題】驚天一搏救“國寶”
【故事背景】:
2005年5月20日,中國試飛研究院機場,特級試飛員李中華和戰(zhàn)友梁劍鋒駕駛K-8V三軸變穩(wěn)機滑出了跑道。當天,他們將模擬某型戰(zhàn)機,試飛4組參數(shù)。剛開始,一切都很順利,可是,當李中華輸入第3組參數(shù)時,意外發(fā)生了……
【小貼士】K-8V?三軸變穩(wěn)機:
在K-8教練機基礎上改裝而成的實驗用飛機,可根據(jù)設計參數(shù),模仿各型號戰(zhàn)機的飛行特性,是研制新戰(zhàn)機必不可少的“空中實驗室”。
【小標題】7秒生死劫
故障報警燈猛然亮起,K-8V一陣抽搐,急劇翻滾,剎那間倒扣過來,肚皮朝天。兩名試飛員來不及反應,已被倒懸在駕駛艙中。此時,K-8V距地面只有500米,如果任由它下墜,最多7秒之后,便會機毀人亡。
“飛機不行了!”梁劍峰失聲大喊。
“別動,我來!”李中華忍受著劇烈的眩暈,使勁壓動操縱桿,試圖迫使機身翻轉過來,但K-8V毫無反應。
地面監(jiān)控大廳里,工作人員先是看到屏幕信號一陣亂跳,緊接著,信號突然消失,屏幕上漆黑一片,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
如果他倆立即跳傘,或許還有一線生機。飛機下墜極快,再晚一點兒,彈射逃生的高度就不夠了。然而,李中華清楚地知道,三軸變穩(wěn)機是個寶貝疙瘩,中國僅此一架,幾乎承擔了所有新戰(zhàn)機的“孵化”任務,一旦墜毀,損失難以估量。
【小標題】誰在搗鬼?
400米、300米……K-8V急速下墜。5秒、4秒、3秒……飛機即將墜毀!
危急時刻,李中華與戰(zhàn)友性命相托,果斷放棄跳傘,全力挽救飛機。
關閉計算機電源再重啟,毫無反應。
按下操縱桿上的緊急按鈕,還是毫無反應。
李中華飛行十多年,從未遇到這種情況。平日熟悉得如同戰(zhàn)友般的飛機,這會兒卻像中了邪,失控地朝地面砸去。麥田、河流、公路、民房撲面而來,仿佛末日降臨,異??植?。
K-8V距地面只剩下260米,眼看災難將至,李中華突然意識到,有一只看不見的手在操縱飛機。對了,是變穩(wěn)計算機!李中華不假思索,一把將變穩(wěn)計算機的電源關掉。
前艙的電腦傳輸系統(tǒng)斷開,K-8V轉入后艙人工控制狀態(tài)。這下,飛機終于有反應了!李中華迅速拉動操縱桿,將倒扣的機身改平,再緩緩地將飛機從下降狀態(tài)轉為平飛。在最后關頭,飛機終于正常飛行。此時,飛機距地面高度僅剩200米。
【榮耀時刻】
李中華和戰(zhàn)友平安落地,K-8V保住了,寶貴的試驗數(shù)據(jù)保住了。在場的設計師都驚出一身冷汗,如果這架飛機不幸墜毀,很多新戰(zhàn)機的研制會嚴重受阻,我國航空裝備的發(fā)展將滯后8~10年。
【配圖說明】【人物配有語錄,請設計一下,不同于普通對白?!浚?/p>
圖01【將圖01-1和01-2按照參考圖拼在一起】,配語錄:始終站在航空發(fā)展最前沿,帶著自己的夢想去飛行,去實踐,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情。
圖03,配語錄:30年來,我的體重變化從未超過0.5千克。我堅持鍛煉,科學飲食,沒有一次因為身體原因耽誤飛行。
P3-4
【大標題】叱咤低空試鐵翼
【故事背景】:
殲-10,是我國第一款自主研制、生產的第三代戰(zhàn)斗機。李中華全程參與了殲-10的定型試飛。到2003年冬,他已按計劃完成了最大馬赫數(shù)、最大升限、最大過載值、最小滑跑距離等極限數(shù)據(jù)的測定。在殲-10定型之前,只剩下最后一個難啃的硬骨頭——低空大表速。
【小標題】低空大表速
所謂低空大表速,就是在低高度的情況下,在飛機不發(fā)生解體的前提下,飛出該機所能達到的最大速度。低空空氣稠密,氧氣濃度高,發(fā)動機的推力會很強勁,迎面而來的高速氣流仿佛鋼刀利刃劈向機身。一旦機身強度不夠,飛機蒙皮旋即開裂,機翼扭曲變形。一旦控制不好,速度越過了臨界點,飛機就會發(fā)生震顫,頃刻間七零八落。國外新戰(zhàn)機試飛這一項目時,曾多次發(fā)生空中解體的慘劇……
更讓人揪心的是,因為速度太快,一旦發(fā)生險情,飛行員根本沒有機會逃生。到那時,試飛員摔的將不僅僅是一架戰(zhàn)機,很可能導致一代新戰(zhàn)機的研制前功盡棄。
【小標題】大漠試翼
2003年12月1日,戈壁大漠某機場,北風呼嘯,好似戰(zhàn)鼓催征。白發(fā)蒼蒼的設計師緊緊握住李中華的雙手,無言相送……
“啪!”一發(fā)綠色信號彈響起,李中華駕駛殲-10掠過跑道?;?,風馳電掣。起飛,拔地沖天。萬米高空,戰(zhàn)機穿云破霧,迅猛如蒼鷹。高度達到12000米時,戰(zhàn)機急劇俯沖,速度高達120米/秒,黃褐色的戈壁和沙漠迎面撲來。李中華的身體如同被壓上一塊巨石,巨大的過載將他臉部的肌肉使勁向耳邊撕扯。隨著飛機的速度越來越大,飛機的結構強度經受著嚴峻的考驗。
【小標題】突如其來的抖動
當殲-10沖到距地面1000米時,李中華迅速調整飛行姿態(tài),并不斷加速,殲-10越飛越快。就在即將超越聲障那一刻,機身突然出現(xiàn)了輕微的抖動。
地面監(jiān)控室中,試飛研究院的一位院長倒吸一口涼氣。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此時若發(fā)生震顫意味著什么。飛行載荷已經超過9G,一旦機身震顫,座艙蓋被壓碎,李中華身上將會壓上近十噸的重量……
此時,座艙里突然安靜下來,李中華幾乎能聽到自己的呼吸聲,飛機已經超越聲速,跑到了聲音前面。1300千米/時、1350千米/時……李中華屏息凝神,緊盯速度表,小心翼翼地加速。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但他必須擦著飛機解體的“紅線”,試探出殲-10的極限速度。
【榮耀時刻】
尖嘯聲壓過了發(fā)動機的轟鳴,殲-10如炮彈出膛,急速掠過茫茫戈壁。
“速度表顯示1450千米/時,達到了飛機設計速度!”李中華興奮地向指揮員報告。飛機停止加速的時候,一項嶄新的紀錄誕生了,速度表指針指到了1453千米/時,這是殲-10最快低空飛行紀錄,也是中國戰(zhàn)機的最快低空飛行速度。
【結尾】牧牧感言:
開最新型的飛機,做最驚險的動作,出最有分量的結論,這就是試飛員。“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崩畲笮:退脑囷w員戰(zhàn)友奮不顧身,千百次搏擊長空;無數(shù)設計師殫精竭慮,默默奉獻,才換來人民空軍的空前發(fā)展。從殲-8到殲-10,從殲-10到殲-20……在一次次舉世矚目的跨越中,中國人終于可以揚眉吐氣,與世界先進戰(zhàn)機并駕齊驅。
向航空英雄致敬!
【李大校教你試飛術語】
●飛行包線:飛行包線:飛機的飛行范圍和飛行限制。
●最大平飛速度:在發(fā)動機功率最大或者全加力的條件下,飛行所能達到的穩(wěn)定平飛速度。是證明新機性能的重要標志。
●飛行M數(shù):也稱“飛行馬赫數(shù)”,是指飛機飛行速度與它所在高度上的聲速之比。M小于1為亞聲速,大于1為超聲速,大于5為高超聲速。
【配圖說明】:
圖04【根據(jù)參考圖,從04-1——04-4中挑幾幅圖拼起來。】
圖05,配語錄:我們多承擔一份風險,部隊就少一份隱患,戰(zhàn)機就早一天裝備部隊。
圖06,配語錄:請保護好你的夢想和激情,成功需要堅守。
圖07說明:李中華獲得的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