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禮
摘 要: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是教師面對全體或大部分幼兒在同一時間、同一場所開展的教學活動。幼兒園教具則是輔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幫助幼兒理解學習內容的重要媒介。通過調查發(fā)現,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教具使用存在著教師對教具的認識存在偏差、未考慮幼兒需求,教師對教具的選擇和使用脫離教學目標,教師在操作教具時語言和行為不規(guī)范,幼兒參與度低四方面問題。從而教師需要樹立對教具的正確認識,了解幼兒需求;依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具,保證教具的適用性;注意自己語言和行為的規(guī)范;正確指導幼兒使用教具;保證幼兒的參與度四方面來提高教具的使用效率,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教具;現狀與問題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11-10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01-0090-02
一、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教具使用的現狀與問題
(一)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教具使用現狀
1.教師對教具的認識
(1)教師對教具的態(tài)度。調查結果顯示,絕大部分教師認可教具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其中有80%的教師曾經在集體教學活動中使用過教具,85%的教師認為教具在教學活動中起著較為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地幫助幼兒理解學習內容,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同時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教師減輕負擔,使集體教學活動取得更好的效果。然而,不同的教師對于教具有著不一樣的認識。但總體而言,教師普遍認同教具是幫助教師教學和幼兒學習的材料。
(2)教具的來源。通過調查可知,幼兒園教師在集體教學活動中使用的教具,多數是來源于幼兒園配置教具和教師自制教具,其次是幼兒從家中帶來的以及和家長一起完成的。不同類型的教具,在教學中活動起到的作用也不盡相同,例如音像類教具,在音樂、舞蹈活動中的作用舉足輕重,而圖書類教具則對幼兒發(fā)展閱讀能力有著重要意義。因此,教師需要根據活動的主體和內容,以及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習興趣來選擇適宜的教具,而非機械、重復地使用單一的教具。
2.教師對教具的使用情況
(1)教具的選擇和使用與教學目標一致。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具的選擇都應當與教學目標相一致,然而根據調查發(fā)現,大部分教師對教具的選擇和使用與教學目標脫節(jié)。
(2)教具的選擇和使用符合幼兒發(fā)展水平。教具的選擇符合幼兒的發(fā)展水平是重要的要求。然而只有極少數的教師能夠做到教具的選擇和使用完全符合幼兒現有的認知和發(fā)展水平,考慮到幼兒“最近發(fā)展區(qū)”,應選擇適合幼兒操作又具有挑戰(zhàn)性的教具。而更多的教師在教具的選擇和使用上完全不考慮幼兒的現有發(fā)展水平,要么過于簡單沒有挑戰(zhàn)性,要么過于困難,使幼兒喪失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3)教具的使用方法靈活多樣。在教具的使用上,不同的使用方法會起到不一樣的效果。在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使用教具的方法主要有示范、播放、暗示等,從而促進幼兒多方面學習。
不同的教師會通過不同的方法來使用教具、開展活動。比如通過問題引出教具,然后讓幼兒去操作,或者直接展示教具吸引幼兒注意力,以此讓幼兒來觀察、思考,還有先提問題,再使用教具,幫助幼兒理解??偠灾?,教具的使用方法應該是多種多樣的,既要注重直接的展示,也要注意通過情境對幼兒進行引導,喚醒幼兒的經驗??傮w而言,幼兒教師在集體活動時對教具的使用方法是靈活多樣的。
(4)教師操作教具時語言和行為的規(guī)范性。教師應當成為幼兒的榜樣,因此在集體教學活動中使用教具時,教師應當注意語言和行為的規(guī)范性。僅有少數能夠做到用非常準確規(guī)范的語言進行講解,并且語言表達清晰生動,便于幼兒理解。在活動過程中,教師也要非常注意自己的行為、動作及語言,不給幼兒做負面的示范。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雖然能夠意識到語言和行為規(guī)范的重要性,但是在行動中還未能完全體現出來。
(5)幼兒的參與性。幼兒的參與性是檢驗教具是否有趣、活動內容是否適宜的重要的標準。同時,教具的準備也應當滿足幼兒多方面的需要,讓幼兒樂于參與,并且有機會參與其中。但是,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教具準備不足的問題十分突出,導致部分幼兒雖十分感興趣,但是缺少操作的機會。數據表明,76%的教師通過個別參與和小組活動的方法讓幼兒體驗教具,12%的教師會盡量讓每一個幼兒都參與到操作教具的環(huán)節(jié)中。
(二)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教具使用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教具的認識存在偏差,未考慮幼兒需求
調查發(fā)現,幼兒園教師對教具的認識和理解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雖然大部分教師都認同教具的重要性,但是總的來說,教師的認識僅僅停留在了方便教師教學、方便幼兒理解這一層面,而忽略了好的教具對幼兒思維、操作、能力方面發(fā)展的意義。同時,教師在對教具的認識方面過于主觀,存在著先入為主的情況,難以考慮到幼兒的需求。
2.教師對教具的選擇和使用脫離教學目標
很多教師在選擇教具時,過于關注教具本身的美觀、創(chuàng)意以及復雜性,而忽視了教具本身的意義以及教具應該幫助教師實現教學目標這一任務。很多教師特意將教學設計得美輪美奐,但是沒有考慮到教具的實用性,即沒有考慮到什么樣的教具才能夠完成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標這一任務。比如,在某社會活動“安全用電”中,教師特意準備了精心制作的風箏,確實吸引到幼兒的興趣,但是無法銜接接下來“安全用電”這一主題。教師也發(fā)現了這一問題,因此將話題轉移到“不要在有電線桿的地方放風箏”上,然而,這與最開始設置的目標相差甚遠,這就是教師對教具的使用和選擇脫離教學目標的重要表現。
3.教師在操作教具時語言和行為不規(guī)范
調查發(fā)現,在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尤其是教師展示教具時,存在明顯的語言和行為不規(guī)范的現象。3~6歲的幼兒正是喜歡模仿的時候,老師的每一種行為可能都會成為他們模仿的范本。比如,在觀察時我們發(fā)現,一位教師在為幼兒展示如何使用教具時,多次使用自己的口頭禪“這個嘛”,之后在幼兒操作環(huán)節(jié),就出現了多名幼兒一邊操作一邊重復“這個嘛”的情況。同時,不同教師還存在語言表達不清晰,使幼兒的理解出現混亂的情況。
4.幼兒參與度低
在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具的選擇和使用應當遵從幼兒的興趣,并且保證幼兒的參與度。然而,現實情況卻是幼兒參與度堪憂。前面的數據顯示,在接受調查的教師中,僅有極少數的教師能夠引導每一位幼兒都充分參與到活動中去,并且保證每一個幼兒都有操作和使用教具的機會。絕大部分的教師囿于教育數量的限制,只能保證小部分的幼兒有使用教具的機會,因此大多使用個別操作或分組操作的方式。還有的教師只能讓絕大多數幼兒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觀看教師和極個別的幼兒進行教具的操作和展示,被動地傾聽和接受。雖然大部分教師都使用了教具進行教學活動,但是這些教具幾乎只是某種點綴,活動形式依舊以教師講、幼兒聽為主,幼兒的主體性和主動性都未能得到較好的體現??梢哉f,幼兒無法操作教具就無法發(fā)揮出應有的價值,這樣的活動也是缺少意義的。
二、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教具使用的策略
(一)正確認識教具,了解幼兒需求
教師應當正確意識到,教具只是輔助教學的材料和工具,教具的作用是幫助教師實現教學目標,而不是反過來讓教學內容和目標服從于教具。教師在集體教學活動中使用的教具應該激起幼兒活動的學習興趣,主動學習。因此,教師應當站在幼兒的立場上認識教具,要讓幼兒喜歡教具、愿意使用教具并且有能力操作教具,要讓教具有益于幼兒的學習和發(fā)展,同時讓幼兒獲得探索、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師在選擇教具時,首先應當明確本次教育活動的目標、重點,以及預設教具需要達到的效果以及幼兒操作會遭遇的問題。
(二)依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具,保證教具的適用性
使用教具的目的歸根結底是輔助教學、完成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標。因此,在選擇教具時,教師就應當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究竟是什么,而不是先隨意選擇教具,再在活動中毫無計劃地進行教學。同時,教師應當了解幼兒的年齡發(fā)展水平和理解能力,在設計教具、選擇教具的時候就要明確該教具的用途是什么、能起到什么樣的作用、適宜于什么樣的活動、應當用何種方式去應用。教師只有考慮到這些內容,才能保證對教具的選擇能最大限度地幫助教學目標的實現。同時,很多教師在選擇教具時一味在意其精致美觀,而忽略了教具在教育活動中的適用性。因此,教師應充分考慮教具對于本次教育活動的匹配度,正確選擇教具。
(三)注意自己語言和行為的規(guī)范,正確指導幼兒使用教具
教師的語言和行為是幼兒的重要參照,因此教師應當保證自己語言和行為的規(guī)范,幫助幼兒理解和學習知識。只有清晰流暢、生動形象的語言再加上正確適宜的操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幫助幼兒接受學習的內容。想要做到這一點,教師需要在平時的工作和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對自己即將開展的活動進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索,同時加強自己在活動中的語言策略的運用,真正引發(fā)幼兒的思考。教師在指導幼兒使用教具時應當做到指令清晰、明確,沒有歧義。
(四)教師應當保證幼兒的參與度
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應當保證幼兒的地位和參與度,而不是以教師為絕對中心,僅僅依靠教師講、幼兒聽來開展活動。教師應當注重所有幼兒參與活動的情況,關注幼兒的交流與溝通,引導每一位幼兒都去思考、去參與,盡量使每一位幼兒都能在活動中有所收獲,讓每一位幼兒都能有所體驗。教具不應當只是教師的教學工具,教具還應當為幼兒所用,不斷促進幼兒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田寶英.農村幼兒園教師運用自然材料開展教育活動的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2.
[2]孫歡歡.幼兒園班級數學操作材料的使用與開發(fā)[D].開封:河南大學,2014.
[3]王 寧.幼兒教師自制玩教具現狀的調查研究—以沈陽市為例[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5.
[4]沈小燕.幼兒園活動區(qū)自制玩學具及其效用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7.
[5]續(xù)潤笑.幼兒園自制玩教具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