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晶晶 周 瓊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醫(yī)院 360000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骨質(zhì)疏松(OP)是其常見并發(fā)癥之一[1]。2型糖尿病性骨質(zhì)疏松患者因早期癥狀無特異性,限制了其早期診斷和預防[2]。骨代謝生化指標是一組能反映短期內(nèi)骨代謝轉(zhuǎn)換的指標,靈敏性、特異性和準確性較高,近年來廣泛應用于OP的早期診斷和監(jiān)測[3]。本文擬觀察破骨細胞抑制因子(OPG)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在2型糖尿病性骨質(zhì)疏松患者中的表達情況,探討其臨床意義,旨在為該病的早期診療提供可靠的觀察指標,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5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性骨質(zhì)疏松患者設為A組,均符合T2DM及OP的診斷標準,其中男20例、女25例,年齡61~78(68.34±4.06)歲;將同期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骨量正常患者設為B組,均符合T2DM的診斷標準且骨量正常,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齡61~79(69.12±4.81)歲;另將同期老年健康體檢者45例設為C組,其中男23例、女22例,年齡61~77(68.28±4.72)歲。3組年齡均>60歲,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合并心、腦、肺、肝、腎等重要臟器嚴重功能損害,合并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糖尿病高滲狀態(tài)、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皮質(zhì)醇增多癥、惡性腫瘤、嚴重感染,近1年之內(nèi)用過雙磷酸鹽,近3個月內(nèi)用過降鈣素、雌激素及其受體調(diào)節(jié)劑,正使用抗凝劑、糖皮質(zhì)激素、甲狀腺素及噻唑烷二酮類者。3組性別、年齡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組和B組入院后、C組于健康體檢時行OPG、TNF-α和BMD檢測。(1)OPG、TNF-α:入選者取晨起空腹靜脈血5ml,靜置0.5h后低溫離心10min,取血清低溫保存待測,檢測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劑測定法(ELISA),試劑盒由上海撫生實業(yè)有限公司提供,檢測步驟按照試劑盒說明書嚴格進行。(2)BMD:采用美國GE公司生產(chǎn)的Prodigy型雙能X線骨密度儀進行測定,測定部位包括大轉(zhuǎn)子(Troch)、轉(zhuǎn)子間(Inter)、總體髖部(Thip)、左側(cè)股骨頸(FN)、第1~4腰椎(L1~4)。
1.3 觀察指標 (1)3組OPG、TNF-α水平;(3)3組各部位BMD水平:包括Troch、Inter、Thip、FN、L1~4的BMD水平;(3)A組中不同椎體BMD組的OPG、TNF-α水平:將A組患者根據(jù)BMD水平分組,共4組,分別為≥0.140g/cm2組、0.110~0.139g/cm2組、0.080~0.109g/cm2組、<0.080g/cm2組,對4組患者OPG、TNF-α水平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1 3組OPG、TNF-α和BMD水平比較 3組間OPG、TNF-α水平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最高,C組最低;C組各部位BMD水平明顯高于A組和B組(P<0.05),A組和B組間各部位BMD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OPG、TNF-α和BMD水平比較
2.2 A組中不同椎體BMD組的OPG、TNF-α水平比較 血清OPG、TNF-α水平在不同椎體BMD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現(xiàn)為椎體BMD越高,OPG、TNF-α水平越低。見表2。
表2 A組中不同椎體BMD患者的OPG、TNF-α水平
2型糖尿病性骨質(zhì)疏松的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目前較為明確發(fā)病機制包括高血糖狀態(tài)、胰島素不足、微血管病變、細胞因子等[4],其中細胞因子的作用是近年來臨床研究的熱點[5]。
本文通過觀察老年2型糖尿病性骨質(zhì)疏松和骨量正常組患者、老年健康體檢者的OPG、TNF-α水平,發(fā)現(xiàn)3組間上述細胞因子水平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最高、C組最低,提示相較于健康人群,T2DM患者血清OPG、TNF-α水平呈明顯上升趨勢,合并骨質(zhì)疏松者則上升程度更為明顯,表明OPG、TNF-α水平與患者BMD密切相關,參與了糖尿病骨質(zhì)疏松的發(fā)生、發(fā)展。其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OPG為TNF受體家族中的一個非典型成員,該細胞因子主要由成骨細胞譜系的細胞合成分泌,可阻斷κB受體活化因子受體(RANKL)與核因子κB受體活化因子(RANK)的結合,從而抑制破骨細胞(OC)分化的信號轉(zhuǎn)導途徑,進而抑制OC的分化成熟并誘導其凋亡[6];(2)TNF-α是一種多功能生物活性因子,主要產(chǎn)生于單核—巨噬細胞,它通過作用于OC形成的各個階段,誘導白細胞介素-1(IL-1)、白細胞介素-6(IL-6)、金屬基質(zhì)蛋白酶-1(MMP-1)、金屬基質(zhì)蛋白酶-2(MMP-2)的產(chǎn)生,促進破骨細胞分化、成熟,抑制骨的形成[7];(3)T2DM患者處于長期高血糖狀態(tài),可促進糖基化終產(chǎn)物(AGEs)水平上升,刺激OPG、TNF-α的分泌,從而增加破骨細胞活性,減少骨礦化,加速骨吸收[8]。
此外,本文將A組患者根據(jù)椎體BMD分組,結果顯示血清OPG、TNF-α水平在不同椎體BMD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現(xiàn)為椎體BMD越高,OPG、TNF-α水平越低,進一步證實OPG、TNF-α可用于觀察患者骨質(zhì)疏松病情嚴重程度,指導臨床診斷及治療。
綜上所述,OPG、TNF-α與老年2型糖尿病性骨質(zhì)疏松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可用于觀察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