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3-0096-01
小學習作教學,歷來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之一。而在習作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興趣,使學生喜歡作文,進而寫出血肉豐滿的文章,是當前習作教學的目的和責任所在。
小學生習作中最突出、最普遍的毛病是內容空洞、思路狹窄、千人一面,不知從何寫起,該寫什么;造成學生習作課堂“無米下炊”的厭學心理。小學生天真、好動、富于想象,腦海中本來儲存著許多選材,為什么會造成這種現(xiàn)象呢?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道出了習作教學關鍵在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知道從何處寫、寫什么,進而培養(yǎng)寫作興趣。下面就自身在習作教學中切入方法的嘗試列舉如下:
1.巧設情境,寓教于樂
在習作教學中,教師可依據(jù)教學目的,利用有效的教學手段,精心的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營造課堂氛圍;運用看、聽、演、畫等方式,讓學生置身在這個情境中,進而感受氛圍;如買賣場面、比賽場面、游戲競賽等,調動學生參與意識,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xiàn)。外貌描寫,是小學生作文描寫的難點之一。學生的筆下經(jīng)常出現(xiàn)千人一面的現(xiàn)象,老人總是“滿頭銀發(fā)”,老師總是“戴著高度近視鏡,舉止文雅?!比绾尾拍茏寣W生寫出不同人物的外貌特點呢?在一次課堂上,我把班里兩名學生叫到講臺上,讓學生觀察她們有什么不同,頓時,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學生踴躍發(fā)言,誰的眼皮是雙眼皮,誰長著虎牙。緊接著,又讓學生做個小游戲,每個同學寫班里某一同學的外貌,最后由我讀,同學們猜寫的是誰,結果90%的同學能夠抓住人物外貌特點寫出來,在一片笑語中結束教學。使得難以下手的外貌描寫,在參與過程中迎刃而解。
2.激發(fā)興趣,易處著筆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孩子們有興趣去寫,我們可能看到出乎意料之外的佳作。但是,實際上,由于學生的基礎不扎實,老師的指導又有誤區(qū),結果造成習作成績不理想。許多習作得了低分的學生,接踵而至的是受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嘲笑,家長的斥責,心情特別緊張難受,心理壓力很大。所以,他們把習作訓練看成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因為習作只給他們帶來苦澀的滋味。到頭來,這些學生或者馬虎應付,亂涂亂寫;或者求助別人,請人代筆;更有甚者,東揀西摘,抄襲剽竊。漸漸失去了習作的興趣。
楊振寧博士在總結科學家成功之道時說:“成功的秘訣在于興趣”。所以,教師在教學時首先得注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用興趣帶動學生去思考、去創(chuàng)作。通常可采用漫畫、故事、廣告、熱點時事以及感興趣的事物等,從易處著筆,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盡量讓學生暢所欲言。對于每一位兒童而言,童年時期玩的最多的莫過于玩具,對于玩具的外形、構造、玩法都非常熟悉。當提到玩具時,他們個個爭相發(fā)言,激發(fā)了他們的興趣,再適當?shù)闹笇е攸c應寫什么,怎樣寫才能寫具體生動,不多時,一篇篇好的習作脫穎而出。
3.培養(yǎng)習慣,掌握技巧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落實,老師們的教育理念也逐步發(fā)生了變化,終于掙脫了“平均分”和“排名次”的束縛,已經(jīng)由應試教育轉變到素質培養(yǎng)的軌道上來了。因此,低年級的語文要積極抓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給中高年級順利完成習作訓練的任務,奠定堅實的基礎。
大千世界,山川草木,花鳥魚蟲,日月星辰,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自然景觀千姿百態(tài),瑰麗壯觀。而怎樣使自然之美變?yōu)橐黄玫奈恼?,令很多小學生大傷腦筋。因為小學生對周圍事物認識處于感性認識階段,其思維方式以形象思維為主,缺乏積極的觀察目的和動機。所以,遇到景物描寫往往無處落筆。在教學中,我先選取幾篇典型的寫景范文,讀給學生們聽;接著,帶他們到村里的公園、附近的水庫去轉一轉;美術寫生,學生并不陌生,但“作文寫生,”還是第一次,所以在觀察過程中個個顯得異常興奮,邊觀察邊記錄,再引導掌握觀察方法。這樣通過對具體事物的觀察,避免了東湊西拼的寫作方法,做到從現(xiàn)實中選材,從現(xiàn)實中寫生。另外,培養(yǎng)觀察能力,還可以從學寫看圖習作、做實驗、寫觀察日記的方法來提高。
4.發(fā)揮想象,尋找素材
小學生是最富有想象的群體,而想象作文也是拓寬學生寫作素材,培養(yǎng)合理的、豐富的習作構思方式之一。愛因斯坦認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的源泉?!彼麄儗^去、對未來、對科學,尤為敏感和喜愛,常常提出一些很有意義的想法。
但是之前的教材各種版本,學生天天捧在手上的一本語文課本,里面的內容大多數(shù)都是比較陳舊的老面孔,它們跟不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與現(xiàn)實生活嚴重脫節(jié),很難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既然教材內容不能產(chǎn)生共鳴,就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當然也很難給他們的習作訓練提供良好的示范作用。但是由國家教育部出版的部編版教材中在習作這一塊摒棄了之前脫離孩子實際生活,枯燥無味的習作主題,更加注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學生結合教材,激發(fā)想象力。想象要以豐富的知識,特別是感性知識為基礎。在教學中,使用掛圖、幻燈、事物教具、靈活而充分的運用多媒體,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促進他們激發(fā)多種情感進行語文學習。通過豐富學生自身儲備、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精心設計作文題目、創(chuàng)設多樣的教學情境等多種形式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
總之,如何正確的對習作加以引導,以點燃學生寫作的興趣之火,使學生在愉快中較快地接受寫作方法,在娛樂中輕松地掌握寫作技能,是素質教育過程中習作教學的關鍵所在。
作者簡介:李冰(1983.4.21-),2004年12月畢業(yè)于遼寧師范大學;研究方向:小學教育教學。重要榮譽:本文收錄到教育理論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