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曉虹
摘要:一所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賴于學校的教學管理,2015學年,隨著新校長的到來,我校一改以往不規(guī)范、散漫的教學管理方式,嘗試與優(yōu)質學校接軌,運用規(guī)范化管理、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等,對教師、學生、場室進行管理,經(jīng)過三年的探討與實施,總結出一些自認為比較有效的做法。
關鍵詞:教學管理;教師管理;學生管理;場室管理
一、我校教學管理現(xiàn)狀
我校是一所鄉(xiāng)鎮(zhèn)學校,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約,教學管理沒有明確的規(guī)章制度,教師教育教學工作單打獨斗,學生紀律警惕性差,場室管理一換工作人員,就會出現(xiàn)脫節(jié)現(xiàn)象。
二、教學管理策略的初步實施
面對這樣的教學管理現(xiàn)狀,我校毅然啟動“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改革。隨著教學模式改革的深入,我們的教學管理也在慢慢地進行調整與規(guī)范。
(一)教師管理
1.常規(guī)管理
以往的備課中,我們都是單打獨斗,自己做自己的。但課改以后,我們把全校教師分成幾個科組,由教學處規(guī)定每個科組的備課時間,保證每周都至少有兩節(jié)課,科組內所有老師到指定地點進行集體備課。集備時,科組長又按年級組織科組內老師分小組進行備課。每個年級的備課組長在學期初會把整個學期要備的課進行分工,科任老師按分工進行備課,備好的教學設計打印出來,在集備中進行討論和修改,集備后再整理成電子文檔,按時發(fā)給科長,科長收集好各個年級的教學設計,統(tǒng)一發(fā)到教學處,教學處每周五下班前進行統(tǒng)計,公布各科組上交的情況。
通過這樣的集體備課,一是增強了同科組老師間的溝通;二是集合了眾人的教學智慧;三是減輕了科任教師的備課負擔;四是達到了教學資源共享的目的;五是讓教學處更好地對教師進行管理。
2.教師發(fā)展
除了常規(guī)的管理外,我們還通過開展或參加各式各樣的活動及培訓,提升教師的業(yè)務水平。
(1)科組學習
自課改以來,我們清楚地認識到,我們既要和時代接軌,學習外界的有效經(jīng)驗,但是也不能摒棄我們自身的資源。因此,教學處還安排每個科組每周有一節(jié)課是用來進行科組學習的。一般科組學習由科組內教師輪流主持,主持人設計好學習內容,在學習課上進行展示,并組織老師們進行討論和分享,大家都樂于把自己好的教學方法等分享出來,達到了科組內資源共享的目的。
(2)推門聽課
除日常管理外,教學處還組織校領導和中層干部不定時地進行推門聽課,這樣就促使老師們必須花時間準備好每一節(jié)課,讓課堂效果更顯著。
(3)優(yōu)課評比
每學期,我校還進行優(yōu)課評比活動?;顒臃譃槌踬惻c決賽。初賽在科組內進行:首先科組內每位老師上一節(jié)公開課,接著由其他老師進行打分,最后得分前兩名或三名的教師便被科組推薦參加學校的決賽。決賽時間由教學處統(tǒng)一部署,固定評委由每個科.組推薦的兩名教師及教學處人員組成,臨時評委為在座聽課的其他老師。固定評委評分占總分的70%,臨時評委評分占30%。最后評出一、二、三等獎,學校頒發(fā)獲獎證書。這樣的校內比賽增強了教師的積極性,大家都想自己的課能得到學校教師的認可,自然更用心備課和上課了。
(4)外出叛訓?
我校除了積極參加教育局組織的培訓外,我們還積極與兄弟學校交流,爭取更多外出學習的機會。同時,我們也鼓勵科組自行與外校聯(lián)系,再由學校支持,到外校交流與學習,教師有了更多外出學習的機會,眼界寬了,見識廣了,學習積極性被促進了,專業(yè)素養(yǎng)也隨之提高了。
(5)活動競賽
“榮譽是外界對一個人的行為、品質、道德涵養(yǎng)、學識、成就的嘉許,是一種理性認同。沒有人不向往榮譽,因為任何人都希望被認同?!闭n改前,我校對參加競賽沒有規(guī)范的管理,教師的積極性不強。課改以來,我校規(guī)定,凡是上一級部門組織的競賽活動必須參加,教學處及時對獲獎信息進行公布,并在每周升旗儀式后進行頒獎,同時加大對參賽或帶隊參賽的獲獎老師的獎勵力度,老師的付出得到了認可,積極性提高了,競賽能力也越來越強,獲得的獎項也越來越多。
(二)學生管理
1.小組合作式班級管理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fā)展,學生可以通過很多渠道獲取大量的信息,他們有了自己的主見,早已不滿課堂上老師“滿堂灌”的方式,針對這種情況,我校大膽地進行了課改,一改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轉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首先是座位的調整,我校學生從初一入學開始,便改變了傳統(tǒng)的座位擺設。
每班大概分成8組,4個人一組,呈“T”字形。接著便是組員的分配。先讓全班同學投票選出八名有威信的組長,組長為1號,其他同學按成績分為三部分,分別為2號、3號、4號。這三部分學生可以任意選擇自己的組長,如果一個組長名下超過三名組員的話,組長可以從中再挑選自己的組員。解決不了的,老師再從中協(xié)調。最后,讓每個組到指定位置就座。這樣,每組都是由1、2、3、4號成員組成的學習小組。
班級的管理也是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包括課堂管理、衛(wèi)生值日等,都是由小組長管理,有什么事情由組長向班主任匯報,班主任有什么工作也是直接向組長交代,再由組長傳達給組員,這樣就形成了一種雙向的管理模式,大大節(jié)省了班主任的精力。
2.小組合作式學科學習
“學習者作為主人做核心的事情,而教育者作為仆人則幫助他們集中和方便做核心的事情。”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以來,筆者所教的班分成了8個4人小組,除了有兩名語文科代表外,還有8名語文小組長,他們都是以自愿的原則參與的。
每兩周左右,我會召集科代表和小組長開會,或培訓,或解決他們反饋回來的問題,指出他們平時出現(xiàn)的一些細節(jié)錯誤,或布置任務。然后所有的布置、收發(fā)、批改作業(yè)、背書等日常管理工作,全都交由他們來完成。一學期下來,學生內部已經(jīng)形成良好的自治系統(tǒng),在這個系統(tǒng)里面,學生知道,有問題組內解決,解決不了就找科代表,科代表也解決不了的,才來找老師。這樣,老師就有了更多的時間進行精心備課和做研究工作。學生也有了更多的鍛煉機會,慢慢也更懂得自主去學習。
(三)場室管理
一直以來,因為場室管理人員的變動,管理很混亂,如遇上級部門檢查,相關負責人才急急忙忙地準備材料。
現(xiàn)在,我們對場室進行了規(guī)范化管理,使工作更順利地進行。
1.制定場室管理制度
對每一個場室,我們都參考外校管理方法,結合我校實際,制定了相應的管理制度,在場室內張貼,并對場室管理員進行培訓,明確他們的職責。
2.場室財產(chǎn)登記、場室使用情況記錄
我們還制定了統(tǒng)一的財產(chǎn)登記表、使用情況表等,要求場室管理員做好相應記錄,并每年更新。
3.場室管理的完善與交接
這樣規(guī)范管理后,場室管理員要更換時就容易多了。同時,我們也會聽取管理員的意見,不斷地修改和完善場室管理制度,使場室能更好地為師生服務。
4.教學處負責人會定期到場室進行檢查,了解場室的運作,核對資料的完善與更新等,使場室發(fā)揮最大的效用
(四)更新觀念
教師的教育理念是影響學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初中教學管理中要把實現(xiàn)減負提質當作目標,做好教育觀念轉變工作,保證工作的先進性。在初中教學管理中,教師想要轉變教育思想要從傳統(tǒng)模式出發(fā),主動學習先進管理經(jīng)驗,明確教育發(fā)展格局,以此來找準教育改革重點,認識到教學管理的重要性,實現(xiàn)減負目標。只有真正做好減負才能提高教學管理效果,才能幫助學生從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中解放出來,保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實現(xiàn)高效學習與發(fā)展目標。因此,在教育中教師要從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中解放出來,掌握專業(yè)化教育技巧與思想,實現(xiàn)對學生的有效教育。教師要轉變教育方法,在初中教育中要從教育優(yōu)勢出發(fā),在提升自身專業(yè)性的基礎上來吸收專業(yè)化知識,同時也要與其他教師進行互動,在完善課程形式的基礎上來對學生進行有效教育,轉變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借助有效教育手段來做好初中教學管理工作。教師要主動與學生進行互動,營造出和諧師生關系,確保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形成正確的認識,從而在與教師的互動中掌握重點知識。只有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才能幫助教師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才能轉變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中的不足,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因此,在教育中教師要做好教育研究工作,貫徹先進教育思想,在展現(xiàn)學生主體性的基礎上將學生帶入學習中去。所以教師要結合教學管理技巧與方法,做好教學活動研究工作,幫助學生掌握知識與學習技巧。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還要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情況。由于一些學生的學習壓力相對較大,所以在學習中表現(xiàn)出許多的問題。教師在面對學生變化時也要做好研究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幫助學生緩解心理負擔,如鼓勵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在做好引導的同時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經(jīng)過三年多的探討與實施,我校的教學管理已慢慢步入正軌,大部分工作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逐步優(yōu)化教學管理,剔除一些不必要的常規(guī)工作,優(yōu)化資源配置,運用小組合作管理模式,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讓學生更深入地進行自主管理,最后達成高效的教學管理。
參考文獻:
[1]張韜,戴詩銀.名校教學管理提升力[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1:1.
[2]南?!じダ?,道格拉斯·費舍,桑迪·艾佛勞芙.教師如何提高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效率[M].中國青年出版社,2016-03:1.
[3]邁克爾·林辛.教師精力管理:讓教師高效教學,學生自主學習[M].中國青年出版社,2018-01:1.
[4]張仁賢,孫立新.小組合作學習指導策略[M].世界知識出版社,2017-07:1.
[5]王嘉德.現(xiàn)代教學管理實務[M].科學出版社(龍門書局),2011-05:1.
[6]哈維·斯莫基·丹尼爾斯,南?!に固鼓峥?合作學習技能35課: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和未來競爭力[M].中國青年出版社,2016-04:1.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