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玲
(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第六中學 730300)
高中階段的化學知識相對于其他階段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深度和非直觀性,需要學生進行思考、探究之后才能一步步得出真相,這也是與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密不可分的,這個階段的學生要更加注重抽象思維能力的拓展與運用,這也是新課改對學生的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聯系化學實驗對學生進行教育,讓學生在實驗中進行抽象思維能力的綜合拓展.
高考是我國學生學習的最直接目標,因此在高中階段,由于學業(yè)任務加大,教師對學生學習成績比較重視,因此經常出現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考試成績而忽視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應試教育方式,現階段雖然我國的新課改在下大力氣扭轉這種不良的學習習慣和教學習慣,但是在我國廣大的高中學校,化學的實驗教學發(fā)展仍然面臨著不同形式的制約.
首先我國的化學教師普遍是長期從事化學教學的學術型教師,雖然在化學的知識積累和實驗上要比學生強很多,但是總體來說,在實驗和實際的操作能力上還是比較弱的,因此教師的能力直接會限制學生的學習和實驗教學的開展程度;其次,是在成績的盲目攀比下,很多學校的化學教師都在對學生進行灌輸式的教學,對于化學實驗的教學則疏于重視,甚至只是在形式上為學生演示一下,不僅浪費了時間,還對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產生片面的消極影響.最后是在實驗教學中,缺乏對學生自主性進行激發(fā)的必要環(huán)節(jié),教學過程的既定性太強,激發(fā)不了課堂活了.因此在現階段的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探索更加創(chuàng)新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良性循環(huán),并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學實驗創(chuàng)新教學,要站在現在的角度看現在和未來,首先要了解現階段的不足,根據不足來進行教學的改進,其次要了解化學實驗教學的作用和能對學生造成的長遠影響,然后再根據新課改的教學目標進行綜合性的化學實驗教學的創(chuàng)新、學習和探索.
高中化學教師是化學實驗教學的主導,學生在化學實驗課是否能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主動的精神來學習,主要取決于化學教師,因此化學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合理有效組織化學實驗課堂.
首先教師的基礎越扎實,積累越豐富,呈現出的實驗課堂內涵才會越豐富,課堂的靈活性才會更高,因此教師要注重自己的知識積累,不僅要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理論知識,還要養(yǎng)成通過自己的探究和實驗去探索新知識和新路徑的自我提高習慣,這樣教師才能在不斷的探索中找到教學的靈感;其次,教師還要積極進行交流和互動,敢于嘗試和借鑒網絡上和同事的新方法,積極參與交流互動,交流心得體會,發(fā)現自己的教學不足,做到不斷優(yōu)化,達到理想的效果.最后,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化學的學習最終是要指導生活的,而現階段高中的化學實驗只是圍繞書本知識的小范圍研究,可以說,化學知識的趣味性沒有完全呈現出來,教師可以通過對相關的拓展實施的延伸來加深學生對化學的了解,促使學生能夠主動探究,積極實驗.社會化教學就是引進社會在崗人員,運用化學行業(yè)的實際操作和運用知識來打開學生的思想大門,提高課堂的開放程度,讓學生感受到更加廣闊的世界,必要的時候還可以穿插著一定的德育教學.
首先教師要找到合適的社會從業(yè)者,通過協(xié)商達成合作機制,然后在化學實驗的教學中,可以定期帶領學生到社會中去感受實際的化學實驗操作,為學生帶來新鮮的體驗,其次在教學中,社會從業(yè)人員能將一定的、新鮮的事情講授給學生聽,學生在綜合感知的過程中會進行思考和消化吸收,提高學生實驗學習的興奮感,拓展學生的化學知識.
交流互動是生存的必備技能,一定程度上,交流互動會使學生感受到愉悅和被認可,對于學生積極進行以后的活動有很好的作用,高中生正處于一個交流互動的活躍期,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點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愉悅性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通過增加交流互動來達到提高實驗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目的.因此教師要設置探究實驗教學形式,增加學生的交流互動.
教師要與學生商量要探究的課題,然后在確定課題之后,與學生共同制定課題的研究方向和計劃,這個方向可以分為幾種觀點和不同的興趣,允許學生通過自行結組、興趣結組、教師指定結組等方式進行小組的分配;然后給學生充分的討論小組探究的過程和思路,最終通過文字呈現出來并進行陳述,在教師指導和修改之后進行實驗的探究和操作,最后將自己的過程和結果記錄下來,進行互相的交流和探討.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創(chuàng)新,就要沿著學生的發(fā)展方向,進行順勢而為的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挖掘學生的優(yōu)勢,通過揚長避短的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從化學實驗教學中獲得自己的發(fā)展.因此教師的創(chuàng)新不僅是方法的創(chuàng)新,還是思維的創(chuàng)新,是敢想敢做,敢于嘗試的創(chuàng)新,這就要求教師要持之以恒,充滿自信又能不斷進行反思,最終能夠幫助學生發(fā)展,幫助自己不斷成長,與學生一起成為越來越全面發(fā)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