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艷
摘 要:在現(xiàn)行的教育體系當中,道德與法治是一門不同于其他學科的課程,它更加注重的是學生內心和道德與法治素養(yǎng)的提升,注重的是學生日常生活和交往禮儀的培養(yǎng),讓他們知道如何處事,如何行事,如何辦事,應該遵循怎樣的規(guī)則、道理和禮節(jié)。通過道德與法治理論的學習和教育,結合生活和社會的實踐,在現(xiàn)實當中驗證理論,提升自己的思想修養(yǎng),升華自己的內心情感,這種教育教學方式我們通過信息化技術教學的方式體現(xiàn)出來,通過信息技術將道德與法治的內容有效的展現(xiàn),成為當前教學的主要方式。
關鍵詞:初中 道德與法治 信息技術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1-0149-01
道德與法治需要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將課本中的實踐性行為有效的體現(xiàn)出來,要通過信息技術有效的展現(xiàn),都是我們要接觸和學習的,而且在教學中屬于必修的通用技術,也是我們所關注的焦點。對于信息通用技術的學習,我們應該按照循序漸進的思路去推行,做到從知識到能力再到實踐的全過程,根據(jù)知識的特點及其原理我們可以去分析一般的教學方法。
一、通過信息技術構建道德與法治知識模塊
1.運用信息技術形成整體模塊,形成整體認知
道德與法治要求內在的知識體系一致性,教師要通過課程的合理編排,來讓學生方便高效的學習。通過課堂小組合作的方式去進行討論優(yōu)化,激發(fā)思維,從而能夠做到融會貫通,靈活運用。將道德與法治的知識通過信息技術有效的體現(xiàn)出來,能夠達到一個整體認知的水平,提升我們的思想水平。我們運用信息技術統(tǒng)一于教學課堂之中,擴大知識面,提高成績,提升能力,拓展思維,這是現(xiàn)代社會對信息技術人才的必然要求。在最初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打牢基礎知識,利于知識點內部的融會貫通。
2.品德與社會展示實踐圖片和細節(jié),形成直觀認知
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過程中,有很多細節(jié)都是通過動態(tài)的演示過程進行教學的,這種過程單單依靠課本的白紙黑字,無法進行深入化的理論研究與分析,我們需要引入多媒體技術,將品德行動的過程詳盡演示出來,通過直觀形象化的教學方式,直接引入實踐的運用與分析,達到熏陶與潛移默化。對于知識的理解與實踐的操作具有更加深刻的指導作用,更是需要多媒體的視頻與演示輔助。例如針對同一個主題,像生活、社會、待人處事等相關的主題等,我們可以將這一類的圖片有效的進行展示,通過相互的比較和對比加深認知和印象,通過多媒體有效的展現(xiàn)出來,并且配之以有效的背景音樂和解說,將其內在的深刻含義有效展現(xiàn)出來,信息技術成為了我們的一個有效的載體,并且這個載體能夠將課程內容有效的展現(xiàn)出來。
二、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有效展示品德待人接物規(guī)則
道德與法治,立足社會現(xiàn)實,同時結合教學實踐,針對目前生活中的各種現(xiàn)象和問題展開了一些列規(guī)則的討論,涉及到個人修養(yǎng)、他人交往、生活細節(jié)、制度規(guī)范以及思想情感等多種個人與周圍的思想意識存在,通過理論和實際的案例來說明如何開展事情的處理和解決過程。概括之,道德與法治基本分為對自己,對他人和對國家的三個大類,按照課本理論內容的要求,運用到實踐當中去,理論結合實際,提升思想素養(yǎng),運用到生活實際之中。我們運用信息技術,通過模塊化的方式將相關的知識融為一體,通過多媒體有效的展示出來。道德與法治的一個核心就是如何處理自己的事,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事,如何處理自己與周圍之間的關系,這中理論性的東西更需要通過多媒體的直觀有效的展現(xiàn)出來,讓自己進行有效的認知,同時形成一種自我的思想意識,達到一種更加高級的水平。
三、信息技術展示品德之基礎知識,通過基礎知識提升能力
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我們往往要通過基礎知識的教學,逐漸形成信息技術的操作能力,再次反過來通過能力來鞏固知識。在基礎的知識與能力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之后,我們就要進行思維的發(fā)散,通過信息的實踐與再次的認知達到提升信息技術水平的目的。這種學習方式極大的提高學習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助于后續(xù)知識學習的開展。這就是形成一種有效的方式,也是經(jīng)常在課堂中運用的一種方法,學生才會進行自我的積極探索,才會有主動性去進行自我的感知。由于學生的思維是直觀形象的,所以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去進行多種手段的探索,目的就是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從而達到知識與能力雙重發(fā)展的目的。
綜上所述,道德與法治教育課成為當前育人的一項很重要的課程,是彌補學生自身不足的有效途徑,能夠正確引導學生將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去,做出有益的事情,同時糾正自身在生活中的不足,做到自我反省和自我監(jiān)督,隨時調整自己在生活中的各種行為,糾正自身和周圍人的各種不良行為,促進良好風氣的形成,在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學中,仍然是要將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的學習放在核心位置,這是解決問題的前提,通過這種方式做到知識的融會貫通,將信息技術知識前后銜接起來,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同時借鑒信息技術這個平臺,將道德與法治前后需要聯(lián)系的地方有機的融合在一起,一線貫之,達到知識教育和品德教育相互結合的目的,突出教育的主題,達到有效的目標,這種教學方式比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更加的直觀有趣,而且不枯燥,教師樂教,學生愛學,同時還能引進更加多的新知識,及時更新我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在現(xiàn)實當中驗證理論,提升自己的思想修養(yǎng),升華自己的內心情感,達到育人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于洪海《道德與法治教育與素質教育》中華工商聯(lián)合出版社 2000
[2]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編著《道德與法治教育教材-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讀本(修訂版)》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0
[3]全國教育學研究會《加強青少年的道德與法治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
[4]邴瑞年《道德與法治教育概論》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9
[5]全國教育學研究會 《加強青少年的道德與法治教育[館藏]》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