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德昂族的傳說/神話與典范歷史敘述

      2019-02-19 03:28:53袁麗華
      社科縱橫 2019年6期
      關鍵詞:德昂族祖先葫蘆

      袁麗華 王 燕

      (1.云南師范大學 云南 昆明 650500;2.中共貴州省委黨校 貴州 貴陽 550000)

      馬歇爾·德·塞爾托曾經(jīng)說過“歷史可能是我們的神話?!睆牧硪环N意義上來說,神話/傳說也可能是我們的歷史,它甚至超越了歷史本身,它是民族認同的曲折表現(xiàn)。神話/傳說往往包含著相關族群的核心記憶,它以某種具體的特定語言敘事來影響著全體成員的族群認同,因為“認同……無法被回憶,(它)必須被敘述出來”[1](P12),神話/傳說是族群成員共享的、關于祖先的口述史,它以口頭傳播的方式,不斷重復和循環(huán)式更新,它甚至已超越書面文獻,而是鮮活的集體記憶,在族群成員間代代傳唱。當神話/傳說有了保持和延續(xù)社會傳統(tǒng)的含義時,神話/傳說敘述就成為了最初意義上的歷史敘述。德昂族由于沒有專門的文字,德昂族對國家典范歷史敘述回應的敘事文本就是各類神話/傳說,尤其是起源與漢族關系的神話/傳說,下文對此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德昂族起源傳說對典范歷史敘述的回應

      在德昂族最初來源的傳說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認為其源于茶葉與天父龍母。其中以民間口頭文學形式流傳的《達古達楞格萊標》就是德昂族以茶為萬物之源的思想觀念的顯現(xiàn)?!哆_古達楞格萊標》是德昂族的創(chuàng)世史詩,以茶葉貫穿始終,講述了茶葉始祖生養(yǎng)人類、福澤萬物的故事。在這部德昂族的神話中,德昂族將自己的族源溯之于茶神,將茶葉視作民族的最初來源。[2](P37)對于這種思想觀念的來源,目前學界尚未形成通說。眾所周知,茶文化被視為是古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史學家李約瑟曾將中國茶葉視為四大發(fā)明之外對人類的第五個重大貢獻,這與德昂族將自己的族源系之于茶正好相契。目前我們尚難以確定《達古達楞格萊標》產生的具體年代,結合中國傳世文獻的記載,“德昂”作為一個專有的稱呼首次出現(xiàn)在史籍中是在清代乾隆年間,在此之前,德昂沒有自己獨立的歷史,被掩蓋在蒲蠻的歷史之中。細讀《達古達楞格萊標》的內容,可以看到其中已經(jīng)包含了較為明顯的德昂族的族群意識,因此推斷這部德昂族的創(chuàng)世史詩創(chuàng)作的時間應不早于清代乾隆時期,而彼時王朝國家已經(jīng)對包括德昂族先民在內的西南少數(shù)民族經(jīng)營已久。從國家認同的角度而言,《達古達楞格萊標》中德昂族祖先與茶相關聯(lián),我們不難判斷,《達古達楞格萊標》的創(chuàng)世神話是對國家自上而下歷史書寫的一種主動或是無意識的回應,也揭示了中國對跨境民族國家認同的構建有著深厚的歷史根基。

      關于德昂族的祖先傳說,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袞思艾、瑪臘嘎》龍陽祖先的傳說。雖然各地版本不一,但大體內容相同。一說太陽與龍女是一對夫婦,也是人間正義的捍衛(wèi)者。他們總無私地幫助德昂人,為他們排憂解難。太陽和龍女合力與惡魔搏斗,雖然最終打敗了惡魔,但太陽和龍女也在戰(zhàn)斗中受了很重的傷。當太陽受傷發(fā)燒時,龍女就從海里吸水噴向天上的太陽,為他降溫緩解痛快;當龍女身上傷痛發(fā)作時,太陽就會散發(fā)出溫暖的光芒,給龍女取暖。當太陽給龍女療傷的時候,太陽光照在龍女身上,呈現(xiàn)出紅、黑、花三種色彩,后來德昂族就分成了紅、黑、花三個支系,紅德昂生活在德宏三臺山,花德昂生活在梁河,而黑德昂則生活在緬甸、瑞麗一帶。[3]在隴川德昂族中也流傳著類似的傳說:德昂先民沒有誕生前,一個美麗的湖的主人修煉成了“臘嘎”的龍。一天一只大鳥想吃掉它,結果大鳥愛上了變成美女的臘嘎,二人結為夫妻,生了五個兒子。有一天五個兒子回來發(fā)現(xiàn)龍形的母親,驚恐不已。龍女不敢面對兒子們便離開人間回到了湖里。后來經(jīng)佛爺幫助,五個兒子知道了他們的母親是龍。佛爺說走出寺廟抬頭看,就能看到父親。兄弟幾人出門后抬頭看到了太陽,便認定太陽就是他們的父親。五個兒子后來繼續(xù)繁衍了德昂人。[4](P38-39)還有一說講的是遠古天地初開的時候,太陽神與水神龍女相依相愛,結為夫婦,不久他們生下了一雙兒女,這就是德昂人的祖先。所以德昂人銘記他們祖先的模樣,都頭頂包頭,女子都頭戴太陽帽和龍頭帽,說自己是龍的傳人。[5]在瑞麗、隴川芒棒地區(qū)也流傳著太陽王子和龍女“臘嘎”的祖先傳說。

      德昂族起源傳說中除了《滾思艾、媽阿嘎》外,與龍有關的起源傳說還頗為不少。在古代德昂族的聚居地勐卯(今瑞麗)一帶,德昂族中還流傳著《龍女的傳說》,認為德昂族是龍女的后代。[6](P56)龍母的傳說反映了德昂族祖先在源頭上與龍的親緣關系。眾所周知,龍無論在歷史還是現(xiàn)實中都已是中國的象征,“龍的傳人”也成為世界各地華夏兒女的廣泛認同?!耙欢ǔ潭壬峡梢哉f,龍圖騰、龍崇拜彰顯了華夏民族的民族、國家認同意識?!盵5]當然,從形態(tài)來看,德昂族龍的形象與中國歷史典籍中龍不完全相同:德昂龍的形象源于南傳上座部佛教,形象為蛇,無龍爪,無尾無魚鱗;中國龍的形象則起源甚早,它經(jīng)由各個部落整合文化符號,形象疊加而成。而且,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龍的形象并非一成不變的,現(xiàn)有龍的形象是宋代才基本定型。將德昂族龍的形象與中國古代龍的形象對比起來看,其共同點就是鹿角蛇身,有胡須,這也是“龍”的基本形象。區(qū)別在于龍爪、胡須的形狀等細節(jié)方面,整體上來說,德昂族與中國文化中龍的形象還是大體一致的。雖然目前德昂族龍的形象在多大程度受到中原王朝影響還缺乏確鑿史料的支撐。有學者通過走訪德昂族聚居區(qū)發(fā)現(xiàn),以往德昂族傳統(tǒng)文化中的龍與漢文化中的龍差別較大。隨著漢族龍文化在德昂族村寨中逐漸普及開來,其文化中龍的形象也逐漸趨向漢化,比如在德昂族新建的房屋上有漢文化中龍的形象,體現(xiàn)漢族龍文化的印記。通過具體調研,我們也注意到,德昂族人并不是所有人都知曉“龍陽傳說”的故事。隨著德昂族精英對德昂族歷史文化的加工及詮釋,影響了德昂族的文化自覺和族群認同,越來越多的德昂族認可接受了這個傳說。需要重點說明的是,德昂文化中的“龍”受到漢文化的影響也為官方所認可,如德宏州政府網(wǎng)站在宣傳德昂族龍陽節(jié)時稱:“龍陽節(jié)源于中華民族的龍文化和德昂族茶文化的融合”。德昂族以龍的子孫自譽,并把龍的古老傳說融進血脈,暗含了各民族在文化上的淵源關系和中華民族的整體性特征,體現(xiàn)了德昂族與中華其他民族之間早就存在文化上的淵源關聯(lián),與其他55 個民族共同形成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7](P101-111)

      二、漢族兄弟、孔明傳說對典范歷史敘述的回應

      各民族通過想象,記敘了民族和其文化的歷史,反映了先民對宇宙萬物、民族起源的認識。在德昂族的創(chuàng)世神話中有一個傳說,認為人類起源于葫蘆,反映出了德昂族與漢族的兄弟關系。

      在德昂族的葫蘆起源說中,由神仙派到人間的神兄妹二人搜尋人類,但一無所獲。在神仙的點撥他們,讓他們二人結為夫婦。兄妹二人認為他們是親生兄妹不能成親。于是神仙讓他們一人手拿磨蓋,一人拿著磨底,各自從一個山頂滾到山下,如果能夠合攏,就說明上天命令他們結成夫妻。結果兄妹二人滾下去的時候石磨居然神奇地合在一處了,于是他們就遵照上天的意志成婚。婚后妻子生下了一顆葫蘆籽,在夫婦二人悉心照料下,后來葫蘆長大,夫婦二人將葫蘆劃開,從葫蘆里面涌出一群人。這些人中,有的成了后來的漢族,有的成了傣族,還有的生下來就停落在巖石上,就成為了后來的德昂族[8](P27-28)。

      葫蘆傳說給我們透露了幾個信息,一是兄妹滾石成婚的說法,這反映了德昂族先民歷史上曾存在過血緣婚,且和中國創(chuàng)世神話和婚姻神話相契合。摩爾根在《古代社會》一書中認為血緣群婚家庭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上的五種婚姻家庭形態(tài)的第一種最早的家庭形態(tài),血緣婚被認為是“仍實行雜交”[9](P20)的階段。中國創(chuàng)世神話和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創(chuàng)世神話中,兄妹婚神話是重要組成。最有名的就是伏羲和女媧的兄妹婚神話,在唐李冗《獨異志》卷下中有記載說,宇宙初開時,“天下未有人民”,以煙合煙散為咒,后“議以為夫妻”。古代人類溯源的邏輯是,既然女性不能獨自生人,就必須有一男一女,且只能是同一氏族或同一家庭的兄妹或姊弟[10](P282)。類似傳說不僅在德昂族中流傳,在南方好幾個民族甚至漢族中也同樣存在,如臺灣泰雅族、仡佬族、瑤族、傈僳族等[11],成婚前都有滾石磨、轉山、合煙等活動,反映了德昂族先民與漢族及其他南方民族之間的文化聯(lián)系。人從葫蘆里出來,這是南方許多民族的神話母題,德昂族同許多南方的熱帶、亞熱帶民族一樣,他們的生活與葫蘆的關系十分密切,他們居住的地區(qū)盛產葫蘆,葫蘆是他們的食物,也是他們的生活器具,因此成為先民們進行神話創(chuàng)作的重要對象;而傳說提及最早的人類共同居住在一個巨大的葫蘆里,后來分了家,分出了漢族、傣族、德昂族等,反映了這些“兄弟民族”血脈相連,同時也倒置了后來各民族不同的分布格局——德昂族從葫蘆里出來后,就到了有巖石的地方居住,因此德昂族自稱“昂”,具有來自巖石崖洞的意思,可以說,這是德昂族遠古穴居生活的回應。

      除了上述關于德昂族起源的久遠傳說外,在德昂族的最大聚居點潞西市三臺山,德昂族人在講述自己的歷史時常常會和三國時期的孔明聯(lián)系在一起。孔明在他們的心目中是一個無所不知的神人。傳說,古時候,德昂族居住在一條叫“拿九木”(傣話)河的上游。當時是一大家人伙居,人很多,常因缺吃少用鬧意見,后來便分成了幾家,以采集山茅野菜為主要生活來源,生活過得很艱苦。后來弟兄各自去找孔明學知識、學本領。當?shù)掳鹤鍐柨酌饕绾尾拍苓^上好的生活時,孔明用一把鋤頭作挖土的姿勢,接著將鋤頭遞給的德昂族人說:“挖地吃去?!睆拇耍掳鹤迦思冶阕孀孑呡叿N地吃飯了。相關傳說還有另一個充滿“世俗味”的版本。傳說諸葛亮開發(fā)西南時遭到頭人們忌恨,在雷弄寨放了一把大火,諸葛亮騎馬倉惶逃出時摔下深巖。第八天德昂族姑娘阿婼下箐底背水發(fā)現(xiàn)了他,救到山洞中悉心照料。諸葛亮康復后教阿婼學習知識、織衣、耕地,并和阿婼相愛了。臨別時諸葛亮把自己的帽子送給了阿婼。阿婼日夜盼著諸葛亮回來,但別后十八年諸葛亮逝世,阿婼也消失了,但她站立的地方卻出現(xiàn)了與諸葛亮帽子形狀完全相同的房子,從此后德昂人蓋這種房子居住了[12](P292-293)。德昂族研究總會副會長趙志剛介紹,在德昂族流傳下來的佛經(jīng)中,記載著諸葛亮評定南中時攻打德昂族的故事。諸葛亮根據(jù)地理環(huán)境,用篾彈弓來攻生活在巖洞里的德昂族。把草籽裝在半濕半干的泥里制成彈丸,再用彈弓把泥丸打到巖洞的石頭上。夏天的時候泥丸里草籽就長出來草來,等到冬天草枯的時候,諸葛亮就開始用火攻的方式,最后降服了德昂人的祖先。并且諸葛亮平定南中時期,采取了“攻城為下,攻心為上”的策略,最終獲得了當?shù)厣贁?shù)民族的支持,至今在隴川縣還有一段城墻遺址被德昂族稱為“諸葛城”。當然,這些傳說在正史中沒有記載,更無確切證據(jù)表明諸葛亮曾到達過德昂族先民生活居住地區(qū),但在德昂族中口耳相傳的孔明的傳說,與弟兄祖先的傳說一起分別回應著德昂族大一統(tǒng)的歷史心性。

      從理論上說,英雄祖先與弟兄祖先傳說是少數(shù)民族族群建構歷史關聯(lián)的常見做法??酌鱾髡f本質來看仍是英雄祖先傳說的翻版,德昂族先民根據(jù)自身的需要,選取復刻諸葛亮形象與當下需要有密切關聯(lián)的部分重構闡釋,構造出德昂族先民與王朝國家存在從屬關系的歷史事實,從而自下而上建立起德昂族與王朝/民族國家的歷史關聯(lián)性。而弟兄祖先的傳說從源頭上反映了中國德昂族與作為王朝/民族國家的主體漢族的親緣關系。因此,英雄祖先與弟兄祖先傳說德昂族先民對大一統(tǒng)敘事的回應,同時通過這樣的方式構建了對中央王朝與華夏民族的整體性認同。

      三、結語

      就中國而言,在民族國家產生之前的王朝國家時代,中央政府對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域進行設置與經(jīng)營,也可視為是一種歷史認同的建構實踐。這種歷史書寫成為德昂族構建國家認同的基礎。尤其是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政府通過民族識別、民族調查,確立德昂族在共和國民族家庭中的正式成員地位后,民族國家背景下的歷史書寫更加細致深入,使德昂族產生了對國家的心理認同,并影響了德昂族的集體記憶,也促發(fā)德昂族迎合民族國家的認同構建,開始自下而上地構建與中國作為民族國家一致的歷史敘述。這反映在德昂族《滾思艾、媽阿嘎》中太陽爸爸和青龍媽媽的故事、葫蘆起源傳說中與漢族兄弟關系的描述等構成了德昂族的歷史記憶,它建立起華夏各民族的根基性感情,通過對“共同的血源聯(lián)系”的回溯性建構,從而建立起德昂族先民與作為王朝國家主體的漢族的“天賦的聯(lián)結”,這成為中國德昂族國家認同的基礎。

      猜你喜歡
      德昂族祖先葫蘆
      “葫蘆鎮(zhèn)”上喜事多
      寫意葫蘆
      烏龜:想不到祖先最早是“宅男”
      科學大眾(2021年21期)2022-01-18 05:53:38
      德昂族酸茶研究進展
      始祖鳥不是鳥祖先
      我們的祖先是條魚
      德昂族服飾文化的子文化
      ——腰箍文化的探索
      絲路藝術(2018年5期)2018-09-16 12:46:36
      寶葫蘆
      德昂族腰箍文化研究
      誰說我們一定要像祖先一樣過
      同江市| 绥宁县| 南岸区| 八宿县| 奇台县| 时尚| 万山特区| 兴业县| 孙吴县| 平陆县| 澜沧| 贵港市| 忻州市| 玛纳斯县| 丰顺县| 曲靖市| 枣强县| 西昌市| 永福县| 庆城县| 宜章县| 郴州市| 基隆市| 车险| 鲁甸县| 巴彦淖尔市| 社会| 若羌县| 织金县| 柳州市| 颍上县| 商水县| 措勤县| 云阳县| 名山县| 昌图县| 武清区| 湛江市| 石林| 新乡县| 大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