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技術的進步,新媒體技術在各行各業(yè)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對現(xiàn)階段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對積極影響、消極影響進行分析,并總結原因,對促進新媒體技術作用發(fā)揮,促進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效果提升等作用重大。
關鍵詞:新媒體;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影響
一、引言
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開展使新媒體技術應運而生,與傳統(tǒng)的紙質傳播方式、廣播傳播方式具有很大的差異性,信息內容量大,宣傳速度快,傳播質量高。新媒體技術下高職思政政治教育教學活動開展,使思政教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時期,教師和學生信息獲取方式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也因此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遇到了很大的機遇。
二、新媒體對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產生的積極影響
(一)促進思政教育形式多樣化
在以往的教育教學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主要通過講授制的方式進行,這種教學方式應用枯燥,趣味性較低,無法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所起到的教學效果不太明顯。同時,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師生之間缺乏有效互動,教師講授的內容和學生學習到的內容無法實現(xiàn)完全一致。但是在新媒體技術的應用下,教師可以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展開教育,也可以將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傳輸給學生。手機、移動終端等網(wǎng)絡媒體的應用,能夠將單一的思政內容具體化、形象化,對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非常有利。例如,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課件編輯,也可以利用移動社交工具與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可以在虛擬的空間內表達自己的想法,使學生可以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地接受思政教育內容,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中來。
(二)促進思政內容更加廣泛
在以往的思政教育教學中,教師多是采取課本講授的方式,在講授知識時,很多教師都是照本宣科,照著書讀,這種單一性的信息傳遞方式,能夠帶來的信息量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學生從單純的文字教學內容中也無法獲取更多的高質量的教學內容。但是在新媒體技術應用后卻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新媒體技術內容豐富,資源量大,能夠帶來無限的可能性,而且隨著技術發(fā)展水平不斷提升,信息的更新速度不斷加快。應用此種教學方式,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理念進行更新,開闊學生的眼界和思維,讓學生接觸到更多新鮮和先進的東西。同時,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獲取更多的教學與信息,并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研究,使教育內容更加生動化、形象化。
另外,在新媒體時代,信息都是即時更新的,很多重大事件都是跟蹤報道的,這對思政教育課程開展來說具有非常高的時效性。同時,由于時代變化,大學生的思想及本身的精神需求也出現(xiàn)了相應變化,新媒體所包含的多樣化內容,新穎的教育方式,能夠滿足大學生對多種學習資源的需求,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去了解社會,這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工作均產生了積極影響。
(三)為思政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便利性
新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實現(xiàn)不同媒介與多個信息站點之間的聯(lián)系,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具有先進性、開放性與共享性的特點。因此,在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好多媒體這一技術方式,全面且迅速地開展教學內容。多媒體技術在思政教育中的應用,能夠為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建立一個新的教育平臺,在教育平臺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性更高,更有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對促進學生學習效率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新媒體對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產生的消極影響
(一)在學生價值觀確立方面產生不良影響
新媒體技術與傳統(tǒng)媒體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在信息傳播上是非常迅速的,并且傳播量大,但是由于網(wǎng)絡的開放性與多樣性,導致新媒體在信息傳播過程中不能有效地鑒別真假,所以各種觀念及思想都充斥在其中。高職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念形成的重要階段,如果長期接觸不正確的信息必然會影響價值觀念確定,進而迷失人生的方向。因此,在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教師要采取適當?shù)慕虒W方式,引導學生正確地區(qū)分多樣化的信息內容,逐漸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二)對新媒體過于依賴,缺乏自控能力
新媒體的出現(xiàn)與應用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與學習方式,為人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在具體應用中有很多學生沉迷新媒體的應用,將大多數(shù)的時間用在新媒體上,并將新媒體作為學習和娛樂的工具。比如,在當前的高職思政教學中,很多學生習慣性地在上課時打開手機,觀看社交平臺更新等,直接影響自身的學習效果。雖然教師采取了如沒收手機、安裝屏蔽器等方式,但是所起到的效果并不明顯。這主要是因為學生本身的自控能力是非常差的,他們幾乎隨時隨地都在看手機,做起了“低頭族”,還有甚者經(jīng)常玩到半夜,不僅嚴重地影響自身的學習,對身心健康也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
(三)不良信息存在,不利于學生的心理成長
新媒體在信息傳播上具有很大的開放性特征,所傳播的信息內容是多樣化的,其中包含了很多的不良信息。這些信息存在虛假和負能量的現(xiàn)象,學生在接觸這些信息時很容易出現(xiàn)誤判現(xiàn)象,而有些學生愿意接觸這種信息,喜歡將自己網(wǎng)絡語言看作時尚,很容易使學生產生錯誤的觀念,影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四)新媒體的應用,對教師綜合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對于高職思政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以及教學行為等均產生了很大影響,要求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媒體素養(yǎng),并具有利用新媒體技術的技能,能夠將新媒體技術與高職思政教學有效地結合起來。否則,教師就無法很好地利用新媒體這個教育平臺,無法高效地發(fā)揮新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同時,新媒體技術的應用,要求教師必須轉變與創(chuàng)新自己的思想,培養(yǎng)與時代發(fā)展要求相符合的政治教育素養(yǎng)。這些都是新媒體時代對高職思政教師綜合素質培養(yǎng)提出的新要求。
四、新媒體在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新媒體技術的出現(xiàn)與應用,極大地改善了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了教師的教學行為,使高職思政教學更具活力,與現(xiàn)階段學生的需求和社會的發(fā)展要求相吻合。因此,在新時代,新媒體在高職思政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應該對教學方法進行相應創(chuàng)新,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學習效率提升。
(一)發(fā)揮新媒體的優(yōu)勢,建立思政教育的網(wǎng)絡平臺
高職院校要建立起以教材為基礎,以新媒體技術為依托的網(wǎng)絡教育平臺,教師要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教學課件、網(wǎng)絡視頻制作,并將它們應用到思政教育教學過程中,然后在課上引導學生利用新媒體進行無縫交流,此時學生之間是沒有任何顧慮的,可以無拘無束地暢所欲言。同時,學校還可以借助校園網(wǎng)絡建立起個專業(yè)、各年級區(qū)分化的網(wǎng)站,以此為思政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提供一個良好的溝通平臺。
(二)充分發(fā)揮好社交平臺,對學生展開針對性教育
高職院校生源的差異性,決定教師在開展思政教育時也必須采取差異化的教學手段。思政教育是一項長期性的、教育與引導方式的育人性質的教學活動。在新媒體背景下,學生對信息的接受大多來源于新媒體,其中以手機移動終端最為明顯。所以學校要利用好手機中的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對學生開展針對性教學與管理服務。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開展教學活動,能夠利用其隱蔽性的特點,對學生的需求及想法進行深入挖掘,而且這種溝通方式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相比更具趣味性,虛擬的溝通方式也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這種交流能夠打破時間、空間及地域上的限制,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
(三)重視網(wǎng)絡監(jiān)督,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新媒體的發(fā)展離不開網(wǎng)絡技術的支持,在當今社會中網(wǎng)絡與手機已經(jīng)成為了人與人之間溝通的主要渠道,網(wǎng)絡輿情也成為了影響高職學生思想與行為的重要因素。因此,學校必須加強對網(wǎng)絡監(jiān)督與管理的重視,指導學生正確使用網(wǎng)絡,科學辯證地看待網(wǎng)絡信息。比如,學??梢猿闪⑹謾C微信群、學生微博會等,對學生的行為和狀態(tài)進行關注,了解學生的動態(tài),及時發(fā)生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并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方法。
五、結語
新媒體技術的出現(xiàn)與應用,對高職思政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很大的機遇與挑戰(zhàn)。面臨這些機遇與挑戰(zhàn),高職教育教學工作者必須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因勢利導地利用多新媒體技術和網(wǎng)絡技術,占領思政教育的主陣地,讓新媒體成為思政教育的重要方式,并構建起網(wǎng)絡教育平臺,引導學生正確地應用新媒體技術,實現(xiàn)網(wǎng)上網(wǎng)下相互促進,構建一個全方位的、多維度管理的教學模式,在保證高職思政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劉懷,陳詩.新媒體背景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以廣東5所高職院校調查研究為例[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8(1).
[2]彭艷.淺談手機新媒體對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及對策[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