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艷,張 猛,孫艷紅,孫彥豹,付 瑩
(1.承德市中心醫(yī)院骨科二病區(qū),河北 承德 067000;2.承德市中心醫(yī)院,河北 承德 067000)
神經源性膀胱屬于臨床醫(yī)學上較為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其引發(fā)原因多為外界直接或者間接因素導致的人體脊髓功能和結構損傷而造成的下脊髓功能障礙[1-2]?;忌仙窠浽葱园螂?,可使患者出現(xiàn)尿潴留以及尿失禁等臨床表現(xiàn),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均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目前,臨床醫(yī)學對該疾病的治療極為關注,往往會采取相應的護理干預聯(lián)合進行,以此來促進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復,達到降低患者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發(fā)生率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最終目的。
擇2017年6月~2019年5月,在我院進行神經源性膀胱診治的患者20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8例,平均年齡(48.21±5.33)歲。經我院臨床診斷檢查,所有患者均確診為神經源性膀胱。
給予所有患者實施間歇導尿配合功能膀胱功能訓練護理干預,具體內容為:(1)無菌性間歇導尿:在進行無菌性間歇導尿之前,需要確保患者疾病情況穩(wěn)定、無尿路感染且飲水規(guī)律。在進行無菌性間歇導尿時,需選擇粗細、光滑均適應的導尿管進行尿道。護理人員需詳細告知患者及家屬間歇導尿的目、重要性以及注意事項;(2)膀胱功能訓練:①對于脊髓損傷的患者,可采取反射性排尿訓練:在訓練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認真指引并教會患者及家屬在恥骨上區(qū)的不同部位進行叩擊,達到尋找敏感點的目的,使患者在敏感點的叩擊下準確排尿;②對于括約肌及逼尿肌活動不足的患者可實施代償性排尿訓練,具體采用Creda按壓法進行相關訓練操作,具體為:護理人員需單手由外向內在患者下腹部進行按摩操作,按摩力度需要保持均勻,通常是由輕到重。待患者的膀胱縮成球狀之后,用手托住患者膀胱底,另一只手向前下方按壓患者的膀胱,使患者有效排尿。
在本次康復訓練過程中,20例研究對象的殘余尿量均下降至45-95ml左右,自身膀胱容易完全恢復或者接近正常。其中11例患者形成反射性膀胱,達到自主控制排尿效果;9例患者膀胱充盈后,在敏感點叩擊,可達到自行排尿效果。20例患者在膀胱康復訓練過程中,均未出現(xiàn)急性泌尿系統(tǒng)感染現(xiàn)象,也無輸尿管反流現(xiàn)象出現(xiàn)。20例患者及家屬在康復訓練期間,均對護士人員及康復醫(yī)師的訓練指導積極配合,并學會了對膀胱充盈情況的觀察,達到有效掌握了對膀胱功能恢復的訓練技巧。
神經源性膀胱,使臨床醫(yī)學上極為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患上之后,容易造成患者尿失禁及尿潴留等臨床現(xiàn)象[3]。這對患者的自我形象造成極大的損害,同時還會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日常工作帶來不便。除此之外,患上神經源性膀胱,大部分患者需要長期留置尿管,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患者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發(fā)生率,嚴重者,甚至還會致使患者出現(xiàn)腎功能衰竭,這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極為不良的影響,大大降低其生活質量。
間歇導尿可使患者的膀胱出現(xiàn)間歇性擴張,達到防止患者膀胱過度充盈以及促進患者規(guī)律排尿及排除殘余尿量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神經源性膀胱患者的康復過程中,實施間歇導尿配合膀胱功能訓練,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功能訓練依從性,達到促進患者膀胱功能恢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有效目的,該方法值得被廣泛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