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梅
(孝感市大悟縣大新鎮(zhèn)衛(wèi)生院婦產科,湖北 孝感 432815)
多囊卵巢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其癥狀表現為月經不調、卵巢肥大、黑棘皮癥、不孕不育、多毛等[1],該病是導致患者不孕的主要原因。避孕藥聯(lián)合來曲唑是目前臨床上治療該病的一種新型方法,其能夠起到較好的促排卵效果[2],為進一步分析其應用價值,本文以2015年2月~2016年2月間我院接收的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72例為研究對象,分組對比了單純服用媽富隆避孕藥物及媽富隆聯(lián)合來曲唑的應用效果,具體如下。
選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間我院接收的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72例,將其分為2個研究小組。觀察組患者共36例,年齡24~38歲,平均年齡(29.5±2.6)歲,病程時間1~7年,平均病程時間(3.5±0.8)年;對照組患者36例,年齡25~40歲,平均年齡(30.2±2.8)歲,病程時間2~8年,平均病程時間(3.8±1.0)年。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沒有明顯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用單純媽富隆治療,于月經排凈后第3 d開始,口服媽富隆,每日1粒,持續(xù)21 d[3];觀察組采用媽富隆聯(lián)合來曲唑治療,選擇月經排凈后第5 d開始[4],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來曲唑,2.5 mg/次,持續(xù)使用5 d。
于月經周期的第10 d監(jiān)測患者黃體期和排卵期的性激素水平,指標包括黃體生成素(LH)、孕酮(P)、雌二醇(E2)[5];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在排卵后第16 d檢測患者的血清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若檢測結果為陽性則顯示為妊娠[6])。
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數據均使用SPSS 19.0軟件來計算、處理,計數資料以x2進行檢驗,以n(%)表示,計量資料以用t進行檢驗,以表示,當P<0.05時,所得差異顯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排卵期內的LH(IU/L)、E2(Pmol/L)、P(nmol/L)分別為(18.4±1.7)、(769.2±65.4)、(3.6±0.5),黃體期三項指標分別為(10.4±0.8)、(725.3±36.9)、(61.5±2.2);對照組患者排卵期內的LH(IU/L)、E2(Pmol/L)、P(nmol/L)分別為(10.2±1.5)、(328.6±44.6)、(3.0±0.3),黃體期三項指標分別為(9.4±0.7)、(296.4±25.7)、(30.7±2.3)。結果顯示,觀察組在排卵期和黃體期的雌激素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的排卵率及妊娠率分別為83.33%(36例)、22.22%(8例);對照組的排卵率及妊娠率分別為33.33%(1 2 例)、2.7 8%(1 例)。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單純服用媽富隆后,能夠起到刺激人體GnRH的釋放[7],同時促進卵泡生成,誘導腦垂體分泌LH,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單純使用媽富隆會影響患者的子宮內膜生長情況,同時有可能降低宮頸黏液的分泌,影響妊娠率。來曲唑的沒有抗雌激素的作用,其屬于一種芳香化酶抑制劑[8],能夠保持宮頸黏液的正常分泌量,有利于鏡子進入宮腔。同時,來曲唑還能夠促進卵泡成熟,減少對卵巢的刺激,安全性較高[9-10]。本次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排卵期及黃體期內的LH、E2、P三項性激素水平指標均高于對照組,同時其排卵率及妊娠率也分別達到了83.33%、22.22%,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采用媽富隆聯(lián)合來曲唑治療,可得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