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霞
摘 要: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往往重視學生學習的結果,對學生學習的過程關注甚少,這就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積極地開展思考,而是被動地接受,不自主探究,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探究能力較低,適應社會的能力較差。因此,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開展探究,全面的提升學生的素質,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 自主探究 教學策略
引言
自主探究學習法是新課程提倡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落實到位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認識到這種教學法的價值和意義,并且在實際的教學中能夠有效地開展[1]。
一、小學數學自主探究學習的意義
小學數學自主探究學習是新課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升學生素質的必然選擇,具體而言,其意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目前的教學雖然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但是綜合能力提升的關鍵在于基礎知識的掌握,只有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學生才能夠更有效地進行探究學習。縱觀近幾年的考查趨勢,數學的考察越來越重視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考查,因此,在數學課堂上有意識地進行自主探究的學習是必要的;其次,自主探究的有效開展能夠體現素質教育的理念,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方面尤其是數學學習方面比較吃力,數學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抽象思維的能力,邏輯推理的能力,這些能力可以通過組織學生積極開展探究的方式培養(yǎng),自主探究是重要的開展素質教育的途徑[2]。
二、小學數學自主探究學習的策略
1.轉變觀念,科學引導
目前,我國開展的素質教育卓有成效,但是在一些地區(qū)的學校仍然是把成績作為考核教師和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這就使得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只是想方設法地提升學生的成績,對學生學習的過程不關心,不重視。教師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單一的灌輸,這不僅不利于教學的有效開展,而且不利于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需要教師轉變教育教學的理念,既重視學生的成績,但是也要重視自主探究活動的開展。
首先,教師要正確地認識學生,學生是主動學習的人,在實際的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學習的體驗,鼓勵學生積極探索,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其次,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方法觀,要認真地研究教材和學生,創(chuàng)造出自主探究最佳的教學方式,并不是只有單純的灌輸才能夠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這就需要教師要認真地鉆研教材和教學方法,認真的研究學生。
2.尊重學生,營造氛圍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能夠讓學生體會到自己的價值,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而是開動腦筋積極主動的進行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大膽的創(chuàng)新,這樣的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和思維能力,同時能夠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但是教師在實際的過程中并不是不管不問,而是需要通過一些情境的創(chuàng)設或者是一些其他有效的教學引導,幫助學生明白自主探究的范圍以及要完成的目標,進而學生才能夠更加有效的開展探索。如,在教學“購物”這節(jié)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法,讓學生從同一情境中選擇出不同的購物方法,進而再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選出最佳的方法,讓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尊重主體,提升能力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的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認識到學生的地位,進而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學生學習數學最主要的就是要提升數學思維能力即邏輯思維能力,這就需要教師采用有效的方法進行引導。首先,教師要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課時,并不能將所有的數學課堂都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探索,而是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和教學進度的安排,合理有效的安排學生開展學習,這樣的教學才能夠張弛有度,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其次,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和家長進行及時的溝通,通過家長的幫助來幫助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學習,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很多的操作還需要家長來輔助。如,在教學“認識升和毫升”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究這兩者之間的關系,但是很多學生自己獨立不能夠完成,這就需要在家長的幫助下才能夠順利地完成。但是當學生親自完成這一知識的探究后,對其記憶是非常深刻的,并且能夠認識到數學學習的價值和意義??傊?,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提升整體的數學能力[3]。
4.合理評價,提升效率
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開展需要合理的評價作為保障,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有效的開展評價,使得評價的開展能夠切實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首先,教師要采用多元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但是教師要注意評價一定要積極客觀,多表揚少批評,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其次,教師在開展評價的時候需要按照學生的不同層次開展,優(yōu)秀的學生要完成更高層次的探究學習,數學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要根據其實際的水平進行客觀的評價,即開展有層次的評價,這樣的評價才能夠切實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最后,教師要讓學生積極地參與評價,在數學教學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客觀的評價更能夠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有效開展,可以是學生自己進行自我評價,也可以是學生之間開展評價或者是在小組之間積極地開展評價[4]。
結語
總之,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立足學生實際和教學實際,在認識到自主探究學習法意義的基礎上,能夠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并且能夠通過合理的評價來保證教學的效率,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汪增.淺談小學數學自主探究性學習[J].速讀(下旬),2018,(12):36.
[2]蔡美玲.小學數學自主探究學習模式分析[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8,(23):679.
[3]楊育云.小學數學自主探究性學習芻議[J].魅力中國,2018,(49):294.
[4]沈秀紅.小學數學學生自主學習引導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9,(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