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寧陽縣第四中學)
班風以及學風的建設包括誠、勤、博、雅等四方面的要求,其中班風要求團結進取、互幫互助,以個性化優(yōu)勢促進共同進步;學風建設要求為刻苦勤奮、努力勃發(fā),以知識的共享來促進學生爭創(chuàng)勇進。要想達到兩者的平衡,教師就必須主動承擔起宣傳的重任,在建設良好的班風學風過程中,班主任的行為語言往往起著極大的作用,也影響著班里的學習風氣。針對這個問題,班主任在上課時必須要以身作則,加強自身綜合素質(zhì),引導學生產(chǎn)生積極向上的思想,讓其耳目渲染地學習和模仿,從而在無形之中帶領學生戒掉自身的不良習慣,同時也加強學生明辨是非、不斷進取的能力,從根本上有助于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
要使班里形成良好的學風,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使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產(chǎn)生學習興趣,學生的根本任務就是學習,所以學風的形成多方面是取決于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的,這也是“態(tài)度決定一切,高于一切”這一說法存在的意義。對此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可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進行剖析,用通俗易懂、先進有效的手段創(chuàng)設與之相關的教學情景,然后以情境引入的方法誘發(fā)學生內(nèi)心對未知事物的渴望,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進而使其由內(nèi)在的求知欲轉變?yōu)橥庠诘?、踴躍的學習狀態(tài)。其次,因此班主任要注意講課方式,要能使課堂內(nèi)容持續(xù)有趣,不僅要帶給學生較強的、新穎的刺激,而且能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在課堂內(nèi)容上。對此班主任可結合教學內(nèi)容以好的問題入手,要讓問題使學生感到熟悉和富有挑戰(zhàn)性,學生一般都會積極嘗試。這時班主任在逐步導入課堂內(nèi)容,在問題解決后適時的接入下一個問題,以引入者的角色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內(nèi)容的同時提高其學習效率。另外,班主任還需注意對教學內(nèi)容的制訂工作,必須要以學生學習興趣為主線,課堂內(nèi)容不宜過多或過少,要在能吸引學生興趣的同時,使其能最大程度的消化和吸收知識點。如在“自由落體運動”一課教學時,班主任可聯(lián)系生活實際做出生活模型,然后再以講故事的方式吸引學生思考興趣。如在講課前班主任可提問學生雪落得快還是雨落得快,學生一般都會回答是雨落得快,這時班主任可進一步問學生雨夾雪和雨哪個落得快,在學生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思考后,會給出不同的答案。然后班主任可提出伽利略自由落體運動實驗的大鐵球與小鐵球理論猜測與分析,然后逐步引導學生的思想進入物理課堂。當學生的思維有了真實情景的加持,就會變得更加敏捷,從而也增強了高中生的邏輯理解能力,可謂是一舉兩得。
要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班主任必須要在班里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受到學習氛圍的感染,從而積極主動的去學習,逐步的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能力。現(xiàn)如今,許多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目標乃至人生動力持有混淆的態(tài)度,這是因為他們?nèi)狈ψ陨淼恼J知,也是學習熱情低落的表現(xiàn)。為了引導學生體味學習的樂趣,改變“學習是一件苦差事”的錯誤思想,班主任責無旁貸,并且要時刻關注學生學習行為的動向,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感覺到教師對自己的呵護與關愛,繼而萌生不辜負教師與家長期望的毅力與恒心。
首先,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要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以幽默詼諧的提示語和交流方式在上課時鼓勵學生積極交流,并針對課堂內(nèi)容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使其在獨立思考后通過討論研究能對于知識點提出自己見解。同時對于提問的學生班主任在解答其疑難后要予以表揚,以激起其他學生的表現(xiàn)欲。其次,班主任在課堂上要尊重學生,尊重其發(fā)言和思想,給學生樹立平等學術交流的意識,對于學生的解題方式或思想見解班主任要正確客觀的評價,言語要精確,理由要充分,并適時的引導其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另外,為使全班的學生參與進來,班主任可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舉辦一些教學活動,把能力不同的學生合理安排,利用優(yōu)差互補以達到班級的共同進步。對于一些學習較差的學生,班主任要幫其樹立學習信心,指導其學習方法,也可通過成立學習小組的方式來提升其學習能力。班主任通過在課堂上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以及舉辦教學活動,不僅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促進學生在班里互相幫助和學習,從而創(chuàng)設良好的班風學風。
為使學生在班里能夠有效學習,班主任還要依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做好班情分析,并根據(jù)班情實際隨時調(diào)整學習進度以及指導方法,這也是“以生為本”的準則所在。班主任可謂是一個班集體的最高領導人物,但這一職位并不意味著高高掛起,相反要更加親生親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了解群體中的每一個個體,無論是學習亦或是生活,都要做到無微不至的兼顧。在做了綜合的了解之后,教師所得出的結論即可作為班情分析的依據(jù),從而更容易針對性地解決班級中存在的現(xiàn)有問題。
對此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學生的學習情況、家庭經(jīng)濟情況、家庭成員學歷以及學生愛好等方面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從而依據(jù)學生不同情況做出相應調(diào)整。首先,班主任需要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促進其品德內(nèi)化,使學生真正的做到品行兼優(yōu)。對此班主任要從人格、態(tài)度以及行為習慣等方面全面要求學生,堅持并發(fā)展健康的班約班規(guī),引導學生要相互理解,尊重友誼,在學習時能互幫互助,在生活上能互相關心,促進班里形成和諧融洽的氣氛。其次,班主任要在班里搞好學習氛圍。對此班主任在課堂上可以教學內(nèi)容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在激發(fā)學生求知欲的同時掀起課堂上的辯論熱潮。在課外可以課后作業(yè)的形式誘導學生自主的思考學習。如在主題為“難能并不可貴”的思想教學時,班主任要結合高中階段的學習讓學生明白人生有悲苦,有喜樂,人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努力拼搏,這是難能的,但做出了相當可觀的成績那才叫可貴,如張海迪、史鐵生等。使學生對高中生活和學習有著整體性的認識,從而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和價值觀。班主任通過聯(lián)系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并針對具體的班情做出合理的調(diào)整措施,能有效的在班里形成凝心聚力,使學生積極前進。
總而言之,建設優(yōu)良學風是教師與學生的共同任務,單憑教師的努力與號召是無法成就一個好的班集體的。所以教師要轉移自己的重心,放在學生身上,同時采取各個擊破的方法來幫助學生改正不良習慣,并且向他們灌輸學習的重要性。學風是學校的治學精神,是學生的讀書之風,班級里良好學風的形成能有效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其學習效率。而這關鍵在于班主任的正確引導以及展開合理的教學措施。對此,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制作合理的、健康的、科學的教學情景,并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扮演好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發(fā)揮出自身在高中教育中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