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魯民
朋友圈里流傳一篇短文:要和讓你舒服的人在一起。文章引經據典,振振有詞,引起很多人共鳴,紛紛點贊、轉發(fā),說此乃振聾發(fā)聵的至理名言,人生就該這么過云云。
依我管見,此說很值得商榷,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所謂舒服,就是愜意、舒適,感覺良好。清人年羹堯說,人生貴適意。人活一個心情,想方設法讓自己高興、舒服,的確很重要。但世事紛紜復雜,如果讓自己很舒服、很適意了,每天愉愉快快、無憂無慮,可能很多事都辦不成、辦不好。
讀書太舒服了,就可能考不上大學;工作太舒服了,就難出成績;做學問太舒服了,就拿不出成果;做人太舒服了,就可能成為平庸之輩。因而,古往今來,那些事業(yè)成功的杰出人物,沒有一個是舒舒服服輕輕松松便功成名就的,無一不是在逆境中沖殺,在困難中苦斗,在失敗的痛苦中奮力崛起,在漫長的堅持中煎熬,在汗水與淚水中浸泡,最后才能守得云開見日,采摘到勝利果實。如果一味追求舒服,拒絕艱苦,害怕矛盾沖突,不愿面對現實,那必然換來的是平庸灰暗的人生。所以,在很多情況下,選擇和讓你舒服的人在一起,未必是個好建議。
齊桓公選擇和讓他舒服的人在一起,天天和善于逢迎拍馬阿諛的易牙、豎刁和開方等小人廝混,他們固然把桓公伺候得舒舒服服,但最后他還是慘死在這些小人之手。李世民選擇和不讓他舒服的人在一起,每每聽魏征的批評指正、說教規(guī)勸,心情頗不痛快,連想玩?zhèn)€鳥都不能遂愿,居然被魏征掃興阻攔??墒菂s換來了彪炳史冊的貞觀之治,自己也成了千古明君,還留下了“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的不朽名言。
交友也是如此。人生最貴是諍友,諍友的砥礪批評可能會使人不舒服,諍友的直言不諱可能會讓人沒面子,但和這樣的朋友在一起,切磋琢磨,朝夕相處,你不想進步都不行,你想墮落都沒門。反之,若是酒肉朋友在一起,那就是吃吃喝喝,吹吹拍拍,你好我好大家好,酒足飯飽賽神仙。舒服固然舒服,卻難有作為,難出成就,只能是抱堆平庸,蠅營狗茍,比比誰更差。
父母與孩子在一起是無法選擇的,但也有舒服與否的區(qū)別。對孩子不管不教,任其恣意妄為,要啥給啥,想干嘛就干嘛,在這樣舒服環(huán)境里長大的孩子,難有出息,多成了紈绔子弟。許多父母都懂這個道理,每天督促學習,報特長班,逼著孩子在不太舒服的氛圍中學本事、長才干,眼下看似對孩子不那么仁慈,其實正是為其長遠打算,今天的不舒服才會換來明天的長久幸福。誠如魯迅所言,即使最蠢的婦人也知道教會孩子走路!
或曰,我不想成功、優(yōu)秀,不想出類拔萃、出人頭地,就想舒舒服服地活著,就想和讓我舒服的人在一起。那也有不少成功榜樣,陶淵明就是不想為五斗米折腰,不想見上司頤指氣使的嘴臉,才辭官歸田,晴耕雨讀,吟詩唱和,其樂無窮。不過,人家雖不想和昏聵無能的官員在一起,忍氣吞聲,低眉順眼,卻喜歡和志同道合的文友在一起,互相批評,共同精進,成了中國田園詩的鼻祖,也是自然而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