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業(yè)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210037)
汪曾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他的短篇小說多以農(nóng)村為題材,繼承了沈從文的風格,以抒情的筆調(diào),描寫淳樸自然的農(nóng)村環(huán)境,以自己的故鄉(xiāng)為創(chuàng)作背景,描繪出一幅幅江南水鄉(xiāng)的風景圖。汪曾祺在他的鄉(xiāng)土小說中塑造了各種各樣生活在農(nóng)村的人民,這些人民既有代表著真善美的靠技藝生存的小人物,代表著中國傳統(tǒng)士大夫精神的現(xiàn)代延續(xù)的知識分子群體,遠離城市、維持著自然純樸特征的農(nóng)村女性。
在汪曾祺的鄉(xiāng)土小說中,出現(xiàn)了一個個小人物,他們組成了一幅幅人世圖。汪曾祺善于描寫小人物,對他們具有深厚的感情,往往在他們身上給予了自己的對于美好人性和道義的追求與向往。
汪曾祺在鄉(xiāng)土小說中塑造的大多數(shù)人物都是小人物,他們生活在遠離城市的鄉(xiāng)村,未曾受到過都市文明的影響,保留著最淳樸、本真的模樣,他們沒有接受過教育,但在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的背景下,他們都身懷“絕技”,憑借著自己獨特的技術(shù)在鄉(xiāng)村中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洞竽子浭隆分械腻a匠、挑夫,都有借以謀生的獨家技術(shù);1《受戒》中的余老五和陸長庚同樣如此:余老五憑借自己的絕技可以敷出比別家雞大一圈的小雞,而陸長庚則可以輕而易舉的將四散于蘆叢中的鴨子趕到一起;2《獸醫(yī)》中有“姚六針”稱號的獸醫(yī)姚有多,他給牲畜治病通常只扎針,醫(yī)術(shù)高明可見一斑;《侯銀匠》中的侯銀匠和《戴車匠》中的戴車匠,他們都憑借一個技藝在一個行業(yè)中勞作終生;《異秉》中的王二,他做“熏燒”是一絕,憑借做熏燒生意而漸漸發(fā)達起來;3《鑒賞家》中的葉三,他是一個賣果子的,但卻總能挑出比別家好的果子,對不同季節(jié)的水果供應十分敏感,這使得他能夠賣得比別家好很多;《小學同學》中學做棺材的徐守廉,學打鐵的邱麻子……汪曾祺筆下的人物大都是生活在下層的百姓,沒有接受過教育的他們往往有一技之長,雖不是普遍意義上“厲害”或是“成功”的人,但是他們都以自己的技藝在家鄉(xiāng)立足腳跟,甚至發(fā)揚光大,直至世代相傳。
這些靠技藝存活的小人物,他們勤勞、勇敢、善良、踏實、團結(jié),具有一切勞動人民所具有的美好品質(zhì)?!懂惙A》中,王二靠熏燒發(fā)達,人們只看到其生意蒸蒸日上,卻不曾想過這是王二和妻子辛勤勞作的結(jié)果。《歲寒三友》中靳彝甫在朋友危難時的鼎力相助更體現(xiàn)出最底層勞動人民之間的團結(jié)精神。4這些底層小人物們在艱苦的生活中相互取暖,《七里茶坊》中,本是技工的老喬也自愿報名了與自己不相干的掏糞之事;小王娶妻有難時,老喬、老劉和老汪鼎力相助;壩上的農(nóng)民頂著風雪救牛,只為過年時能“叫壩上人吃一口肉”,正是這樣一群充滿溫暖的人相互扶持,才使得原本艱苦的日子中充滿了熱情和期望。5
對于知識分子的描寫,汪曾祺給予了更多的尊重與肯定,其筆下的知識分子代表著古代士大夫的形象,品格高尚,具有極強的社會責任感。
汪曾祺被稱為是“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在他的鄉(xiāng)土小說中,有一批人物,他們被塑造成中國古代最傳統(tǒng)的士大夫形象,他們中有一類是不計貧困與否,不計錢財多少,與廣大的中下層百姓緊密接觸,在清靜無為的生活方式中和與未受教育的農(nóng)民的相處中,怡然自樂。例如,《鑒賞家》中的季匋民是一名畫家,他從不當眾畫畫,但是卻在果商葉三面前畫畫,因為他覺得葉三是真的懂自己的畫,并且將自己的一些畫送給懂畫的葉三,知識分子季匋民與市井小民為伍,不在乎學識與地位的差別,只是一個愛畫,一個懂畫,兩者之間是最樸實卻又最專業(yè)的關(guān)系。還有一類是在困境中苦苦掙扎的一群知識分子。例如,《歲寒三友》中的靳彝甫,他是介于畫家和畫匠中的一類人,靠賣畫生存,因為自己喜歡畫的畫并不為人們所常用,所以靳彝甫往往掙不著什么錢,全家都處于半飽半饑的狀態(tài)中。他本就處于困境之中,但面對王瘦吾、陶虎臣有難時,他將自己愛若性命的三塊田黃石章賣了化作錢分給朋友。深陷于困境中的知識分子在最后依舊保留著知識分子所具有的品格,為道義而做出犧牲,這種視金錢為糞土的精神和為朋友付出一切的俠義精神,是汪曾祺鄉(xiāng)土小說中所賦予知識分子的令人敬佩的精神。6
汪曾祺的鄉(xiāng)土小說中描繪的是一種不同階層的人民超越階級與身份的關(guān)系。有一部分的知識分子深陷困境,但從不屈服,不同流合污。例如,《徙》中以高北溟為主線,描寫了淡甓漁、高雪等三代知識分子的生活經(jīng)歷,表達了知識分子高于現(xiàn)實的理想,不愿意屈服于生活的決心,從而陷入生活的困境,但他們也都在積極地尋找走出困境的方法。這群知識分子在生活中陷入了困境,但從未妥協(xié)過。他們向世人展現(xiàn)了堅毅的品質(zhì)。而在這品格之外,作者其實是向讀者展現(xiàn)了知識分子的淡泊寧靜、超然物外。《歲寒三友》中畫家靳彝甫愛惜田黃石章如命,面對季匋民的高價求購,他做出了“不到山窮水盡,不能舍此性命”的回答,但面對朋友生意的失敗,他卻將寶貝賣出,將所得錢財分給朋友們。在情義面前,金錢不堪一擊,知識分子的超凡脫俗在此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
除了小人物和知識分子形象的塑造,汪曾祺在其鄉(xiāng)土小說中也創(chuàng)造出了大量的女性形象。她們不是受古代倫理道禁錮的封建女子,也不同于一般作者筆下接受過新式教育的進步女性,而是在鄉(xiāng)村土生土長,不受外界干擾,保持著最自然模樣的女性。7
汪曾祺筆下所刻畫的女性或天真爛漫,或清新靈秀,或隨性自由。人與自然環(huán)境相互依存,這些女性受到了農(nóng)村環(huán)境的影響,在鄉(xiāng)村中盡情成長,同時她們的性格也受到了鄉(xiāng)村的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8例如,《受戒》中的小英子,生長在庵趙莊的她天真爛漫、不諳世事,她的家三面環(huán)水,與自然的接觸造成了其如水般的性格;9《大淖記事》中的巧云,她便不是如水般的江南女子性情,而是在清新靈秀之外多了幾分野性,在被劉號長侮辱后,并沒有像尋常女子一樣覺得自己沒臉見人而斷送自己的性命,她承擔起了家里的重擔,依舊對愛情向往并且大膽地追求。汪曾祺鄉(xiāng)土小說中的女性在天真爛漫之外更具有智慧與能力,她們或許不能夠生長在富庶之家,但她們從不會去怨天尤人,而是踏實地生活,她們勤勞、努力、賢惠、善良,平凡中透露出令人敬佩的地方。例如,《侯銀匠》 中的侯菊自幼喪母,卻精明能干,很早就幫父親侯銀匠料理家務事,生活沒有善待她,她卻仍能夠生長得很好,不去怨天尤人,而是很快的學會成長?!堆Υ竽铩分械难Υ竽锩咳掌鹪缣舨速I菜,為生活而努力著。
汪曾祺通過對其鄉(xiāng)土小說中女性的描寫,不僅塑造出天真爛漫、自由隨性的形象,而且平等看待女子,肯定她們大膽、勇敢追求愛情的正確性,表達出女性身上的人性自然之美。汪曾祺曾說:“我寫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其鄉(xiāng)土小說中所描繪的某些人物盡管做出了一些不太尋常的事情,但在作者的筆下全然成為了對美好事物的正常追求,肯定了她們的健康人性。10《薛大娘》中,薛大娘“偷吃”,與丈夫維持著有名無實的婚姻,是當時那個時代所鄙夷的人物。而在作者看來,薛大娘的種種行為是其大膽追求愛情的結(jié)果,對愛情的大膽追求是人性最本真的欲望。作者筆下的薛大娘全無猥瑣之氣,而是隨性大膽的代表,反映出人類本質(zhì)的健康與美好。不同于一般作者對于此類事情的批判,汪曾祺贊揚此種健康的精神,肯定對愛情的追求,更是肯定了女性同男性一般平等的地位。作者筆下的小英子和巧云身上與生俱來的純真氣質(zhì),未經(jīng)社會的打磨,反映了最原始的人性的美好和希望。作者在她們身上發(fā)現(xiàn)了美,并將這種美寫進書中,加以稱贊,這種健康的精神美必定世代相傳。
注釋:
1.汪曾祺.汪曾祺作品集—小說卷[M].北京:現(xiàn)代出版社,2016,116.
2.汪曾祺.汪曾祺作品集—小說卷[M].北京:現(xiàn)代出版社,2016,83.
3.汪曾祺.汪曾祺作品集—小說卷[M].北京:現(xiàn)代出版社,2016,74.
4.張舟子.論汪曾祺筆下的傳統(tǒng)中國人形象[J].中州學刊,2018(07):138-140.
5.黃煜璽.淺析汪曾祺《七里茶坊》中的鄉(xiāng)土情懷與人文關(guān)懷[J].大眾文藝,2019(03):33.
6.陳招.淺談汪曾祺筆下的人物塑造[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10):84.
7.裴蕾,繆軍榮.《受戒》:用風情抒寫人情[J].漢字文化,2019(04):71-72.
8.徐紫薇,薛芳芳.從“自然的人化”到“人的自然化”——生態(tài)美學視域下人的解放[J].大眾文藝,2019(05):228-229.
9.侯媛媛.論汪曾祺新時期創(chuàng)作中的女性形象[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8:8.
10.范琳,于師號.汪曾祺筆下“淮揚文化”的獨特人文內(nèi)涵發(fā)探[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8(09):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