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認為:“生活即教育”,“教師必須把教育和生活結(jié)合才能發(fā)生作用”。本文就如何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運用到小學音樂教學之上進行了探索。
關(guān)鍵詞:生活教育;小學音樂;教學實踐;音樂教學;生活化;音樂;情感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他提出“生活即教育”學說。勞動起源說中提到,音樂起源于勞動,這是目前為止最為辯證的一種說法。然而勞動與生活是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的,那么生活與音樂就是一體。在音樂教學之中,作為音樂老師我們應該要把課堂與學生的生活緊密地連接在一起,讓音樂走進生活,把音樂變得非常的“接地氣”,從而使學生覺得音樂不再是遙不可及,以此來激發(fā)他們學習音樂的欲望,讓音樂把他們的生活變得更美。
一、 生活化的教學內(nèi)容
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論闡述,生活中好的教育,才是我們教育孩子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我們平時生活中教育內(nèi)容的平面是非常寬廣的,每個家庭的生活方式的不同,教育的方法也是不同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音樂課堂教學中稍微多一些地加入生活中的內(nèi)容。
我們的課堂教學需要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但又得在現(xiàn)實生活之上,生活中五彩的生活給課堂教學帶來了豐富的教學素材。那么怎樣使用這些素材,怎樣使這些零碎的生活素材在課堂中完美地使用,表現(xiàn)它在課堂中的作用就是我們要重視的部分。
例如:我在對《你聽,什么敲響了》這課進行教學時,對教學過程進行了以下設(shè)計:師:小朋友們,在我們的生活中,只要你豎起你靈巧的小耳朵,你會感覺有很多聲音就藏在我們身邊,我們把它們都可以加入歌曲中去。同學們,你們能找一找嗎?生1:下雨的時候,小雨沙沙沙的聲音;生2:大風吹來,呼呼呼的聲音;生3:敲擊鐵盆發(fā)出的聲音。師:這么多類型的聲音,小朋友的耳朵還真是棒,讓我們根據(jù)歌曲的格式,把這些聲音都加入進去吧,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陶行知先生認為學習要善于“運用符合生活化的方法”。那么,讓生活進入課堂,在“指引、啟迪學生學”的過程中加入生活化的學習方法,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學習方式。
二、 生活化的音樂節(jié)奏
每個小朋友都有一種好奇的心理,基本上他們的“別樣”想法都是在好奇心的基礎(chǔ)上慢慢萌發(fā)出來的。當他們在一種忘我的音樂活動中,積極地參與到音樂學習的時候,腦子里的各種想法都會跳躍出來。
教育的源泉來自我們的生活中,陶行知先生說:“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做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們就教什么?!蹦敲?,從我們的生活體驗中選擇教學內(nèi)容,使學生感受到熟悉、舒展,富有生活氣息,可以讓他們在生活中產(chǎn)生共鳴并得到提高。因此,我在課堂中選取了拍節(jié)奏作為訓練他們的基本方法。首先,我拍一種比較簡單的節(jié)奏讓小朋友們模仿,然后我讓他們自己在我給出的節(jié)奏型基礎(chǔ)上創(chuàng)新,并讓同桌來進行模仿。在小朋友們進行的過程中,適當?shù)剡x取創(chuàng)編比較好的節(jié)奏我來進行模仿,并讓全班小朋友一起模仿,這讓小朋友們很有成功感,激發(fā)每個小朋友積極創(chuàng)新。等小朋友們對這種節(jié)奏模仿形式熟悉后,我便啟發(fā)他們?nèi)フ覍ぷ匀唤绺鞣N不一樣的聲音,如大雨聲、刮風聲、打雷聲、動物叫聲等等,并引導他們一邊模仿一邊用節(jié)奏型表現(xiàn)出來,小朋友們對自然界發(fā)出的聲音感到非常熟悉,學習的興趣也得到較大的提高。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課堂訓練,大部分學生的節(jié)奏感有了明顯的進步,音樂課中的節(jié)奏教學讓他們有別有一番趣味。
三、 生活化的音樂情感
每首歌曲都有不同的音樂情感,在教學生更好地演唱歌曲的時候,一定要讓他們明白歌曲的情感,把歌曲的情感生活化地講解,讓他們能更好地理解。
例如:在蘇教版一年級音樂教材中有一首歌曲《小烏鴉愛媽媽》。在學習這首歌之前,我會想到一年級的小朋友情感感知程度還不是特別敏銳,如果不在情感上做一個導入,小朋友們可能演唱的時候找不到良好狀態(tài)。因此,在這節(jié)課上,我采用了情景導入模式:
課的開始,《我的好媽媽》這首歌曲就響了起來,聽到耳熟能詳?shù)母枨?,他們不由自主地跟著哼唱起來,這時,我會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這首歌曲唱的是誰呀?”他們會大聲回答:“媽媽?!?/p>
“對,是唱的媽媽,這首歌曲講了媽媽辛苦工作一天,回到家后她的孩子是怎么對她的,由此可見,她們的感情特別好?!苯又以偬釂枺骸靶∨笥褌?,誰能給大家說說你和媽媽之間的感情怎么樣?有沒有什么事情讓你特別印象深刻呢?”
在小朋友們紛紛講述與媽媽的情感以及與媽媽相處的事情的同時,他們對母愛的理解又得到了提高,明白每個媽媽的不容易,對媽媽的愛也更加多了。
此時,我順勢介紹歌曲《小烏鴉愛媽媽》,引導學生用心聆聽,并說一說歌曲內(nèi)容。歌曲學會之后,我利用生活中小朋友們對媽媽的情感,請小朋友來扮演烏鴉媽媽,和小烏鴉,一起進行歌唱表演。一邊做表演的動作,一邊跟老師用正確的聲音來演唱歌曲。小朋友們通過音樂表達對媽媽的愛,比較深入地理解歌曲內(nèi)容,音樂理解力和感知程度會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當今社會,作為一名音樂的教育者、傳遞者,我們要積極主動地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可利用的音樂信息,來激發(fā)小朋友們的音樂細胞,開闊小朋友們的音樂視野,提升小朋友們的音樂天賦。
音樂來自大自然,它與大自然是不可分離的;它還是人們的心聲,時時刻刻在我們的身邊。它用藝術(shù)美使人們的情操得到陶冶、心靈得到凈化、行為得到美化,以使人們得到愉悅的身心感覺。讓我們一起在音樂教學中,尋、實、思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讓我們的音樂課堂更加地生活化,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地音樂化。
作者簡介:
王亞云,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淀山湖中心校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