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光系
多年雄居全球城市競爭力前三名的倫敦,房價一直處于“漲漲漲”的狀態(tài)。基本上,你唯一需要考慮的,是能不能買得起倫敦的房子。
2016年6月的“脫歐”公投,成了倫敦房價史上的一個重大轉(zhuǎn)折點?!懊摎W”的不確定性,給堅挺的倫敦房價蒙上陰影。
我自己就是“受害者”。
2016年上半年,我剛好準備換房,于是在網(wǎng)上找了三家中介給房子估價。幾乎所有中介當時都很肯定地說,房價可以定在63.5萬英鎊(目前約合人民幣553萬元,當時英鎊更值錢,折合人民幣在580萬-590萬元)以上,很快就能出手。
我在2013年買入這套房子只花了37萬英鎊,因此感覺投資回報率不錯。我和家人打算趁著這個好時候,把倫敦的這套房子賣掉以后,到附近的小城市里買一套更大的房子,享受更寬敞的居住空間和更好的空氣質(zhì)量。
沒有想到的是,中介把我家房子掛出去沒幾天,就公投“脫歐”了。此后的一個月里,基本沒有人上門看房。與此同時,房價突然開始下跌,中介也開始不斷下調(diào)估價。無奈之下,我們只能轉(zhuǎn)入觀望,取消賣房以及只差最后一步的買新房計劃。
從此以后,倫敦樓市風向突變,走向低迷。
不少居住在倫敦的歐州人,因為擔心“脫歐”之后的居留問題,開始考慮賣房離開。同時,因為英國工作簽證收緊,不少有潛在購房能力的人(包括不少中國留學生在內(nèi))沒法留下來工作,導致樓市成交量下跌。更多的人,像我一樣,對“脫歐”后的英國信心不足,轉(zhuǎn)向“持幣(房)觀望”。
我家所在街道上面積和結(jié)構(gòu)相仿的房子,幾個月前賣出去的價格,竟然已經(jīng)跌到了52.5萬英鎊,比兩年前中介給我的報價低了近20%。我想,我家的房子如果掛出去,能賣到這個價格,就已經(jīng)要謝天謝地了。
我的另一位華人朋友,最近也在賣房,價格從中介一開始報出的57萬英鎊,一直被迫慢慢降到52萬英鎊,才最終成交。
英國《衛(wèi)報》援引英國最大的抵押貸款機構(gòu)Halifax的數(shù)據(jù)稱,倫敦房價正以9年來最快的速度下跌。2018年1月至3月,倫敦房價同比下跌了3.2%,是自上一次全球金融危機最嚴重時期以來的最大跌幅。
因為“脫歐”公投,我的換房計劃泡湯?,F(xiàn)在,我只能小心翼翼地觀望市場,期望“脫歐”能夠盡早“塵埃落定”,未來能再有一次以比較合算的方式換房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