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發(fā)棟
(浙江省杭州學軍中學,浙江 杭州 310012)
“五獸行”是由71歲的老人韓書鎖根據老虎、猩猩、大象、袋鼠等野獸的行走方法研究出來的“五獸行”健身方法,見圖1。韓書鎖通過嘗試、模仿、研究動物的爬行方式,發(fā)現人與動物的內在的形體互補性,模仿動物可以達到減輕病痛,強身健體的效果。
圖1
“五獸行”是一種原始本能的運動方式,人類在嬰兒時期首先學會的就是爬行,是由手指、腳趾的神經末梢開始,全身肌肉、韌帶、骨骼、關節(jié)以及神經系統(tǒng)參與活動的過程,在降低頭部和心臟的位置時,全身的血液回流、供應通暢,從而打通全身的經絡。
“五獸行”分為跪爬和手足爬兩種姿勢,本文以手足爬為例,見圖2。
手足爬是以兩手和兩腳著地,手足交替依次爬行的方法。姿勢:頭抬起,五指分開著地,兩臂與肩同寬,雙足著地分開約一肩半寬,腳前掌著地,膝微屈。護具:護膝、手套、護腕等。
圖2
2.1.1 腰、腹部力量練習方法:仰臥空腿交換準備姿勢,大小腿成直角,兩手交叉置于腦后,身體成45°角,仰臥墊上,迅速空中左右交換10~15次,重復3~5組。
2.1.2 上、下肢力量練習方法:手足前后爬,先向前爬1個8拍,再后退爬1個8拍,交替進行各2個8拍,每爬行完1個8拍做8次快速收蹬腿;左右橫爬,先向左橫爬1個8拍,再向右橫爬1個8拍,交替進行各2個8拍。每爬行完1個8拍做8次俯臥撐。各完成兩個8拍為1組,共做2~3組,見圖3。
目的:加強腰、腹部力量,上、下肢力量練習,發(fā)展力量素質。
圖3
2.2.1 速度與節(jié)奏練習方法:仰臥于體操墊上,四肢向上,上肢(推手)與下肢(蹬腿)協(xié)調運動,體育老師或同伴用口哨(拍手)來指揮、控制速度與節(jié)奏。
2.2.2 速度與協(xié)調性練習方法:在草坪或平地上進行“你追我趕”爬三角游戲,見圖4。
要求:必須從障礙物上面經過,從出發(fā)點出發(fā)后再回到出發(fā)點,爬行速度要快,動作協(xié)調,腿、臂可稍屈,三角距離為10m×3。每完成一組,休息2~3min,然后重復,共做2~3組。
目的:加強步頻節(jié)奏、速度及協(xié)調性練習,發(fā)展速度、協(xié)調、靈敏素質。
圖4
方法:在草坪或籃球場上繞障礙物爬行,如繞“8”字過障礙物爬行,見圖5。
要求:爬行與呼吸的節(jié)奏為2步1呼、2步1吸或3步1呼、3步1吸,距離為100~200m,每完成1組,休息2~3min,然后重復,共做2~3組。
目的:發(fā)展耐力素質,領會耐久跑過程中呼吸的節(jié)奏。
圖5
方法:在草坪或平地上進行曲線、環(huán)形、過障礙物爬行等,見圖6。
要求:爬行時腿、臂均伸直,且兩腿、兩手臂間的角度大于90°,爬行距離20~30m(或3~5min),每完成一組,休息2~3min,然后重復,共做2~3組。
目的:加強腿部的柔韌性、關節(jié)的靈活性練習,發(fā)展柔韌素質,增強運動能力。
圖6
“五獸行”練習應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加強學生的運動安全思想和運動健康教育,預防、避免安全事故和運動損傷的發(fā)生,確保學生運動安全。爬行前、后要充分做好準備活動和整理放松活動,爬行速度不宜過快,站立時,要由爬式先改為坐式,慢慢站起,切記不可馬上站起,以免造成大腦瞬間缺氧暈倒。
爬行運動適宜在空氣流通、有地毯的室內或平坦、有草坪的室外進行,如足球場地、橡膠跑道等。練習者衣履要輕便,應佩戴必要的護具,特別是在硬質地面上爬行時,要注意佩戴護膝和手套。
“五獸行”要結合學生的特點,綜合考慮其組織形式,合理安排運動量和運動時間,循序漸進,從學生身體素質實際出發(fā),進行身體素質練習。
做好醫(yī)護監(jiān)督,預防運動損傷。運動前要對學生的健康狀況進行監(jiān)測,患有嚴重心臟病、高血壓和眼部疾病者,手、足、膝部有炎癥、壞疽、感染、化膿性疾病患者,手術后傷口未痊愈者不宜進 行這項運動,對在運動過程中出現的運動損傷要及時進行處理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