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
摘 ?要:游泳不僅是學生強健體魄的手段,也是學生進行人際交往的一大途徑,在提升學生社會交往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不過,游泳課具有較為鮮明的課程特點,而學生對于游泳課的投入度以及積極性對于教學效果有著較為明顯的影響,因此游泳課在課程設置以及教學時間的設定上與其他課程明顯不同,單就游泳課程的教學而言,僅憑課堂教學時間是無法保障學生的學習質量的。針對于這一問題,通過在高校游泳課中引入“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鼓勵學生積極利用業(yè)余時間投入到游泳的學習之中,從而促進游泳教學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課內外一體化 ?教學模式 ?高校 ?游泳課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1(c)-0041-02
就現(xiàn)狀而言,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弊端,在體育教學活動之中仍有著較為明顯的應試模式的影子,因此也難以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體能素質的目標。對于體育課程而言,學生大多是處于被動參加的狀態(tài),不利于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而在這樣的環(huán)境之下,高校體育課的教學效果自然難盡如人意。除此之外,大多數(shù)高校學生囿于學業(yè)的壓力,幾乎無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與習慣,這也是當前大學生身體素質以及心理素質不如從前的主要原因。針對于這一問題,教育部提出了體育教學改革的目標,鼓勵高校體育教學采取課堂內外相結合的模式。從這個角度來說,在高校游泳課之中應用“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實施教學改革,與教育部的課改理念基本相符。
1 ?高校游泳課教學現(xiàn)狀探討
1.1 教學時間
在當前高校游泳課的教學之中,普遍存在著課時安排不足的問題,絕大多數(shù)高校均是實施1周2課時的安排。此外,在課堂教學活動之中,教師通常會花大量時間向學生講解游泳技能,而留給學生理解與聯(lián)系的時間則有所不足,這也導致為數(shù)不少的學生對于游泳知識的理解并不透徹。
1.2 教學方法
大多數(shù)開辦游泳課程的高校并未配備專業(yè)的游泳教練,多是交由體育教師自行授課,而體育教師通常則是采取講解、示范、演練這種傳統(tǒng)教學模式,同時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之中所暴露出來的錯誤動作進行糾正。這種教學模式固化且刻板,無法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與欲望,也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成果。
1.3 教學場地
游泳課的教學往往受限于季節(jié)因素的影響,對于部分條件優(yōu)異,各類體育設施設備以及場館齊全的高校而言,受此因素的影響較少。而對于絕大多數(shù)條件一般的高校而言,場地因素極大的限制了游泳教學的展開,這一點在秋季、冬季體現(xiàn)的更為明顯,由于并無健全完善的場館與設施,游泳課程甚至無法展開。
2 ?“課內外一體化”的應用分析
2.1 “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
通過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能夠將游泳課多元化教學功能付諸實現(xiàn),從而解決高校游泳課教學資源不足、課時安排有限與游泳課特殊性之間的矛盾,學生積極參與課外游泳訓練,將課堂教學活動之中所學習的到游泳技能予以實踐,無疑加深了對于此類技能的認識與理解,這也是對課堂教學的一種拓展與延伸,不僅為學生接觸游泳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同時也大幅提高了學生的游泳興趣。在“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之下,高校游泳課可分割為兩個部分,即課堂教學以及課外活動,惟有做到兩者協(xié)調統(tǒng)一,才能建立一個理想的高校游泳課堂。
2.2 促進游泳的發(fā)展
在“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下,學生接觸游泳的時間大大增多,而高校學生基數(shù)較多,大量高校學生投身于游泳訓練之中,對于推進游泳訓練的發(fā)展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課內外一體化”的實施
3.1 明確“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思路
就高校游泳課而言,實際上并不比過多考慮應試內容以及競技方面的影響,同時應當控制此類因素在游泳課程之中的所占的比例。簡而言之,對于高校游泳課而言,應當,將“健康第一”視為高校游泳課教學的基本思想,并應用到教學實踐之中。相較于高校其他體育課程而言,游泳課顯然具備著較為獨特的魅力以及特色,不過總體而言,兩者的基本性質與教學目的都是一致的,均是為了鍛煉大學生強健的體魄、培養(yǎng)大學生健全的心理素質。
因此,高校游泳課應當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并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實施適宜的教學方法,在高校游泳課之中積極實施“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并積極轉變教學思路。簡單來說,高校游泳課的第一要務即是培養(yǎng)學生對于游泳的興趣,并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接觸、參與游泳的機會。在實施游泳教學的過程之中,教師應當?shù)陨碓诮虒W活動之中的角色,增強學生在游泳學習之中的主體性,秉承“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培養(yǎng)學生對于游泳的興趣,盡可能控制競技因素對于游泳課程所帶來的影響。通過上述方式,提高學生對于游泳課的投入度,并進一步實現(xiàn)鍛煉身體的目標。
3.2 構建“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目標
實施“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時,教師應當積極構建教學目標,確保教學目標與“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具有一致性。
教師在明確課內教學目標時,務必把握以下原則:首先,明確運動目標,即結合校內師資資源以及設施設備的實際情況,對游泳課程的設置方式予以優(yōu)化,提高學生參與高校游泳課程的興趣與積極性;其次是確立技能目標,通過游泳課的學習與訓練,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技術理論以及實踐技能;最后是確立健康目標,這屬于一個漸進、固定的話題,即培養(yǎng)學生對于游泳運動的興趣,塑造學生強健的體魄,實現(xiàn)健康目標。
而在課外教學目標的設置方面,務必與課內各項教學目標保持一致。首先是運動目標,由于學生在課內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的游泳技能,因此在課外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接觸游泳的機會;技能目標方面,先確保學生能夠享受到游泳的樂趣,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的游泳技能以及生存意識;最后是健康目標,即通過課外游泳訓練,逐步拔高學生的健康層次,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奠定基礎。
3.3 改革游泳課教學模式
為數(shù)不少的高校在開設游泳課程后,受限于自身游泳基礎設施,導致游泳教學難以有效展開,而僅憑課堂教學是無法切實提高學生的游泳水平的。那么針對于這一問題來說,就有必要考慮積極利用課外教學資源,用以推動“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簡單來說,即是將高校游泳課課內教學內容視為引導,在這個前提之下積極組織課外教學活動,并將課外教學活動視為課堂教學的深化與拓展,用以強化學生對于游泳技能的理解,促進高校游泳課教學質量的提升,解決當前高校游泳課課時不足以及設備落后等問題。
4 ?結語
從實際情況來說,實施“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后,大學生由于頻繁與游泳進行接觸,對于游泳運動產(chǎn)生了十分濃厚的興趣,在游泳學習過程之中始終保持著積極、愉悅的心態(tài),在增進自身身體素質的同時,也享受到了運動所帶來的樂趣,有效促進了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曲思岑,彭登峰.高校室外游泳課教學分析──體能與運動技能教學相長[J].教育現(xiàn)代化,2019,6(21):208-210.
[2] 張星.高校游泳教學中呼吸技術練習的重要性分析及練習方法研究[J].農家參謀,2019(3):131.
[3] 朱偉龍.普通高校游泳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12):133-134.
[4] 練志寧,梁榮發(fā).高校游泳課與運動隊互動教學模式研究──以廣州地區(qū)高校游泳課為例[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2(6):121-124.
[5] 利秀玲,王媛.高校游泳教學“課內外一體化”課程模式的實驗性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4):128-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