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嬋嬋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教師要深入把握語文教育的基本規(guī)律與特征,立足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打造趣味性的語文課堂。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需要與時俱進地轉變教育教學理念,結合新課改的基本要求積極變革傳統(tǒng)教學方法。基于此,以小學語文教學為研究視角,針對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的有效應用展開分析討論。期待為進一步提高教學實效性貢獻綿薄之力。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小學;語文教學
情境教學法是在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引導下產生的全新教學模式,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相關要求。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教學實踐中,可以使得學生在愉快、民主的氛圍中提高自身核心素養(yǎng)?;诖?,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深入認識情境教學法的優(yōu)勢,把握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的基本原則,結合課程特點與目標設置多元化教學情境,從而實現(xiàn)“三維一體”的教學目標,全面提高語文課堂實效性。
一、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的基本原則
第一,激趣原則。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的目的是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在趣味、生動的學習環(huán)境中感受語言文化的魅力,感知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受到傳統(tǒng)美德的熏染。所以教師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過程中一定要將激發(fā)學習興趣作為主要目標,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價值訴求為學生營造高效的學習氛圍。
第二,以生為本原則。新課程改革的核心要求是將課堂歸還給學生,使得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以生為本的基本原則,構建符合小學生心理特征與認知規(guī)律的教學情境,讓小學生在課堂中產生心理共鳴與情感體驗,最終提高教學效率。
二、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的有效對策
1.生活與實踐情境
我國著名教育專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教學思想,所以在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語文低年級的教學中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與實踐情境。五彩斑斕的生活化情境可以將低年級小學生代入到現(xiàn)實生活當中,使得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感知語言文化與生活密切相關,進而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深入感知生活、認知大千世界。例如,在一、二年級的小學生對于季節(jié)變化的認知的教學實踐中,不管是充滿生機的春天、炎炎烈日的夏季還是碩果累累的秋天,對于這些變化單純利用語言文字很難表達清楚,小學生在傳統(tǒng)填鴨式的課堂上勢必會感覺枯燥乏味,如果我們能夠將學生帶到現(xiàn)實情境中,開展體驗式教學,學生很容易就會將生活實踐與學習對接起來,自然而然就會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獲取更好的教學效果。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講,他們對于周圍的一切事物都是充滿好奇心的,如果我們將學習環(huán)境僅僅局限在課堂上,勢必會抹殺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索精神。因為課堂的環(huán)境無論如何精心布置,多媒體展示無論多么逼真,始終無法替代五彩斑斕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所以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將情境融入教學,實現(xiàn)寓教于樂。例如在《詠柳》一課的教學中,我們可以有效利用學校的綠化,將學生帶到操場上,引導學生觀察春天的柳樹,使得學生在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感受賀知章詩句的魅力,最終加深二年級小學生對詩句的理解。
2.游戲與問題情境
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尤其在針對低年級小學生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始終將激活學生語文學習興趣作為出發(fā)點,認識到學習興趣是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最主要的元素。而在情境教學的過程中,激活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主要動力就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诖耍處煈摫局⒔逃跇返幕纠砟?,結合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游戲,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學習內容中出現(xiàn)的問題,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最終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教學效果。游戲對于一、二年級小學生來講充滿了吸引力,實踐表明小學生參與課堂游戲活動的積極性非常高,通過游戲不僅可以引導學生探索知識、掌握知識,同時還有利于激活學生的團隊意識、合作意識、競爭意識與創(chuàng)新意識,進而促進小學生的社會性發(fā)展。例如在識字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就可以設計“我認識的漢字最多”這一游戲,將班級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之后組織學生以競賽游戲的方式查字典,積累與課程相關的字、詞,然后利用積累的字詞造句,之后將積累的句子分享給其他同學,解釋這些字詞的使用方法,進而提高學生的識字量,為日后的閱讀理解教學、寫作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3.藝術與想象情境
語文是研究文字、語言和文學藝術的學科,在教學實踐中學生需要領會的是一門藝術,所以針對很多教學內容,教師單純利用語言文字、圖片展示等是無法傳達語篇的情感與意境的。所以在組織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小學生豐富的想象力,為想象力插上藝術的翅膀,最終達到多維度的教學目標。小學語文教學不僅需要實現(xiàn)知識能力目標,同時還要凸顯美育功能,如果我們可以將低年級的小學生放到充滿美感的教學情境中,就會使得小學生受到文學藝術的熏染,從而提高小學生認識美、發(fā)現(xiàn)美的能力,達到培養(yǎng)學生審美志趣與審美能力的目的?;诖?,在低年級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對學生欣賞美、感知美能力的培養(yǎng),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藝術與想象相結合的教學情境。例如在看圖寫話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圖畫,之后利用語言去講述圖片中的故事,在幾名學生分享之后,教師可以進行總結,之后為學生帶去示范,使得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感知語言藝術的美感,最終實現(xiàn)語文教學與美育的有機結合。
綜上所述,將情境教學法有效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是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需要,是打造趣味性、實效性語文課堂的需要,是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綜合人文素養(yǎng)的需要。希望通過文章的闡述,可以使得廣大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深刻認識到情境教學法的優(yōu)勢與價值,積極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結合新課改的基本要求,為小學生創(chuàng)設多元化的教學情境,達到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價值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潘集祥.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時代教育,2016(20).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