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旭 韓張雄 白新悅 董亞妮 劉 隆
(陜西省礦產資源勘查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國土資源部西安礦產資源監(jiān)督檢測中心,西安 710054)
砷元素普遍存在于大自然中,被認為是主要的污染重金屬元素之一[1-3]。同時砷在生物體內具有富集作用。由于在農業(yè)生產中長期施用大量的含砷農藥及化肥,造成農產品受到砷污染[4-5]。谷物類作物是我國主要的農作物,其受到砷污染將會威脅到食品安全和人體健康,因此砷元素的檢測在農業(yè)及生態(tài)安全檢測中一直被列為重點檢測項目[6-8]?,F(xiàn)階段砷元素的檢測普遍采用干法或濕法消解,氫化物發(fā)生-原子熒光光譜法[9-11]測定,在消解的過程中,由于干法或者濕法敞開式消解均有較長的流程,且濕法消解耗酸量過大,容易造成砷污染[12],而用硝酸進行消解時,如果趕酸不徹底,則會造成還原相對困難,而趕酸時間過長或溫度過高則會造成砷元素損失,進而影響砷元素的準確測定[13]。因此,本研究通過微波消解后進行趕酸實驗,獲得最佳的消解方式、趕酸溫度、趕酸時間,為準確測定谷物中砷元素提供技術保障。
硝酸:HNO3,分析純,西隴科學,500 mL/瓶,通過純化處理;
過氧化氫:H2O2,優(yōu)級純,科密歐,500 mL/瓶;
鹽酸:HCl,優(yōu)級純,德國默克,1 000 mL/瓶;
硫脲:H2NCSNH2,分析純,天津天力;
抗壞血酸:C6H8O6,優(yōu)級純,成都科龍;
硼氫化鉀:KBH4,分析純,成都科龍;
氫氧化鉀:KOH,優(yōu)級純,天津科密歐;
硫脲和抗壞血酸:稱取10.0 g硫脲溶于80 mL水中,加入10.0 g抗壞血酸,徹底溶解,攪拌均勻,用時現(xiàn)配;
硼氫化鉀和氫氧化鉀:稱取5.0 g氫氧化鉀溶于1 000 mL水中,加入20.0 g硼氫化鉀溶解,攪拌均勻,用時現(xiàn)配。
小麥成分分析標準物質:GBW10011,GBW10046;大米成分分析標準物質:GBW10010,GBW10043;玉米成分分析標準物質:GBW10012(購于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
砷標準儲備溶液:c(As)=100.0 mg/L,BW30018-100-N-50,購于壇墨質檢標準物質中心。
砷標準溶液(10 mg/L):準確吸取10.00 mL砷標準儲備溶液(100.0 mg/L)于100 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2+98)稀釋定容至刻度;按照稀釋辦法,依次獲得100 μg/L、10 μg/L的標準使用液。
AFS-2000原子熒光分光光度計(北京海光儀器公司),砷(As)空心陰極燈(西北有色研究院研制)。微波消解儀(配有聚四氟乙烯消解內罐,Milestone ETHOSE UP);
SD2000酸純化器(北京萊伯泰科儀器有限公司);
CT351-35控溫電熱板:在50~300 ℃可控溫,天津拓至明實驗儀器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
BSA-224S電子天平:感量為0.1 mg,賽多利斯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原子熒光光譜儀工作條件:砷高性能空心陰極燈,燈電流60 mA,負高壓300 V,原子化器高度8 mm,爐溫200 ℃。微波消解程序見表1。
表1 微波消解樣品程序Table 1 Program of microwave digestion samples
稱取0.50 g(精確至0.000 1 g)試樣于微波消解罐中,加入8 mL硝酸、2 mL 過氧化氫,放置 30 min后將樣品放入微波消解儀中進行消解,微波消解程序見表1。消解完成后用去離子水洗滌微波消解罐3~4 次,合并洗液于50 mL比色管中,搖勻后抽取10 mL消解液于聚四氟乙烯燒杯內,在可控溫電熱板上于160 ℃加熱趕酸至試液體積小于1 mL,取下,放至室溫,加入5 mL硫脲和抗壞血酸溶液,搖勻后轉移至刻度比色管中,定容至10 mL,搖勻后放置30 min以上充分還原,待測。試驗過程中制備空白3份。
通過設定微波消解程序,微波消解儀功率和溫度過高會引起樣品泄壓不均,造成樣品損失,而溫度和功率設定太低,又達不到將樣品徹底消解的目的[14],通過實驗,獲得谷物類樣品的最佳消解程序(表1),樣品通過逐級升溫,消解結束后消解液呈無色透明狀,可消解完全。
由表2可以得出,不同消解方式對谷物中砷元素的測定結果影響不大,且均與標準值相吻合,微波消解法結果介于干法灰化法和濕法消解之間,說明了微波消解-氫化物發(fā)生原子熒光光譜法可用于谷物樣品中砷元素的測定。
表2 不同消解方法對砷元素測定結果的影響Table 2 Effect of different digestion methods on the results of As in cereal standard matters /(ng·g-1)
由表3可以看出,固定趕酸時間為2 h,不同趕酸溫度對微波消解-氫化物發(fā)生-原子熒光光譜法測定谷物類樣品中砷的結果具有較大的影響。隨著趕酸溫度的升高,谷物中砷元素的測定值先增大后減小,在160 ℃時達到最大值,也與標準值最吻合,在趕酸溫度為120、140 ℃時,可能由于溫度太低,在兩小時內未能將試液中的硝酸完全趕凈,而硝酸具有氧化性,可以消耗硫脲-抗壞血酸,因此影響其還原效率,從而造成砷元素測定結果偏低[15]。而在180、200 ℃時,在趕酸時間為2 h時,由于溫度過高,造成砷元素揮發(fā)損失。
表3 趕酸溫度對砷元素檢測結果的影響Table 3 Effect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f acid catching on the results of As in cereal standard matters/(ng·g-1)
在趕酸溫度為160 ℃時,進行趕酸時間實驗,結果如表4所示,在趕酸時間小于2 h時,由于試液中硝酸含量過高,影響了砷元素的還原效果,所以造成結果偏低;而趕酸時間過長,又會造成砷元素的損失,結果偏低。
表4 趕酸時間長度對砷元素測定結果的影響Table 4 Effect of the time length of acid catching on the results of As in cereal standard matters /(ng·g-1)
儀器最佳工作條件下,采集空白和標準溶液系列,儀器自動繪制標準曲線。砷元素的線性范圍在10 μg/L以內為線性,標準曲線擬合方程為y=0.002 8x-0.172 8,線性相關系數(shù)R2為0.999 3。在儀器工作條件下,對12份過程空白溶液進行測定,以其結果的3倍標準偏差所對應的濃度值作為方法檢出限,得出砷元素的檢出限為1.72 ng/g。
按實驗方法對谷物類標準物質(GBW10010、GBW10011、GBW10012、GBW10043、GBW10046)平行測定12次,對方法的精密度進行了實驗,砷元素的相對標準偏差和準確度實驗結果見表5。從表5可以看出測定元素的相對標準偏差RSD在4.3%~7.6%,砷元素的測定值與標準值一致,相對誤差小于±6.5%。
表5 方法準確度和精密度實驗Table 5 Accuracy tests and precision tests of the method(n=9)
通過選擇合適的趕酸溫度及趕酸時間,利用微波消解升溫程序,氫化物發(fā)生-原子熒光光譜法測定谷物類樣品中的砷元素,并測定其精密度、準確度,結果顯示,在本方法中控制好趕酸溫度和趕酸時間,能夠快速準確地測定谷物中砷元素,方法準確可靠。適用于大批量谷物類樣品中砷元素的檢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