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芳
【摘要】培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我們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的根本方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核心目標是培育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近年來,我國小學閱讀教學趨勢有了較大變化,閱讀流程從“統(tǒng)一性”到“主題性”,閱讀方式從“學”到“多樣性”。而項目式學習以學生的興趣為中心,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精心設計項目,通過多種形式解決問題,具有整合性、內(nèi)源性、實踐性、創(chuàng)生性等特征。基于兩者的共性,本文筆者嘗試以項目式學習為抓手,在各年段閱讀教學中采用主題式、整合式、全書式等學習方式來提升學生語文閱讀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項目式閱讀;語文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2011版《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鉆研文本,要善于通過合作學習解決閱讀中的問題,提倡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
一、主題式學習:拓展衍生
教材在各年段的閱讀材料中安排了一系列主題式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教師可采用項目式學習的方法指導學生對活動主題進行深度研究。
(一)低段閱讀活動主題:探索漢字的奧秘
為了讓孩子感受漢字之美,認識漢字文化,感受漢字學習之趣,從而提升漢字素養(yǎng),激發(fā)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筆者在二年級組開展以漢字為主題的項目式學習,展示漢字的獨特文化魅力和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中段閱讀活動主題:與詩同行
古詩詞是我們中華民族一顆璀璨的明珠,是我們?nèi)祟惞餐呢敻弧男¢喿x經(jīng)典詩詞,既開闊思維、積淀文化底蘊,又能陶冶學生的情操。在三、四年級我們安排了以“與詩同行”為主題的項目式學習。
(三)高段閱讀活動主題:祖國在我心中
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深入骨髓的家國情懷如一條綿綿不休的情感河流,流淌在每一個文人士子、炎黃子孫的血脈中,成為國人不滅的精神圖騰。五、六年級的學生具備一定的辨別善惡美丑能力,一些經(jīng)典詩文、課文以及影視作品等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的情感。所以,我們就在高段開展以“祖國在我心中”為主題的項目活動,對他們進行熏陶感染。
二、整合式閱讀:提質(zhì)增量
學生語文素養(yǎng),說到底根源在閱讀,“讀”就需要有一定的量做保證,加強課外閱讀是大量閱讀的必備路徑之一,根據(jù)單元主題融入課外同主題閱讀內(nèi)容讓學生自主閱讀、自主發(fā)現(xiàn)、自主探索,保證學生閱讀量的增加和閱讀質(zhì)的提高。
(一)同主題式整合
統(tǒng)編版教材二年級下冊“春天多美好”這個單元主題安排了五篇課文,分別是《古詩詞二首》《找春天》《開滿鮮花的小路》《鄧小平爺爺植樹》,筆者在教學這單元的課文時安排了一系列同主題的課外閱讀活動。
主題1 課文 課外閱讀內(nèi)容
春天多美好 《古詩詞二首》
《找春天》
《開滿鮮花的小路》
《鄧小平爺爺植樹》 晨誦童詩:《春風吹》《迎春花》《春天走來了》《春天來了嗎》,要求學生邊讀邊想像畫面,主動交流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
繪本導讀:《春天精靈的蘇醒》
親子共讀:《春天,去派對》
主題實踐:種植自己喜歡的一盆花,用喜歡的方式記錄它的生長過程。
主題2 課文 課外閱讀內(nèi)容
童話與夢想 《彩色的夢》
《楓樹上的喜鵲》
《沙灘上的童話》
《我是一只小蟲子》 晨誦:童詩《奇怪的夢》《爸爸的鼾聲》《我想》
導讀繪本:《小狗哪會跳芭蕾》
親子共讀:《暖暖心繪本系列》
閱讀指導:學生從故事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嘗試從多個角度、多個感官展開想象。
主題實踐:創(chuàng)作一首兒童詩并配圖。
(二)跨界式融合
跨界,就是打破學科壁壘,跨越邊界。它意味著學科的打通、知識的互通、時空的聯(lián)通、角色的變通、生活的貫通??鐚W科特征是項目式學習的一個重要特征,特別是在信息化時代,項目式學習不再僅僅包含單個學科知識,更多的是結(jié)合現(xiàn)實社會,利用各學科知識解決問題。跨界整合,是助推兒童完整發(fā)展的一種學習方式。比如“春天多美好”這個主題的學習建構(gòu):我們整合春的童詩,在誦讀、譜曲、繪畫、仿寫中關(guān)聯(lián)春的意象,加深春的整體感悟;繼而讀繪本《接著,春天來了》,借助閱讀單落實“邊讀邊想象”畫面,與他人交流“閱讀感受”這一語文要素,并在春的暢想中開辟種子種植欄,開啟小種子種植賽,以“觀察+記錄”的探究性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習作、科學、音樂、美術(shù)四門學科間跨界學習,打通語文與其他課程、與生活的聯(lián)結(jié)。
主題 活動 學科 跨界整合內(nèi)容
春天多美好 誦讀 語文 晨誦:童詩《春風吹》《迎春花》《春天走來了》《春天來了嗎》
譜曲 音樂 《春之韻》《春天在哪里》
繪畫 美術(shù) 開展“我手繪我心”大型繪畫活動,引導用畫筆描繪春天的美景。
仿寫 語文 在熟讀童詩的基礎上,選擇誦讀其中感興趣的一首詩歌進行仿寫。
讀繪本 閱讀 讀繪本《接著,春天來了》《小狗哪會跳芭蕾》,交流閱讀感受。
觀察、記錄 科學 開辟種子種植欄
觀察、記錄 科學 開啟小種子種植賽
三、全書式閱讀:實踐創(chuàng)新
項目式學習也可以應用到整本書閱讀,筆者嘗試在三年級段開展了“班級共讀一本書”活動,通過班級共讀一本書,與全班共同探索閱讀的策略,此項目活動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啟動儀式。師生共同定出必讀書目,購買書籍,并舉行班級讀書活動啟動儀式,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讀書熱情,并對其提出具體要求。
第二階段是組織實施階段。具體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利用每周一課的課外閱讀課和一切空余時間進行課外閱讀,要求學生認真讀書,能在家中或班級中,很流利地、有感情地講給家長或同學聽。第二步,每位學生要有“讀書摘抄本”,記錄自己在讀書時學到的好詞好句。每天早晨利用五分鐘時間進行“詞語早餐”活動,每天一名學生向全班推薦三個四字詞語,其中要講詞義和造句。其他學生要把這些詞語抄寫在讀書摘抄本上。第三步,開展讀書指導課,探索有效的讀書方法。如讀封面、讀目錄、做批注、圖示法等。第四步,交流展示有效的閱讀方法。
第三階段為成果展示階段。在各班文化環(huán)境中布置以有書共讀為主題的文化墻,可以從讀書過程展示和閱讀成果展示兩方面入手,圖文并茂。
總之,在閱讀教學中適當開展項目式學習有助于學生開拓思維、豐富情感、加深理解和感悟。當然,項目式學習也是有適用范圍的,不是每一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都適合使用項目式學習,不是每節(jié)課都有必要進行項目式學習,項目的整合程度也有不同的級別,具體需要教師根據(jù)自己所要選擇的單元主題來確定。
參考文獻
[1]龔哲勇.運用項目式學習提升小學生閱讀能力研究初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11).
[2]朱愛華.跨界整合,為兒童大成人生奠基[J].人民教育,2018(11).
[3]劉緒源.兒童文學三大母題[M].上海:上海少年出版社,1995.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5]梅洪舟.長沙市岳麓區(qū)“健康生活教育”實證研究之四:閱讀素養(yǎng)測評[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