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培芳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頒布與實施,語文整本書閱讀課程已是初中階段非常重要的內容,單從教學大綱來看,已受到校方與教師的深度重視。而且初中階段,學生正是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在這個時期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以及開拓視野、思想品德教育和文化傳承等等方面都和語文整本書閱讀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整本書閱讀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所以有效地開展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對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生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在語文這門課程的學習中,閱讀教學是其中非常關鍵的內容,也是閱讀時取得信息和對世界認知的有效方式,學生通過閱讀還能開發(fā)自己的思維從中取得審美的經驗,是非常好的一個學習方式?,F(xiàn)階段在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下,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已經在廣泛地開展,教師與學生也越來越重視整本書閱讀教學。但在實際教學應用中,常常會出現(xiàn)一些具體的問題,本文針對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階段整本書閱讀課程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并給出相應的策略,進而提高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整本書閱讀重要的意義
隨著教育領域的不斷發(fā)展,教師與學生越來越重視語文閱讀教學。從起初增加課外閱讀到現(xiàn)在的整本書閱讀,都足以證明整本書閱讀在初中階段的重要性。學生通過整本書閱讀的學習,能夠對基本閱讀方法有所掌握,比如學生在閱讀時可以自己標出重點,圈出好詞好句,獨立完成整本書閱讀的感受。還可以和同學進行溝通探討等等表現(xiàn),足以說明學生們的閱讀水平在不斷地增強,那么在不同程度上也會提高學生們的寫作能力?;诮處煼矫婵梢韵驅W生介紹一些閱讀的書目。學生在完成閱讀以后,老師可以給予精確的耐心的指導。不論從主觀角度還是客觀的角度來看,都充分說明初中階段整本書閱讀課程的重要性。而且通過整本書閱讀教學,學生們確實得到了真正的改變,不僅在閱讀方法和閱讀能力上有所提高,增加閱讀的興趣,還能實現(xiàn)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提升以及提高人文素養(yǎng)。所以,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整本書閱讀存在的問題
(一)學習任務重,閱讀時間少
現(xiàn)階段,我國還是采用應式教育方式進行教學。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以及家長都非常重視考試的成績。教師更加關注怎樣把解題的思路以及考點傳授給學生,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初中階段,學生雖然沒有像高考學生那樣的緊迫感,但學生也要全力付出,應對考試,才能取得好的成績。雖然最近幾年有學生“減負”的指令,但在實際學習中,學生面對考試的壓力,不但沒有減負,反而學習的負擔更重了,雖然通過整本書閱讀能夠給學生們帶來很多的幫助,但學生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去進行整本書閱讀,這也是整本書閱讀教學在實際開展中的一大困惑。
(二)教學模式較單一
目前很多老師還是采用傳統(tǒng)式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教師往往會把書中的人物性格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出本文的中心思想以及文中背景進行講解。這種教學方式非常單一化。學生只能通過教師的講述,去理解文中的含義。使學生大腦中只能是機械性地記憶,根本不能從自我的角度出發(fā)去對文章進行理解。久而久之,學生也就不能通過整本書閱讀教學,來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歸納總結的能力,這就失去了鑒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意義。教師應該采用多樣化教學方式代替單一式教學模式,把學生們作為課堂中的主體,教師輔助學生開發(fā)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歸納總結的能力。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設置情境教學,讓學生親身體會作者的情感。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在學生們的腦海里對于所學知識就會留下深刻的印象,打破了以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方式,對學習的興趣也有很大的提升。教師改變單一式教學模式,運用多樣化教學方式,才能發(fā)揮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真正意義。
(三)學生缺乏參與度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實際開展過程中,大部分同學都沒有真正地參與到其中。極少數(shù)同學能夠跟著老師的引導參與到閱讀教學中;還有部分同學看似積極參與跟著老師的指引,但是卻沒有實際的行動參與到閱讀教學中;還有一些學生主觀上根本就不參與閱讀教學,這樣很大程度阻礙了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進行。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真正地融入到活動當中,從活動中對知識有所收獲,這才是教學活動的真正目的。目前整本書閱讀教學還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形式進行開展,在具體閱讀中,教師對文中的理解和學生對文章的感悟就會出現(xiàn)不同, 這也是學生不參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原因之一。
三、整本書閱讀的教學策略
(一)圍繞核心問題進行閱讀
初中階段的學生雖然對知識有了一些的積累,但對于整本書閱讀來說信息量還是很大,內容又非常豐富。因此想要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整本書的閱讀,就要引導學生能夠找到整本書閱讀的核心問題,圍繞這個核心問題帶動一些零散的問題進行閱讀,從閱讀核心開始向外慢慢擴散,將核心問題延伸到具體的點上面進行閱讀,指導學生將起初厚重的一本書逐漸變薄,最后在腦海里清晰地勾畫出整本書的思路架構。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循序漸進地輔助學生從中獲得閱讀體驗,充分發(fā)揮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作用。比如教師在對《駱駝祥子》進行講解時,可以引導學生先進行第一章以及最后一章的閱讀,從中了解祥子開始以及最后祥子的變化。學生通過閱讀以后就會發(fā)現(xiàn)祥子是一個淳樸健壯、正直好強的農村青年,然而到最后祥子卻墮落成麻木潦倒、狡猾、懶惰、好占便宜的“城市垃圾”。學生通過這兩章閱讀的對比,就能夠自主設置整本書的核心問題。祥子起初是那么有夢想的一個青年,是什么原因讓他變成了城市垃圾?這期間他究竟發(fā)生了哪些悲慘的遭遇才會導致他有這樣的結局呢?等等諸多問題,會吸引學生主動地去閱讀整本書。在閱讀整本書的過程,學生也會圍繞自己的這個核心問題,明確自己閱讀的方向,從中去解決自己心中諸多的疑問,找到真正的原因,激發(fā)學生對整本書閱讀進行深刻的思考。
(二)巧用思維導圖進行閱讀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導圖,是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它是將圖形與文字結合到一起,運用一個中心的關鍵詞或者是想法,向外輻射連接與其相關聯(lián)的字詞、想法或者是項目的一種圖解表達方式,思維導圖在目前的教育中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它不僅是一種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思維潛力的有效思維工具,也是一種將思維形象化的教學工具。學生在對整本書閱讀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邊閱讀邊繪畫思維導圖,邊繪畫思維導圖邊整理書中的一些信息,學生從繪畫的思維導圖中將整本書的信息結合到一起,將書中的人物、內容以及具體的情節(jié)等等在大腦中都能完全展現(xiàn)出來。因此教師利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不僅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閱讀理解水平,還能不斷地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真正地實現(xiàn)了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意義。
四、結語
初中階段學生在面對應試教育的情況下,想要提高整本書閱讀教學就要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整本書閱讀中體會到語言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以及歸納總結、文章梳理的能力,讓學生站在作家的角度仰望世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進步,真正地做到全面發(fā)展,才能真正發(fā)揮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2]寧鴻彬.中學語文教學改革研究[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
[3]汪遲.《駱駝祥子》的整本書閱讀教學嘗試[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