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濤
(河北省承德市營子區(qū)汪家莊鎮(zhèn)中心校,河北 承德 067203)
對于小學生來講,拼音的學習將直接影響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因此,只有進一步學好拼音,才能提高小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在小學語文拼音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適合小學生的教學方法,然后對他們進行趣味拼音教學,從而進一步提高小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好拼音打下堅實的基礎。
現(xiàn)在的語文教材是圖文并茂的,漢語拼音部分就適配了不少極為實用的插圖,這些插圖或是示意字母的發(fā)音、或是表明字母的外觀,這些都是教育學家通過甄選的,為的就是能夠在日常學習中對學生的拼讀能力的提高起著一定的輔助作用。拼音是極為抽象的,學生單純的對拼音進行學習是有一定的挑戰(zhàn)的,因此教師要將抽象的拼音字母同現(xiàn)實生活中的直觀形象聯(lián)系起來,這樣才能讓學生較為容易的掌握拼音知識。聲母的本音雖然都是需要學生進行學習的“標準音”,但是由于聲母發(fā)音的特點,加上學生剛接觸到語文學習,對字的讀音還不是很了解,如果教師這個時候單獨的進行聲母教學的話,學生容易造成混淆。
為了活躍語文拼音課堂的學習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拼音教師應當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重視在拼音學習過程中語言學習的教學經歷,使學生增強拼音學習的興趣,樹立強大的自信心,實現(xiàn)學與用的良性循環(huán)。組織小學生參加一些與拼音知識相關的競賽、朗誦等集體活動,有效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拼音學習動機,促進語文拼音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拼音教學圖片呈現(xiàn)真實的語文拼音教學場景,使學生的拼音學習更具有感染力;在引導學生對拼音字母進行認識與學習時,應當充分地、循序漸進地擴展小學生語文拼音知識的學習。
教師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運用多種學習方式學習拼音。由于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思維能力等個性差異,他在學習漢語拼音時表現(xiàn)出了一定的差異性,有些學生接受得快,而有一部分學生接受得比較慢,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要培優(yōu)輔差。課堂上我通常采用學生互幫互學的學習方式,同桌互讀、四人小組互讀,在互讀的過程中引導優(yōu)生教差生,差生學優(yōu)生,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組織合作學習之前,首先要精選合作學習內容,努力做到所選內容既有一定難度,又有一定的探討和研究價值,提出的問題要具有開放性。如在復習了聲母后,為了讓學生盡快掌握和區(qū)別易混淆的聲母,能將所學的知識學以致用,我設計了一個合作學習的問題:讓小組討論,本班學生的名字中都含有哪些字母,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發(fā)言,比賽看誰找的多。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的興趣被激發(fā)起來,變得好問、好拼讀了,我們的拼音教學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利用表演活動。在活動中掌握所學內容。學習聲母j、q、x與ü相拼時,可采用制做頭飾、教兒歌、組織學生表演等形式進行。兒歌:"j、q、x好朋友,一塊出去玩,路上碰見小ü。小ü小ü有禮貌,脫下帽子問聲好"。在教學中,組織同學進行一次小表演活動,讓四位戴有" j、q、x、ü"頭飾的學生上臺表演,其余學生大聲朗讀兒歌,在四位同學的即興表演中記住"j、q、x"與"ü"相拼的規(guī)律,然后在各組之間、同學之間亦進行類似的表演。通過這些表演活動,使學生既掌握了" j、q、x" 與"ü" 相拼的規(guī)律,又受到了"尊重他人,做有禮貌的好孩子"的思想教育。編說童話故事,寓教學內容于故事情節(jié)中。聲調教學中,應主要講清聲調符號的形狀和四聲的讀法??蓪?四聲" 的學習內容編成故事,以故事的形式來學習。例如:森林里只有小熊開了家商店,東西非常好賣,這不,小熊今天又該去城里進貨了。開車行駛在平坦的大道上,想著商店紅火的生意,小熊高興地唱起了歌:"āāā"。不一坐,前方出現(xiàn)了一個斜坡,為了爬上這道坡,小熊加大了油門,汽車在坡上吃力地行駛著,小熊嘴里哼的歌也變成了"ááá"。好不容易爬完了這道斜坡,低頭一看,眼前的路又讓小熊吃了一驚:路面凹凸不平,坑坑洼洼。唉,又是一段難走的路!小熊是樂觀的,盡管眼前的路不好走,汽車上下顛簸著前進,但它仍然沒有忘記唱歌,不過此時的歌已變成了"ǎǎǎ"。走完了這段難走的路后,前方又出現(xiàn)了一大段向下的斜坡,站在坡頂,已能看見城里了。小熊高興得不得了,大聲叫著"ààà,進城啦!"汽車飛快地下了坡,小熊為森林里的小動物們又進了很多貨物。
對于剛進入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講,讓他們長時間端坐于課堂上專注的聽老師講課,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小學生愛玩愛動,注意力也難以長時間集中,這種教學方式效率不高,孩子們也沒有學習興趣,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產生厭學心理。教師應該根據(jù)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性格特點去設計教學活動,開展小學生喜歡參與到游戲活動,讓孩子們在快樂的游戲中學習拼音,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引發(fā)學生對拼音的興趣。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學拼讀音節(jié)時,利用“找朋友”的方式進行拼讀訓練。教師可以把拼音字母做成頭飾讓小學生戴在頭上,教師展示帶畫著相應圖形的拼音卡片,如bai tu(白兔)。帶頭飾b的小朋友自我介紹:“我是聲母b,讀音要輕短”然后他去找頭戴韻母ai的小朋友,倆人一起回答,“聲母輕短韻母重,兩音相拼猛一碰,我倆見面‘白’組成”;聲母t的小朋友去找韻母u的小朋友說“我是t你是u”,然后一起回答:“我倆組合就是兔?!比缓髢山M相碰組成“白兔”。當學生掌握了兩拼音規(guī)律后,教師在讓學生練習三拼音,也可以總結出發(fā)音規(guī)律?!奥暷篙p,韻母重,介音一滑是三拼”。小學生在找朋友的游戲活動中練習拼音組合,越玩越愛玩、越拼越熟練。
總之,在漢語拼音教學中,要以新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為指導,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互動活動,寓教于樂,注重整合,才能幫助學生走出拼音枯燥難學的陰影,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全新學習方式里學習語文,擁抱知識,體味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