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許已經(jīng)能夠感覺到,年紀越大,晚上入睡就越難。但是許多中老年人在白天卻容易犯困,特別在飯后,看著電視、玩著手機不知不覺坐著就睡著了。這個看似可以消除疲勞、養(yǎng)精蓄銳的睡法,實際上非常不利于人體健康。久而久之,會引起腰肌勞損及頭部供血不足。
為什么老年人更愛打盹?隨著年齡增長,腦細胞逐漸老化、減少,大腦慢慢退化、萎縮,造成腦神經(jīng)之間的交互聯(lián)系減少,容易出現(xiàn)反應(yīng)遲鈍、思維緩慢等問題。另外有些老人由于腦動脈硬化,導(dǎo)致大腦供血供氧不足,也會經(jīng)常打盹。但這里要建議各位中老年朋友,千萬不要坐著打盹,很危險!
因為當老人坐在著打盹時,醒來時由于腦供血不足,會感到全身疲倦、頭暈眼花、腿軟等現(xiàn)象。如果此時立刻站立行走,極易發(fā)生跌倒,導(dǎo)致意外事故。另外,老人頸椎不如年輕人柔軟,打盹時點頭、抬頭之間極易扭傷脖子。并且坐著打盹睡著時,體溫會比正常不睡覺時低,特別容易導(dǎo)致感冒,從而并發(fā)和加重其他疾病,如心力衰竭、心律紊亂、腎功能衰竭等,也可導(dǎo)致糖尿病加重或惡化。
怎樣打盹才是正確的呢?白天如果犯困,可采取打盹加午睡的方式補充精力。其中,打盹的時間不宜過長,控制在10至20分鐘即可,屬于“積零成整”的儲備精力方式,能補充腦力,振奮精神。而打盹也是要平躺在床上或沙發(fā)上。打盹醒來不可猛然翻身或站起來,先平躺一會兒,再扶墻或借助其他物體逐漸側(cè)身起來。
中午可午睡一會兒,建議時間控制在1小時左右。太短則達不到休息的目的,太長則容易起反效果。對于中老年人來說,適當?shù)男菹?,對于身體是非常有幫助的。
(《文萃報》)
活到100歲
不少人會因長時間用手機,出現(xiàn)手指、手腕疼痛、麻木等不適,日常不妨多按揉手部的4個穴位:魚際、列缺、合谷、陽溪。
取穴:魚際穴位于大拇指根到手掌根中間點,肉最豐厚的部分;列缺穴,將左右兩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壓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食指指尖處的凹陷處即是;合谷穴,位于拇指和食指合攏后,隆起肌肉最高處;陽溪穴在手腕拇指側(cè),兩根肌腱之間的凹陷中。
操作方法:每天分別按揉4個穴位,以產(chǎn)生酸麻感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