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
[摘 ? ? ? ? ? 要] ?學前教育師資培訓者是運用現(xiàn)代教育的培訓理念和方式從事教師培訓相關工作的專業(yè)人員,師資培訓班班級管理是其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是各項培訓活動有序、科學地進行的保證。從完善班級管理制度、建立班級學習共同體、優(yōu)化班級學習環(huán)境三個方面提出行之有效的班級管理策略,切實提高各類學前教育師資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關 ? ?鍵 ? 詞] ?學前教育;師資培訓;培訓者;班級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7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0-0206-02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時代進步和社會整體文化素質的提高以及全球對學前教育關注度的提高,我國近些年來重新審視學前教育的價值,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學前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是學前教育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當前我國學前教育教師隊伍建設面臨著數(shù)量短缺和質量不高的雙重困境。為全面提高學前教師質量,建設一支高素質善保教的教師隊伍,逐漸形成了以國家教師教育基地為引領的自上而下的國培計劃、省培計劃、市培計劃及縣區(qū)培計劃的層級培訓體系。學前教育師資培訓規(guī)模日益擴大,教師的學習機會也越來越多,但接踵而來的是培訓質量的提升。
學前教育教師培訓者的專業(yè)化程度直接影響著培訓質量的提升,培訓班班級管理是否科學有序是師資培訓者專業(yè)化的直接體現(xiàn)。
二、核心概念的理解
(一)學前教育師資培訓者
學前教育教師培訓者是指接受過長期系統(tǒng)的專業(yè)教育和專門訓練,掌握教育科學知識和專業(yè)培訓技能,能夠運用現(xiàn)代教育的培訓理念和方式,在學前教育教師教育機構中從事教師培訓的需求分析、培訓方案設計、培訓課程開發(fā)、培訓教學組織、班級管理服務、培訓咨詢等培訓與管理活動的專業(yè)人員。
(二)班級管理
師資培訓班班級管理是一個動態(tài)的循環(huán)過程,是培訓者根據(jù)一定的培訓目的和要求,運用一定的方法,引導全班參訓學員對班級中各種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xié)調和控制,以實現(xiàn)培訓目標,保證培訓的實效性和質量。
學前教育師資培訓班具有學習時期長短不一(例如幼兒園名師名校長培訓一般需要三年、幼兒園班主任培訓班一般需要一周)、人數(shù)多少不等、學員情況各異、師資資源多樣化等特點,與全日制教學班級在班級管理上具有自己的特點。筆者為學前教育培訓教師,近些年來組織過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教師培訓班,現(xiàn)結合自己的工作和研究,談談學前教育師資培訓班班級管理的策略。
三、學前教育師資培訓班級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班級管理制度
師資培訓班班級管理制度是體現(xiàn)師資培訓單位與參訓學員在共同學習、生活中所必須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保證師資培訓班各項活動有序、有效地開展,高質量地達成培訓目標。為確保班級管理制度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培訓單位在遵循合理性和人本性、全面性和具體性的原則下,完善班級管理制度。
1.制度的合理性和人本性
師資培訓班班級管理制度的制定既要反映國家、地方在法律、法規(guī)等方面對教師隊伍建設的總體要求,又要符合現(xiàn)代班級管理和尊重教師專業(yè)成長規(guī)律。參訓學員在培訓期間的學習活動(課堂紀律、考勤、培訓考核、人身安全、財產安全等)需要合理的制度來約束,但在制定制度時還需要考慮參訓學員的需求,體現(xiàn)人本化的管理,例如培訓期間會因為園所工作、家庭緊急事務等原因請假,班主任要根據(jù)培訓天數(shù)規(guī)定請假的天數(shù)。
2.制度的全面性和具體性
師資培訓班級管理涉及班委的選任、課堂紀律、學員考勤、入園跟崗或觀摩、培訓工作考核評價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體現(xiàn)了班級管理工作的全面,又凸顯了班級管理工作的具體和細致。因此,班級管理制度制定時既要考慮全面性,又要考慮具體性,在宏觀的指導下將制度細化,落實到各項工作的實處,如《班級管理制度》《教務管理制度》《班主任工作職責》《班委工作職責》《學員考勤制度》《下園觀摩或跟崗登記表》《培訓工作考核評價制度》及《網(wǎng)絡研修學習制度》等相關規(guī)章制度,各項工作做到有章可依,學員做到有章可循。
(二)建立班級學習共同體
師資培訓班班級學習共同體是一個由參訓學員及班主任、授課教師等成員共同構成的團體。這個團體擁有共同的培訓目標和興趣,在相同文化與精神支持下的班集體環(huán)境中,將日常的生活和學習活動作為基礎任務,通過班級團建活動、主題沙龍、專題講座、微信群等形式和資源相互影響、相互促進。
1.多種方法熟悉學員,密切班主任與學員的關系
師資培訓班時間長短不一,學員水平差異性較大,班主任就不能按照全日制學校班級管理的方法熟悉學員,而需要“因班制宜”。首先,通過收集參訓信息熟悉學員。及時整理參訓學員報名信息表,了解其區(qū)域、性別、單位、教齡、職稱等基本條目,初步判斷其專業(yè)發(fā)展情況,對參訓學員建立起最初的印象。其次,通過建立班委會熟悉學員。師資培訓班班委會主要有班長、學習委員、小組長組成,經常與班主任就學員生活、學習等問題進行溝通,班主任能及時了解學員需求并進行班級管理策略的調整,有利于建立互動友好的“師生關系”。最后,通過日??记谂c交流熟悉學員。班主任每天課前、課后通過全點、抽點、簽到等形式進行考勤,盡量記住學員的姓名,并通過參與小組研討活動、課后交流等形式進一步了解學員,增強培訓班的凝聚力,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
2.開展班級團建活動,密切學員與學員的關系
每個師資培訓班需要開展開班儀式和團隊建設活動,為班主任與學員之間、學員與學員之間搭建一個相互認識、相互了解的平臺,便于班級學習共同體的形成。開班儀式通常由培訓單位領導致辭、培訓項目負責人解讀培訓方案、學員代表發(fā)言等主要環(huán)節(jié),讓參訓學員感受到此次培訓的重要性。開班儀式結束后就需要由班主任帶領參訓學員開展破冰活動,引導學員相互介紹自己、相互認識,自然而然地組建小組,小組成員共同協(xié)商,一起研討組名、組旗、組呼、組歌等團隊標志。多樣性、趣味性的班級團建活動能夠讓學員快速熟悉同伴,認識同伴,形成團隊,共同體驗一段團隊形成的歷程,感悟團隊凝聚的要素,密切了學員之間的關系。
3.實行評學評教,密切授課教師與學員的關系
授課教師與參訓學員是師資培訓班的兩大主體,是影響培訓實效性最關鍵的因素。實行評學可以引導授課教師關注參訓學員是否遵守課堂紀律,是否專心聽講,是否積極參與互動等,便于督促參訓學員盡快轉化角色,深入學習之中,獲得授課教師的肯定。實行評教可以引導參訓學員對授課教師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態(tài)度等進行評價,便于授課教師及時關注參訓學員需求,調整教學策略,獲得參訓學員的好評。
(三)優(yōu)化班級學習環(huán)境
師資培訓班班級學習環(huán)境是指保障培訓各項活動順利進行的物質條件,包括食宿、培訓場地、多媒體設備、培訓材料、入園考察學習園所和交通工具等的協(xié)調與安排。
1.做好與后勤服務的銜接
承辦學前教育師資培訓班的單位主要是本科院校、高職院校及教師進修學校,一般都會有配套的或直屬的后勤服務部門。班主任需要與后勤服務部門就食宿人數(shù)、食宿要求、培訓場地及多媒體設備等事宜進行溝通,確保參訓學員的安全與愉悅學習。如果培訓單位需要將“后前外包”,班主任則需要與酒店就相關事宜簽訂合作協(xié)議,防止食品安全或治安安全事件等的發(fā)生。
2.做好充足的材料準備
培訓材料一般有培訓手冊、閱讀書籍、繼續(xù)教育學時證明及結業(yè)證書等。班主任在培訓班沒有開始前,需要根據(jù)參訓學員人數(shù)準備充足的培訓材料袋、培訓手冊、閱讀書籍、筆等學習用品,便于學員報到時能及時發(fā)放。同時,班主任及時與主管教育行政部門銜接,確定培訓學時數(shù)與證書蓋章單位等事宜,便于培訓結束時發(fā)放給學員。
3.做好與培訓實踐基地的銜接
培訓實踐基地為培訓班學員提供了進入幼兒園觀摩生活活動、教學活動、游戲活動、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園本教研等生動活潑的現(xiàn)場,深受參訓學員的喜歡。班主任需要根據(jù)培訓課程的安排要提前與培訓實踐基地進行聯(lián)系,確定入園觀摩活動安排表,告知參訓學員入園觀摩須知并要求遵守幼兒園的要求等事宜。
4.做好培訓資料的整理與經驗總結
學前教育師資培訓班一般為短期或階段性培訓,每一個培訓班結束時,班主任需要做好以下事宜:(1)要及時撰寫報道稿在相關網(wǎng)絡平臺進行發(fā)布;(2)將培訓班方案、文件、課程表、學員信息表、評教評學表等相關材料進行歸檔,分別整理為電子檔和紙質檔,便于后續(xù)的檢查;(3)撰寫培訓班工作總結,包括工作成效、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意見三大部分,為下一次開展培訓提供經驗。
培訓班班主任作為專業(yè)的培訓管理者在掌握班級管理基礎上,結合學前教育發(fā)展趨勢和班級管理實踐,創(chuàng)新班級管理策略,關注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學前師資培訓的質量。
參考文獻:
[1]余新.教師培訓師專業(yè)修煉[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
[2]王順華.淺析班級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與新型學習共同體構建[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8).
[3]趙明仁,李京蔓.西北地區(qū)學前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現(xiàn)狀、困境與對策:基于西北地區(qū)A省的數(shù)據(jù)[J].教師發(fā)展研究,2018(9).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