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全喜,林 慧,宋 葉,趙志敏,楊得坡
(1.深圳市寶安純中醫(yī)治療醫(yī)院藥學部,廣東 深圳 518101; 2.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中山中醫(yī)院藥學部,廣東 中山 528400; 3.中山大學藥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廣陳皮主要來源于蕓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的栽培變種茶枝柑(C.reticulate‘Chachi’)、四會柑(C. reticurata shhoiensis Tanaka)及大紅袍(C.reticurata‘Dahongpao’)的干燥成熟果皮[1]。因茶枝柑主要產于廣東新會,新會舊稱岡州,故又專稱為“新會陳皮”“岡州陳皮”[2-3],以別于其他地區(qū)所產;新會陳皮作為廣陳皮中的上品,兩者經常可以互相指代[4]。廣陳皮被歷代名醫(yī)所推崇且被奉為廣東道地藥材,具有極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為“廣東三寶”之首和“廣東十大中藥材”之一[5]。2016年,廣陳皮成為首批選出的以立法形式加以保護的8種嶺南道地藥材之一[6]。陳皮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2015年版)[7]中有收錄,分為廣陳皮和陳皮,并在性狀上明確區(qū)分,說明兩者在臨床應用和日常食用中有明顯區(qū)別。由于陳皮與廣陳皮在基源、化學成分及性味功效等方面相近,故在臨床應用中并沒有嚴格區(qū)分開來。廣陳皮作為陳皮中的特殊和優(yōu)良品種,有其獨特的藥理作用和臨床功效。本文擬就廣陳皮的藥效學研究與臨床應用作一綜述,以期為廣陳皮道地藥材資源的綜合開發(fā)及產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理論依據,并將有助于創(chuàng)立廣陳皮道地藥材商業(yè)品牌,以推動廣陳皮道地藥材國際貿易。
崔佳韻等[8]通過DPPH自由基清除實驗、ABTS自由基清除實驗、羥基自由基清除實驗和總還原能力測定實驗,綜合評價2016、2014、2013、2011及2006年5種不同年份新會陳皮揮發(fā)油的抗氧化活性。結果顯示,不同年份的新會陳皮揮發(fā)油均表現出DPPH、ABTS、羥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還原能力,且抗氧化效果與揮發(fā)油的體積分數呈量效關系。并且在所選取的樣品中,2014年的新會陳皮具有最好的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2016年的新會陳皮具有最好的羥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總還原能力。張小英等[9]的研究結果發(fā)現,廣陳皮中茶枝柑皮多糖可明顯改善H2O2誘導的PC12細胞氧化損傷,顯著降低細胞內丙二醛(MDA)含量,極顯著提高細胞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性。提示茶枝柑皮多糖對H2O2誘導PC12細胞損傷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與提高PC12細胞的抗氧化酶活性有關。莫云燕等[10]選用3種國內外常用的體外抗氧化作用評價方法Fenton、DPPH和FRAP共同評價新會陳皮多糖的體外抗氧化作用,結果顯示,新會陳皮多糖在體外能明顯清除羥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還原Fe3+, 并且體外抗氧化作用均隨其濃度的增加而增大。
羅琥捷等[11]用小鼠氣管酚紅排泌量作為觀察指標,對比肇慶、惠州及新會三種不同產地廣陳皮的祛痰功效。結果表明,新會陳皮和惠州陳皮均能顯著增加小鼠氣管酚紅排泌量(P<0.05),其中新會陳皮的祛痰功效相對優(yōu)越;提示新會出產的陳皮在祛痰功效方面顯著優(yōu)于肇慶、惠州出產的陳皮。劉素娟等[12]比較了不同貯藏年限廣陳皮的祛痰作用,結果顯示,當年、1年、3年及5年廣陳皮低劑量組小鼠氣道酚紅的排泌量均高于蒸餾水對照組及鹽酸氨溴索組,且5年廣陳皮低劑量組明顯高于蒸餾水對照組及鹽酸氨溴索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不同貯藏年限廣陳皮的祛痰作用存在差異,5年廣陳皮的祛痰作用更佳。
羅琥捷等[11]探討了肇慶、惠州及新會三種不同產地廣陳皮的理氣功效。研究結果發(fā)現,新會陳皮對家兔離體十二指腸自發(fā)性收縮抑制率明顯低于惠州陳皮,痙攣性收縮抑制率高于其他兩組陳皮,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采取綜合對比分析方法比較三者理氣功效,結果顯示,新會陳皮的理氣指標水平顯著優(yōu)于肇慶和惠州陳皮。劉素娟等[12]的研究結果發(fā)現,不同貯藏年限廣陳皮對正常家兔離體腸肌運動均具有促進作用,并以1年廣陳皮的作用最強,2、3及5年廣陳皮的作用相當。廣陳皮對兔離體腸肌運動實驗結果表明,2年廣陳皮可拮抗乙酰膽堿引起的兔離體十二指腸痙攣性收縮,3及5年廣陳皮可進一步增強乙酰膽堿引起的離體腸肌收縮強度,不同組別差異不顯著。此外,1年廣陳皮能使先用阿托品而緊張性降低的兔離體腸肌進一步松弛,振幅進一步減弱,提示1年廣陳皮能協(xié)同阿托品對兔離體小腸發(fā)揮抑制作用,其余組別對阿托品引起的兔離體腸機松弛作用呈現拮抗作用,尤以5年廣陳皮作用最強。
傅曼琴等[13]的研究結果發(fā)現,廣陳皮水煎液中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為促消化活性最強部分,從中分離純化并鑒定了橙皮苷、川陳皮素和橘皮素3個黃酮類化合物。橙皮苷對大鼠胃液量、胃蛋白酶排出量和胃蛋白酶活力的影響與空白對照無顯著差異。而川陳皮素、橘皮素及三者組合可顯著促進胃液、胃蛋白酶的排出,提高胃蛋白酶活力,增強消化功能。結果表明,廣陳皮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橙皮苷的促消化活性較弱;多甲氧基黃酮類化合物(川陳皮素和橘皮素)的促消化活性較橙皮苷強,具有更強的促進正常小鼠小腸推進運動、增強腸蠕動的功能;而三者組合的活性更強,提示多甲氧基黃酮為廣陳皮促消化功能的主要物質基礎。
王宏[14]通過建立體外消化模型發(fā)現,廣陳皮在消化過程中大量轉化和累積橙皮素,能夠有效抑制雌激素依賴型乳腺癌細胞MCF-7生長,其作用機制可能是橙皮素通過刺激雌激素代謝過程中關鍵酶的編碼基因,促進雌激素代謝,從而誘導細胞凋亡。進一步分析發(fā)現,橙皮素還能有效抑制雌激素受體陰性的MDA-MB-231細胞增殖,且呈劑量依賴效應,其作用機制可能為刺激內質網應激和調控MAPK信號通路的關鍵基因。
有研究通過測定脂多糖(LPS)誘導小鼠巨噬細胞RAW264.7模型中炎性因子轉錄水平的變化,評價廣陳皮體外消化過程中的抗炎活性,結果表明,廣陳皮經體外模擬消化后能有效抑制LPS刺激誘導的一氧化碳合酶(iNOS)及炎性因子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1β(IL-1β)和白細胞介素6(IL-6)基因的mRNA水平表達,表現出較好的抗炎活性[14]。廣陳皮揮發(fā)油對11種供試菌種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供試革蘭陽性菌和真菌的抑制強度大于供試革蘭陰性菌。此外,濾紙片擴散法結果顯示,廣陳皮揮發(fā)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大于蠟樣芽胞桿菌,而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濃度(MIC)卻大于蠟樣芽胞桿菌;對黃曲菌的抑制作用大于漢遜德巴利酵母,而對黃曲菌的MIC卻大于漢遜德巴利酵母[15]。
中醫(yī)認為,廣陳皮味苦,性辛、溫,無毒,可祛濕、化痰、開胃及消食,治胸中瘕熱、逆氣及通淋便、消膀胱熱等[16]?!侗静莘纸洝分杏涊d:“廣陳皮,辛、苦、溫。入脾、肺氣分,能散、能和、能燥、能瀉。利氣調中,消痰快膈,宣通五臟,統(tǒng)治百病”[17]?!侗静莺分杏涊d:“橘皮,廣東新會皮為勝,陳久者良,止嗽定嘔清痰,理氣和中妙品”[18]。盡管廣陳皮和陳皮均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但歷代醫(yī)家均以廣陳皮品質優(yōu)、療效好為道地藥材而喜用[19],在所開具的處方箋上特別標明“廣陳皮”或“新會陳皮”,以區(qū)別于其他普通陳皮。
李景新等[20]、邱國海等[21-22]對新會陳皮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療效進行了系列研究,陳皮散治療組患者分別選用廣東江門貯存20、10和5年的道地新會陳皮(研粉,按每粒0.6 g入膠囊;1次6粒,1日3次,共服4周)治療,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組患者均以陳皮散加服西藥對癥治療?;颊呖偗煶虨?周,第1、2周為第1療程,第3、4周為第2療程。結果顯示,20年陳皮散組第1、2療程總有效率分別為74.19%、90.32%,中西醫(yī)結合組第1、2療程總有效率分別為79.41%、94.12%。表明陳皮能提高多潘立酮與鋁碳酸鎂聯合治療FD患者的胃痛隱隱、胃部飽脹不適等單個癥狀的療效。提示單味貯存20年陳皮治療FD的療效已接近中西醫(yī)結合用藥。同時,過往的臨床研究結果表明,5、10年陳皮散組與中西醫(yī)結合組患者總有效率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10年與20年陳皮散組患者第1療程總有效率的差異有極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第2療程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中西醫(yī)結合組患者第1療程中,20年陳皮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10年陳皮,差異有極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提示20年陳皮治療FD的療效比5、10年陳皮更好。
新會中醫(yī)院李景新等[23]研發(fā)的蛇膽陳皮塊(將新會陳皮浸泡于蛇膽甘草液中制成陳皮塊,服用時取一小塊含服或嚼服),用于老年性“痰飲”患者(如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臨床療效顯著。胡曉峰[24]以自擬的石英參芪湯防治支氣管哮喘62例,石英參芪湯的藥物組成為紫石英、鵝管石、南沙參、北沙參、炙黃芪、廣陳皮、炙紫苑、炙冬花、熟地黃、甜蓯蓉及炙甘草;3個月為1療程。結果顯示,患者痊愈10例,顯效33例,有效11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87.1%,提示石英參芪湯防治支氣管哮喘有較顯著的療效。何昌生等[25]將感冒后咳嗽符合風寒夾濕證型診斷標準的患者60例隨機分組。治療組30例患者給予加味參蘇飲加減對癥治療,加味參蘇飲基本方為紫蘇葉、制半夏、廣陳皮、桔梗、川貝母、炒枳殼、黨參、木香及生姜各10 g,粉葛根15 g,前胡12 g,白茯苓20 g,炙甘草6 g;1日1劑,分早晚2次溫服;方中廣陳皮起到理肺氣、寬胸兼化痰等作用。對照組30例患者給予鹽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兩組患者的療程均為14 d。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治愈24例,有效5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6.7%;對照組患者治愈8例,有效12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66.7%;治療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房淑英[26]根據脫水情況在進行補液的基礎上采用中藥口服治療小兒腹瀉117例,辨證分為四型。傷食瀉藥用火焦山楂10 g,法半夏、云茯苓各5 g,廣陳皮、蒼術、萊菔子及神曲各4 g,砂仁、炙甘草各3 g;風寒瀉藥用大腹皮、紫蘇及云茯苓各3 g,曲半夏、白術、廣陳皮、桔梗及厚樸各6 g,藿香10 g;濕熱瀉藥用葛根10 g,黃芩、黃連及苡仁各6 g,蒼術、云茯苓及炒扁豆各4 g,車前子5 g,生甘草2 g;脾虛瀉藥用人參2 g,炒白術、云茯苓、炒砂仁、炒苡仁及廣陳皮各4 g,炒扁豆、蓮子肉及炙甘草各3 g,山藥、黃芪各10 g,附子2 g。以上各方均水煎濃縮至300 ml,過濾后口服或鼻飼,1日1劑,分2~3次服用。結果顯示,顯效85例,有效22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達91.5%。徐瑋華等[27]將小兒厭食癥分四型論治:乳食停滯型,治擬消食健運,藥用焦三仙、枳實、云茯苓及西砂仁各6 g,陳皮、蒼術各4.5 g,連翹8 g;脾胃虛弱型,治擬健脾益胃,藥用黨參、茯苓、廣陳皮、炒扁豆及苡米各6 g,生白芍、佛手及生麥芽各4 g,黃芪、生谷芽各3 g;濕困于脾型,治擬健脾化濕,藥用炒白術、白蔻仁、炒扁豆及藿香各6 g,茯苓、姜半夏及廣陳皮各4 g;脾胃陰傷型,治擬養(yǎng)陰和中,藥用石斛、生白術各6 g,西砂仁、茜根各4 g,甘草2 g;共治療245例患者,結果顯示,顯效145例,好轉95例,無效5例。蔡江等[28]以痛瀉藥方(焦白術、炒白芍、北防風及廣陳皮各10 g)為基本方加減,治療小兒胃脘痛,臨床療效滿意。方中陳皮辛苦性溫,理氣和中,隨證加減,全方共奏舒肝健脾之功。
吳德強[29]以陳草湯(廣陳皮一兩、生甘草二錢)治療急性乳腺炎13例,上述兩藥加水三碗煎成一碗半,1日1劑,分2次服;如有發(fā)熱、脈數而弦及局部紅腫熱痛明顯者,可加銀花三錢、山梔子二錢;如痛在初期不發(fā)熱,可單投陳草湯即可。結果顯示,療程最長者7 d,最短者2 d,服藥后3 d痊愈者7例,5 d治愈者3例,其余服藥后2、4及6 d治愈者各1例。在治療過程中,均未合用過其他消炎劑,結果無1例化膿,療效良好。侯萍[30]采用益氣通閉湯辨證加減治療產后尿潴留29例。藥物基本組成:茯苓12 g,黃芪30 g,澤瀉、紅藤及益母草各15 g,炒白術、牛膝、瞿麥、車前子(包煎)及黃柏各9 g,木通、王不留行、廣陳皮及桔梗各6 g,肉桂(后下)、甘草各3 g。結果顯示,服用1劑有效者20例,服用2劑有效者8例,無效者1例,總有效率為96.5%。
廣陳皮所含的單體成分橙皮苷有許多藥理作用,已被藥廠研究開發(fā)制成西藥橙皮苷片、橙皮苷維生素C片及復方橙皮苷膠囊等多種制劑,用于防治高血壓病和動脈硬化引起的視網膜出血等病癥。治療冠心病的“脈通”和治療高血壓病的“脈舒靜”都含甲基橙皮苷。同時,廣陳皮還可以用于生產蛇膽陳皮散(或蛇膽陳皮膠囊)、蛇膽陳皮液、二陳丸、六君子丸、木香順氣丸及平胃散等多種中成藥,臨床上可用于防治高血壓病、腦出血等出血性疾病,也可用于治療風濕性關節(jié)炎、風濕熱和膽石癥等病癥,均有明顯療效。此外,以廣陳皮為主藥或配伍使用的湯劑更是不計其數[31]。廣陳皮作為藥食兩用的傳統(tǒng)道地藥材,除藥用外,還可開發(fā)為食品如陳皮蜜餞、陳皮梅等。陳皮還被用作傳統(tǒng)香料和制作成保健藥膳,以廣陳皮入饌,既可除異味,增香味,又有食療作用。廣陳皮其香氣成分還被化妝品企業(yè)所利用開發(fā)。近年來,廣陳皮在食品工業(yè)領域的應用日趨廣泛[32],尤其是以新會陳皮和云南普洱茶制作而成的新會陳皮普洱茶,其口味獨特,氣味清新,有順氣理中、健脾燥濕和化痰止咳等作用,日益成為人們所推崇的新型養(yǎng)生保健飲品[33]。
綜上所述,隨著現代實驗和臨床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廣東道地藥材廣陳皮潛在的藥理學作用及價值被逐漸發(fā)掘,對廣陳皮的研究完全超越了幾千年來其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功用范疇,不只限于對呼吸系統(tǒng)及胃腸道作用的研究,已涉及到心血管、抗腫瘤、抗氧化、抗突變及抗菌消炎等諸多方面。但目前對廣陳皮及其復方制劑仍缺乏系統(tǒng)性研究,重視開發(fā)利用其藥物資源,全面解析藥效物質基礎、深入研究作用機制及闡明其體內藥效學等將是今后努力的方向,這將有利于為擴大廣陳皮的臨床應用范圍提供科學理論數據,并將進一步促進廣陳皮中藥材產業(yè)化的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