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輝
(仲愷農業(yè)工程學院輕工食品學院,廣東廣州 510225)
食品微生物學是食品類專業(yè)的一門基礎性學科,也是學好食品類專業(yè)必備的科目。對于食品科學類學生和食品領域的從業(yè)人員來說,食品微生物學實驗是必備的實驗技能[1]。實驗教學是高等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要培養(yǎng)適應21世紀需要的應用人才,實驗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過“微生物實驗學實驗”可以讓學生驗證理論,鞏固和加深理解所學過的專業(yè)課知識,熟悉和掌握實驗和操作技能,還可以讓學生熟悉和掌握實驗和操作技能,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進一步啟發(fā)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2]。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不斷進行“食品微生物實驗”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實驗室安全始終是實驗操作和教學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一系列頻發(fā)的實驗室安全事故,給教師敲響了加強高校教學實驗室安全管理的警鐘。高校微生物教學實驗室存在的安全隱患比較復雜,“食品微生物學實驗”課上接觸到的化學試劑、菌種和實驗設備等都存在安全隱患[3]。為了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對學生進行實驗室安全知識教育必不可少。因此,在“食品微生物實驗”課的前期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酒精灑出燃燒的處理”“滅菌鍋的安全操作”“如何處理實驗菌”等的相關安全教育。另外,還告知學生實驗室滅火器的位置、如何進行操作。同時,對實驗室的管理制度進行強調,提醒學生進行規(guī)范的操作,遵守實驗室制度,也可以加強學生在實驗課上的安全意識。
基礎微生物學實驗包括“普通顯微鏡的使用和細菌形態(tài)觀察”“簡單染色法和革蘭氏染色法”“培養(yǎng)基的配制與滅菌”“微生物的分離、純化與接種”“放線菌、酵母菌、霉菌的形態(tài)觀察”等[2]。為了讓學生對這些基礎實驗和技能有著更清晰、更系統(tǒng)的認識,可以將基礎實驗分為“微生物的培養(yǎng)和分離、純化、接種”與“顯微鏡觀察”兩大部分,并調整教材上的先后順序進行授課。具體來說,先安排“培養(yǎng)基的配制與滅菌”“微生物的分離、純化與接種”實驗,獲得后續(xù)實驗的實驗材料,進而安排“霉菌的形態(tài)觀察”“細菌的形態(tài)觀察(其中包括簡單染色和革蘭氏染色)”“放線菌的形態(tài)觀察”“酵母菌數目測定”“酵母菌大小測定”等實驗。整個實驗內容安排遵循微生物實驗過程的特點,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從而達到加強學生對于基礎技能的掌握,系統(tǒng)地掌握整個實驗過程的目的。
開設的綜合性實驗以檢測類型的食品微生物學實驗“食品中細菌總數的測定”“大腸菌群檢驗”“沙門氏菌檢測”為主,發(fā)酵微生物學實驗“甜酒釀的制作”,以及蕈菌的“食用菌栽培”實驗為輔。通過這些綜合實驗,能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微生物學的各項基本實驗技能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同時,由于這些實驗密切結合了專業(yè)的課程設置,又與生產實踐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fā)學生對“食品微生物實驗”課的熱情和興趣[4]。
在同一個實驗里,如“食品中細菌總數的測定”“大腸菌群檢驗”中,不同組采用有對比性,而且與學生關系密切的2種材料,如“學校湖水”與“果酒(學生實驗產品)”,這樣,可以引發(fā)學生對于實驗結果的好奇心,同時,學生對于2種截然不同的實驗現(xiàn)象結果進行對比和分析,可以加深他們對實驗的理解。
在基礎實驗技能部分,采取多種手段和方法相結合,以夯實學生對基礎技能的掌握[4]。第一步,借助多媒體功能,通過觀看圖片、視頻向學生直觀地展示實驗的基本操作規(guī)范;第二步,教師課堂當面示范,細致剖析操作的每一步;第三步,學生獨立實驗和練習,教師即時跟進指導。
如果在實驗課上,教師只是事無巨細地安排學生進行驗證性的實驗,那么勢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而如果通過一系列設置好的問題,如提問假設自己是設計實驗的人,為了解決某個問題,會如何思考,如何設計實驗;或者提問為什么會采用某種方法,產生某種現(xiàn)象等,則可以讓學生開動腦筋對學習過的理論知識和前期的實驗知識進行疏理,充分融入教學中,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并且達到良好的授課效果。
中國有句古語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與實驗課的特點和要求相一致。實驗課實驗課與理論課不同之處,體現(xiàn)在親自動手做實驗這一點上。而且實驗課上的收獲,絕不是光看教材或資料可以體會得到的。因此,實驗課要嚴格考勤,未上實驗課的學生不給該次實驗的分數。同時,因故缺課和在實驗課上完成不好的學生會給予一個補做、重做的機會,做到不讓一個學生因病假、事假而耽誤一次實驗,也使得重做實驗的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更加激發(fā)了他們對實驗課的學習興趣。
在整個實驗教學中,教師必須嚴格要求學生,同時也必須全力投入到實驗教學中,才有可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在實驗課上,教師不能講授完后,就讓學生自己實驗而不顧不問了。教師應該不停巡查,學生遇到不理解的問題時,要適時地啟發(fā),發(fā)現(xiàn)學生操作中存在的問題時,要及時地指導,發(fā)現(xiàn)普遍性問題要向全班指出。
對于學生的實驗操作和結果要及時打分,并將出現(xiàn)的問題指出,有利于學生了解自己做得不足的地方,并且做好調整。采取學生獨立和分組操作結合的方式,并按照實驗操作的表現(xiàn)和實驗結果給學生打分,即時公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實驗報告是學生對每次實驗課的總結,相當于一份微縮版的論文。每一次實驗課結束后,督促學生課后根據實驗結果盡快完成實驗報告,通過讓學生盡快上交實驗報告,可以讓學生再次梳理一次實驗的過程,對實驗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和問題進行分析,并且可以將實驗中的難點和重點問題再次進行復習和思考,以達到鞏固知識點,將理論與實踐將結合的目的。如果教師認真地批改學生的實驗報告,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實驗報告書寫格式、布局和圖表是否規(guī)范,對于實驗結果的分析是否正確,以及對實驗原理掌握得是否深入。在下一次課時,則可以點評實驗報告,指出報告中存在的問題,并且讓學生提出對于上次實驗和實驗報告存在的一些疑惑,再一次鞏固實驗的重點和難點。
對食品專業(yè)的學生而言,“食品微生物實驗”課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有體會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并對教學不斷進行改革,才能使學生獲得更好的專業(yè)教育,適應不同時期社會對大學生的專業(y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