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 晶(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沙村鎮(zhèn)中心小學 江西 吉安 343719)
由于新課程改革對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要求逐漸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應不斷提升,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使習作教學得到有效發(fā)展,而要想提高寫作教學質量首先應使學生喜歡寫作,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其次教師應告知學生寫作要求和注意事項并引導其進行不斷地素材積累,逐漸提高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在學生輕松愉悅的寫作中使寫作教學有效開展,也為日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小學語文中,由于學生剛剛接觸到系統(tǒng)性的語文知識學習而缺乏一定基礎,且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生活閱歷少,對于日常生活事物沒有自己主觀的看法和體會,而寫作則恰恰考驗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所以在寫作時學生經常會產生畏難情緒,不能主動進行寫作甚至部分學生還會逃避寫作,導致學生喪失對寫作的興趣。其實對于小學作文教學,教師應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情況降低寫作要求,如若刻板要求學生在寫作中語文邏輯完整通順或是運用寫作修辭手法等反而會本末倒置,所以教師只需要求學生能夠完整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真實體會,并且能夠敘述一個完整的內容,不會頻繁出現(xiàn)書寫錯誤和標點符合錯誤。從而使寫作不在成為學生的一種負擔,而是其對真實生活體會的表達,讓學生得以有興趣的進行寫作。其實學生在語言學習的初級階段,均會產生把日常生活和心情寫出來,但通常得不到很好的指導,所以在小學語文中教師應積極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習慣,而以日常生活為素材記錄學生自己喜歡的事情也避免了學生作文內容千篇一律的情況發(fā)生。
閱讀是學生進行寫作的重要前提,而好的閱讀習慣應從小培養(yǎng),教師也應培養(yǎng)小學生對課外書的閱讀興趣,通過大量好的書籍閱讀不僅可以對好的詞語和語句進行積累,也可以更多的對文章的寫作技巧和寫作方法有所初步認識,且書籍作為智慧的源泉,學生如果能進行長期的閱讀不僅有利于素材積累從而提高習作水平,學生的眼界和內涵也將不斷提升。而學生閱讀書籍不應僅僅局限于課堂中,教師也應充分利用早自習、課間時間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教師可以結合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和實際經驗為學生現(xiàn)階段值得讀且較為有趣的書籍列一個書單,使學生在除閱讀課之外可以自主進行閱讀。好的書籍還可以深化學生感知能力和閱讀水平,不僅提高了學生寫作能力也對日后語文學習起著關鍵作用。
在小學語文中,課本內容的選擇是極具權威性的,所以對課本的熟讀、精讀應成為學生閱讀的主要目標,不論是生動婉轉的詩歌、內涵深刻的寓言故事、意蘊文雅的散文都是學生值得利用的現(xiàn)有素材,教師可以選擇部分經典的片段令學生背誦,使之可以靈活運用到寫作中,且教師應注意要在不使學生負擔加重的前提下適當選取,然后令學生進行記憶,從而促進學生寫作水平不斷提升。學生也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等信息技術進行多種最新素材的閱讀,并使學生有策略的選擇閱讀素材,幫助學生擴寬知識層面,在寫作時也會有更深層體會。
習作教學得以穩(wěn)定發(fā)展還需學生能夠主動進行寫作。所以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寫作,把學生個人經歷以真情實感表述出來,且要提醒學生寫出事情中感受最深或是最有趣味性的內容。在習作教學實踐中,由于學生之間的寫作速度、素材積累程度、思維方式等均有差異,導致寫作所需時間各有不同,且對于現(xiàn)階段小學生而言,主要是注重作文本身的完整度所以教師對于寫作時間可以適當減少限制。對于基礎較好可以在課堂內完成寫作、相互交流后教師可以適當提出建議,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也應允許其在課后通過查找資料等途徑完善習作。
教師也可以根據(jù)習作課堂主題提前布置下去,學生得以提早搜集資料、查找素材等,在寫作時不對其字數(shù)硬性規(guī)定,學生更具自己內容所需自由控制字數(shù)。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在作文中表現(xiàn)其個性特點,而不是一味地要求統(tǒng)一化和格式化,從而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且由于學生生活經歷、興趣愛好、性格等截然不同,所以教師不能依靠統(tǒng)一的標準衡量學生能力,而是應對不同學生采取針對性教學,使其在各自的基礎上都得到進步和發(fā)展,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熱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寫作的積極性,習作教學效率也隨之提高。
結語:綜上所述,習作是對學生語文水平的綜合考察,是學生需要掌握的重點內容,同時習作教學也是語文教學中的關鍵和薄弱部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以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為前提逐步培養(yǎng)其閱讀和寫作的習慣,為日后更高層次寫作打下基礎。教師應始終以學生實踐情況為主有針對性并在其個人基礎上提升能力,從而使習作教學得以有效發(fā)展,也使小學語文質量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