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紅
摘要:教學大綱是人才培養(yǎng)目標能否達到的核心文檔,是一門課程的綱領性文檔,是教和學的依據文檔。該文提出一種基于OBE理念的專業(yè)課程教學大綱的制定方法,從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畢業(yè)要求入手,以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知識和素質的要求為依據,針對每門課程設置目標,劃分教學模塊,細化教學知識,設計合理的教學方式、學習方法和評價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改善教師授課方法,提高教學大綱的編制質量,更好地為教學工作服務。
關鍵詞:OBE;教學大綱;課程模塊;評價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8)33-0119-03
1 緒論
教學大綱是人才培養(yǎng)目標能否達到的核心文檔,是一門課程的綱領性文檔,是教和學的依據文檔。教學大綱規(guī)定教師所教授的知識點,表明了期望學生學習的重難點內容,是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的有力評價標準。2016年,我國正式成為《華盛頓協(xié)議》成員,大力提倡工程專業(yè)認證,重視學生學習產出的課程教學,那么OBE教育模式必然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也是學校學院設計培養(yǎng)方案、教學大綱必須要考慮的一項工作。本文首先分析了傳統(tǒng)教學大綱制定的缺陷,進而提出了一種基于OBE理念的專業(yè)課程教學大綱制定方法。
2 現(xiàn)有教學大綱存在的問題分析
2.1 教學內容與人才培養(yǎng)目標偏離
現(xiàn)有的教學大綱包括了課程性質和任務、課程的基本內容及要求、課時安排、考核方式、參考數目等部分。課程任務是人才培養(yǎng)體系中的關鍵要素,但在教學內容部分往往以某一教材為依據編排課程教學內容,偏離或者脫離了人才培養(yǎng)目標,例如,要求培養(yǎng)的是的應用型人才,教學內容卻對應的是學術型人才。
2.2 強調了教學內容而忽視了教學方法
大部分高校的教學大綱是綱領性的文件,重視了教學內容和學時安排,忽視了教學方法和策略,更是沒有學習方法,這個問題導致了教和學的脫節(jié),導致在課程上以老師教為主,學生學為輔,更談不上關注學習效果。
2.3 評價方式單一
評價方式是檢驗學生學習的效果,判定學生是否掌握了本課程的重難點知識,達到了具體的能力要求,而現(xiàn)有的評價方式大部分還是以閉卷考核為主,忽略了課堂及平時考核的成績,導致不能準確判斷學生是否達到了課程要求。比如課程的評價成績和平時學生學習成績出現(xiàn)偏差,一旦出現(xiàn)此類情況,教師往往會歸咎于學生不好好學習,管理者則會質疑教師出題太難或者教學方法不當。
2.4 課程之間教學大綱脫節(jié)
學生最終能力的培養(yǎng)是由多門課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構成,現(xiàn)有的教學大綱制定往往是“單打獨斗”,理論課程、課程設計和實踐課程可能都不同教師授課,導致無法圍繞同一培養(yǎng)目標設置教學知識點,如圖1所示。每個教師單獨制定一門課程的教學大綱,缺少了溝通和交流,導致教學內容重復,學生對學習內容無趣。
總之,現(xiàn)有的教學大綱對于課程學習應達到的要求和目標不清晰,教師沒有系統(tǒng)了解專業(yè)和課程的邏輯結構,被動的遵循教學認知過程,學生學習興趣難以被激發(fā),使得教師注重教,忽視了學生學,單純強調了一門課的知識點重要性,忽視了課程之間的關系,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本文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借助OBE教學模式,提出了一種新的專業(yè)課程教學大綱制定方法。
3 一種基于OBE的專業(yè)課程大綱制定方法
本方法以強調學生在某一門課程上達到的能力,強調學生所產生的成果是可測量的,強調學生成果的綜合性表現(xiàn)應符合行業(yè)發(fā)現(xiàn)的需要為目標,通過學習課程目標化、教學內容具體化、課程內容模塊化和知識評價日常化等四個方面指引大綱的編寫,產生基于OBE理念的課程教學大綱。
3.1 學習課程目標化
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課程的設置是由學生最終的畢業(yè)要求和培養(yǎng)目標決定的,即每門課程在設置時都貢獻與專業(yè)的核心能力要求、知識能力要求或素質能力要求,如圖2所示。有些課程單獨貢獻與畢業(yè)要求,有些課程組合貢獻于畢業(yè)要求,這就導致多門課程之間存在知識點重復的現(xiàn)象(例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計算機導論、C語言程序設計和單片機原理等這些課程中,都會涉及二進制知識點的講解),所以針對單門課程,根據其服務的畢業(yè)要求,明確確認其課程目標,如圖3所示,避免不同課程同一知識點多次講解,同時為后期的課程考核提供依據。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集專業(yè)負責人、課程大綱制定者、專業(yè)教師代表和企業(yè)代表等人員共同參與完成。
3.2 課程內容模塊化
針對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選取,整合,序化課程內容形成教學模塊或單元,使得課程教學內容固定,避免不同教師教學內容的偏差,避免應用型的課程轉變?yōu)槔碚撔?。針對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方案,在設計課程內容時,應以能力為主導,以學習結果為目的。課程內容的模塊化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細化課程目標,將目標按照基礎目標,提升目標和拓展目標分類,如圖4所示。基礎目標是指通過課程的學習,要求所有學生都要達到的要求,它具有導向性和控制性。提升目標是指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力差異等內容而設計的提高性要求。拓展目標是指每一個學生個性化的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更多關注的是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
(2)課程內容的選取和整合。課程內容只有經過教師合理的教學化處理后,才能轉化為合適的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是受課程目標的指引和限制,而不是教師能教什么就教什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教學內容要與課程目標相一致,要以課程目標為依據,從教材內容中選取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從而真正地為課程目標貢獻,為畢業(yè)要求和人才培養(yǎng)目標貢獻。
(3)根據課程目標的基本性、提升性和拓展性使教學內容模塊化,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恰當的學習方法,抒寫在課程教學大綱,明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方式,如圖5所示。使得在教學大綱中,教學內容不再是參考書目目錄的羅列,而是按照課程模塊組織;教學內容不再是單一的知識體系,而是圍繞培養(yǎng)目標系統(tǒng)性的優(yōu)化內容;明確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法;明確了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進而通過教學過程使學生具備在將來實際工作中能運用系統(tǒng)性知識獨立完成復雜工作任務的能力。
(4)針對不同的教學模塊選取恰當的評價方式
教學評價是學生能力達成的評價,是以學生為中心,依據培養(yǎng)目標和本門課程教學大綱對知識、能力和素質的要求,合理評估學生能力達成的有效性,是幫助學生對能力達成情況進行有效的鑒定。
要針對不同課程不同模塊的特點,根據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合理設計考核方式,選取閉卷、開卷、項目設計、調研報告、論文、能力操作測試,或以上多種類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假設采用的是項目教學法,就用能力操作考核和項目設計結合的方式;如果以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為目的,就采用作品設計、能力測試等方式。
總之評價考核方式由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學習方法等因素共同決定。一定要科學設計評價辦法,探索合理設置評價等級和評價系數,既能有效的檢測學生學習能力的效果,又避免新的考核方式給學生帶來負擔,改變傳統(tǒng)考核方式中所有內容統(tǒng)一考核模式,既不能達到考核學生的目的,又不能評判學生實踐能力。
4 結論
教學大綱是規(guī)范教與學的行為準則,高校教師要熟悉了解OBE模式下教學大綱的編制目標和方法,重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的轉變,重視教學效果的評價。本文采用從人才培養(yǎng)方案目標和畢業(yè)要求入手,以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知識和素質的要求為依據,針對每門課程設置目標,劃分教學模塊,細化教學知識,設計合理教學方式、學習方法和評價方式,提出了一種基于OBE理念的課程教學大綱的設計方法,期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教學大綱的編制質量,更好地為教學工作服務。
參考文獻:
[1] 丁兆奎. OBE導向下教學大綱的編制與設計[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7,15(1):120-122.
[2] 申天恩.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設計[J].高等理科教育,2016(6):38-43.
[3] 李曉.淺議成果導向教學模式在高職教學中的實施.讀與寫[J].2017(6):14-16.
【通聯(lián)編輯:光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