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斐瓊
【摘要】課外閱讀要以興趣為師,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選擇、學會提煉、學會拓展,讓閱讀成為自然和常態(tài)的行為。要以方法為徑,指導學生像走路一樣在作品中“走”一遍,像電影一樣在頭腦中“想”一遍,像地圖一樣在紙張上“畫”一遍,教授學生行之有效又適用其他讀本的閱讀方法。要以活動為媒,通過組織讀書交流、撰寫讀書筆記、制作讀書小報等多彩活動,讓課外閱讀富有情趣,給學生留下美好的童年回憶。
【關鍵詞】課外閱讀;自然常態(tài);普適有效;富有情趣
讀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讀書能夠影響人,塑造人,成就人。正如莎士比亞所說:“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贝罅块喿x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能夠?qū)W生的語言發(fā)展、思維創(chuàng)新、審美情趣、人格塑造等方面帶來莫大的影響。小學高年級學生通過課內(nèi)的閱讀,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基礎的閱讀方法,對于閱讀也有著較為濃厚的興趣。但是這“課內(nèi)功夫”如何用到課外閱讀上,讓課外閱讀也能正規(guī)起來,正常起來,則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因為,大家雖然知道閱讀的重要性,也向?qū)W生推薦了大量的書籍,但由于課外閱讀在“課”之外,普遍重視不夠,疏于交流與指導,以致成為浮于表面的形式。這種放任自流型的課外閱讀無法真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如何打破這一尷尬局面,讓課外閱讀走進師生的視野,讓課外閱讀不被“見外”,也能有“課”的樣子?我以班級開展的《草房子》閱讀指導為例,談談我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一、以興趣為師,讓學生愛上閱讀
愛因斯坦曾說過,“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笔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推動下的閱讀才是長久的穩(wěn)定的發(fā)自內(nèi)在需要的,這樣的閱讀才真正走進了學生的生活,成為學生自然和常態(tài)的行為。
1.選擇:“閱讀什么”
想要點燃學生閱讀的熱情,就必須先篩選出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找到一個合適的對象。選擇的標準:一是切合學生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為學生能理解;二是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學生所熟悉;三是富有童趣和情趣,具有藝術感染力,為學生所喜愛。根據(jù)這樣的要求,我把《草房子》推薦給學生。《草房子》是著名兒童作家曹文軒的代表作之一,作品格調(diào)高雅,描寫細致入微,語言特色鮮明,內(nèi)容貼近兒童。把這樣一本書籍推薦給學生,既符合我選材的初衷,又迎合了學生的興趣和需求。事實也表明,學生喜愛這樣優(yōu)秀的讀物,有的學生雖已讀過,但還是饒有興趣,一讀再讀,并與同伴交流自己的閱讀所得。
2.提煉:“讀到什么”
愛美是人的天性,小學生對美的事物有著樸素的情感。而“美”普遍存在于文學作品中,文學作品就是通過文學形象來塑造美、表達美、贊頌美的。曹文軒在書的封底也寫道:“美的力量絕不亞于思想的力量。一個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變?yōu)槌WR,只有一個東西是永遠不衰老的,那就是美。”整本書的靈魂所在正是一個“美”字。
針對這樣的情況,我注意把作品的美給提煉出來,集中呈現(xiàn)給學生,以此感染學生,打動學生。如,“人性之美”——陸鶴能正視自己的殘缺,找回自信與尊嚴;杜小康家道中落,努力扛起生活的重擔;桑桑勇敢、正直,幫助紙月驅(qū)趕惹事的劉一水……“文字之美”——作者極盡語言的修飾功能,充分使用各種修辭手法,使得語言清新中不乏雅致。其筆下油麻地里的人和物都顯現(xiàn)出淳樸的本色。這些美的所在都需要老師精心設計導讀,讓學生邊閱讀邊發(fā)現(xiàn)。如,在感受作者文字魅力時,我出示了一段描寫草房子概貌的句子,讓學生初步感受作者文字的詩意美好,通過改寫小詩,讓學生發(fā)現(xiàn)書中蘊藏著的“文字美”。通過師生共讀,讓學生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在今后的寫作中能夠呈現(xiàn)美。
3.拓展:“讀向何處”
課外閱讀是一個延續(xù)的整體的過程,閱讀指導的目的主要是打開學生的閱讀視野,讓他們把目光投向遠方?!恫莘孔印分皇钦n外閱讀之路的一個起點,我想做的是用一位作家引出其他優(yōu)秀作品;由一位作家引出一類作家。因此,閱讀完《草房子》以后,我又向?qū)W生推薦了曹文軒純美系列小說中的其他作品,如《青銅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根鳥》等。在推薦、交流的過程中,有更多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走進了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成為他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這樣“大”的閱讀背景下,學生的視野被打開了,他們保持著持續(xù)閱讀的興趣,去了解更多的相關作品,獲得更多的閱讀收獲。
二、以方法為徑,讓學生學會閱讀
以《草房子》課外讀本為范本,我尋找適合高年級學生的閱讀方法,在導讀課和交流課中,教授學生行之有效又適用其他讀本的閱讀方法,達到有效的閱讀和閱讀的有效。
1.像走路一樣“走”一遍
閱讀的第一步是對作品的了解和記憶,閱讀最重要的目標也是要對讀過的作品留有記憶,如果讀過即忘,那閱讀的效果就大打折扣。有的學生過目不忘,并不是有多強的記憶能力,而是掌握了閱讀方法,能夠運用科學的記憶方法,把零碎的片斷的信息結(jié)合成整體的知識。因此,課外閱讀指導要重視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進行有意識的閱讀,從中積累起閱讀經(jīng)驗,用于以后的閱讀活動。
我教給學生兩種閱讀方法,一是圈點勾畫法:用不同的符號,如著重號、下劃線、雙下劃線、曲線、圓圈等在書上記錄下自己閱讀時的見解、感受,或愛,或憎,或疑,或思。二是隨文批注法:在文章旁邊寫出自己的見解和感受??梢云吩u遣詞造句的精妙,寫出自己的理解、體會和感想;可以談一談對同一問題的不同見解或由此引發(fā)的聯(lián)想。各種符號如同一個個路標,帶領學生走進文字的叢林,感受閱讀的美妙。批注隨感又如同學生閱讀之后留下的串串腳印,記錄下閱讀的收獲。
2.像電影一樣“想”一遍
好的作品能喚起人的想象,想象能夠補足作品的意義空間。根據(jù)小學生善于想象、喜歡幻想的心理特點,我讓學生借助圖片等形象展開想象,并把想到的內(nèi)容說出來。如,《草房子》的閱讀中,我出示尺子、生姜、帽子、做操、匯演等圖片,讓學生看著圖片回顧與陸鶴有關的故事。學生展開想象,有的說:“圖片上的尺子讓我想到,班里同學出于對禿頭的好奇,付出了一把尺子的代價,和陸鶴換來了一次摸頭的機會?!庇械恼f:“圖片上的生姜讓我想起,陸鶴的父親為了讓兒子長出濃密的頭發(fā),持續(xù)49天的時間用生姜為他擦頭,可最終還是沒能取得成功?!庇械恼f:“看到做操這幅圖,我仿佛看到了陸鶴在學校參加會操時故意搗亂的情形,他讓油麻地小學失去了獲得第一名的機會?!睂W生把這些故事概括成詞或短語,總結(jié)人物在發(fā)生該事件時的心理活動、性格特點、精神品質(zhì),鞏固了對所讀內(nèi)容的理解,同時鍛煉了學生的說話能力。
3.像地圖一樣“畫”一遍
閱讀也是一個思考的過程,有思考的閱讀才是高質(zhì)量的,才是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我采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思考。具體地說,就是將思維過程和知識結(jié)構用圖的形式展示出來,它有利于學生思維過程和知識的整體架構,同時有利于教師教學策略的優(yōu)化和教學智慧的生成。
如《草房子》的閱讀中,先清晰地呈現(xiàn)陸鶴這一人物的主要事件和人物特點,提出畫“思維導圖”的要求,相機通過板演形式繪制出一幅完整的單線思維導圖,并告訴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的五個要點:1.將紙張橫向擺放;2.用彩色鉛筆書寫;3.分支上寫上詞組;4.多使用圖畫、符號等形式;5.一幅完整的思維導圖應從中心開始呈放射狀伸展旁枝。
通過有效的指導,學生對思維導圖繪制的方法有了直觀的理解和感受,再請學生分組來繪制桑桑、細馬、紙月和杜小康的成長足跡就水到渠成了。隨后,上臺交流展示,學生不僅能對其他主要人物的成長經(jīng)歷有清晰的了解,更能熟練掌握閱讀新方法,閱讀的內(nèi)驅(qū)力也自然形成。
三、以活動為媒,讓學生享受閱讀
小學生生性好動,他們的學習具有活動的特點。其實,他們的活動就是一種學習。把課外閱讀活動的要素提煉出來,組織富有特色的讀書活動,讓課外閱讀富有情趣,能給學生留下美好的童年回憶。
1.多彩讀書交流
我圍繞《草房子》這一課外讀本,在班內(nèi)組織開展美文朗誦會、閱讀分享會、電影作品賞析會、優(yōu)秀文學作品推薦會、課本劇表演、思維導圖設計大賽等。在活動過程中,盡量提供多種機會讓學生及時運用知識拓展技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學生積極參加活動,交流閱讀心得體會,閱讀的方法得到交流,閱讀的氛圍得到營造。如在“讀書分享會”的活動中,大家分享讀書的收獲:
梁欣可說:“生活中,困難無處不在。困難像彈簧,看你強不強,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我們所得到的和擁有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逆境中學會堅強,迎難而上,這樣才會成長?!?/p>
殷荻洋說:“《草房子》中小主人公們的故事讓我懂得,人應該敢于追求、勇于進取、有情有義、樂觀向上。”
錢方樂說:“在讀完一個章節(jié)以后,畫一幅思維導圖,可以幫助我們記憶和回味作品中的人和事,加深對故事的理解。思維導圖讓我們的閱讀更輕松、更有效?!?/p>
這樣的交流使讀書收獲得到分享,讀書快樂得到傳遞,讀書成為學生生活中有意義的“重要事件”。
2.特色讀書筆記
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讀與寫結(jié)合起來,讀產(chǎn)生寫,寫帶動讀,讀寫互助互動,有利于提高讀書效率。為方便學生開展有“寫”的內(nèi)容的閱讀,我請每個學生準備了一本讀書筆記,用于摘抄好詞佳句,編寫閱讀提綱和體會等。學生的讀書筆記富有特色,有文字的,有圖文結(jié)合的,還有結(jié)構圖的。我還設計了一套獎勵制度,只要任選一種方式摘錄美句,寫出感受,就能換取1顆星,集滿5顆后,就有相應的獎勵,顆數(shù)較多者有資格參加“班級閱讀之星”的評比。這樣的活動,使得學生讀興大增,他們自動地發(fā)起了個人與個人、小組與小組之間的讀書競賽,推動了課外閱讀的開展。
3.個性讀書小報
書的內(nèi)容還可以用另一種方式呈現(xiàn),“讀書小報”就是呈現(xiàn)方式之一。學生在動手制作小報的過程中,對讀物內(nèi)容進行選擇、改編、重組,進行“二次閱讀”的再創(chuàng)造,閱讀成為活動著的快樂的過程。學生在老師或家長的幫助下,收集有關《草房子》的精彩文字和讀書心得體會等,出一期“讀書小報”,里面有“作者鏈接”“美文精粹”“閱讀心得”等欄目。展出讀書小報,并組織全班學生參觀、評比。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各顯神通,有許多精美的作品出現(xiàn),也充分展示了學生才能。一位同學在“閱讀心得”欄目里這樣寫道:“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仿佛也在跟隨細馬經(jīng)歷著我們都不曾有過的經(jīng)歷,感受著他的喜怒哀樂。我看到了他經(jīng)歷挫折、磨難,看到了他與厄運抗爭,看到了他身上所展現(xiàn)的人性之美——遇到挫折,不輕言放棄,勇于戰(zhàn)勝困難的可貴品質(zhì)?!闭钩龌顒又校蠹覡幭嚅喿x。個性化的讀書小報不僅是讀書的交流,也是創(chuàng)造才能的展示,學生走進“大閱讀”,看到大世界,收獲著成長的精彩。
我深知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選擇優(yōu)秀文學作品進行閱讀,并非是一次兩次的讀書活動所能奏效的,關鍵還在于平時及時的跟蹤檢查和指導?!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在課外閱讀這條道路上繼續(xù)邁開研究的步伐,定會收獲遠行的成功和快樂。
【參考文獻】
[1]大巖俊之.實用性閱讀指南[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47-48.
[2]教育部.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3]楊麗銘.課內(nèi)泛讀指導課型[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10):234.
[4]孟凡華.如何讓閱讀更高效[J].文教資料,2011(30):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