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慧蓮
【摘 要】 情感是一種交流方式,它能夠通過相互接觸和切磋呈現(xiàn)出上升或下降的趨勢,人們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也能夠通過情感表達出來。情感教育的灌輸能夠讓學生更加有人情味,為這個社會營造出溫暖的氛圍。
【關鍵詞】 情感教育;師生距離;同理心
小學班主任在工作過程中,應該將情感教育灌輸?shù)綄W生的培養(yǎng)當中,既培養(yǎng)教師對教育職業(yè)的熱愛,還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更能提高學生們對學習生活的熱愛。本文淺談一下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學生的情感教育,希望各位教育工作者能夠受到一絲啟發(fā),并根據(jù)自己本班的情況,將這一教育方式融入到教學管理當中,提高班級的整體教學水平。
1. 吸收學科中的情感知識
小學班主任所教授的學科是不同的,教材當中所涉及到的內(nèi)容是經(jīng)過專業(yè)人士的精心選取而組成的,學科內(nèi)容的設計有其自身的道理,班主任要善于從學科知識當中汲取情感知識,并將這些知識加以潤色灌輸給學生們,讓學生們能夠重視學科知識,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
2. 培養(yǎng)師生之間的同理心
班主任要將更多的權利掌握在學生的手中,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生活,都需要面對當下階段應該承受的壓力,都有各自不容易的地方,所以班主任和本班同學都應該相互考慮到對方的立場和各自的角色。若學生們擁有更多的決定權,就會更加自由地、不受條框的限制,從某種角度來講,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也不會被限制。在制定班級管理制度的時候,班主任可以跟班級中的參與主體進行探討,如何讓本班的管理制度更具有特色和人性化的特點。班主任可以在班級中設立一個學生管理的職位,讓每一位學生都有負責管理班級的機會,讓這個管理者站在班主任的位置上去體驗管理班級的不易之處,培養(yǎng)學生的同理心,便于班主任能夠管理班級學生。
3. 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
在學校的時候,班主任與班級學生接觸的時間和次數(shù)是最多的,師生之間有一些內(nèi)在的聯(lián)系,脾氣秉性都能夠有所了解,所以班主任在學生面前要更加熱情,能夠控制好自己的負面情緒,多思考如何培養(yǎng)學生,怎么培養(yǎng)學生,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應該采用什么樣的培養(yǎng)方式,對于高年級的小學生會遇到什么樣的問題,多跟其他班級的班主任進行溝通,找出一些巧妙的管理方法,當發(fā)現(xiàn)自己本班學生也出現(xiàn)類似問題的時候,能夠盡快并且巧妙地解決好。班主任要為學生制定一對一的輔導任務,增進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面對學生問題時,班主任要以過來人的經(jīng)驗作為關懷學生們的出發(fā)點,而不是以敵對的方式進行阻止,班主任能夠理解和信任學生,那么學生也會相應地以信任和理解作為回報。所以增進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能夠使班級形成和諧的氛圍。
總而言之,情感教育是小學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必要進行的一種教育方式,班主任要發(fā)揮自己的職能,讓學生們在小學生活初期能更好地適應,為學生們灌輸情感教育,班主任可以從所教學科當中汲取情感知識,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應用到管理工作當中,培養(yǎng)學生和自己的同理心,學會換位思考,增進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便于今后開展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 文杰木. 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J]. 速讀(上旬),2018(6).
[2] 李群. 情感教育滲透于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方法[J]. 讀與寫,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