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紀揚,吳碧云,陸美環(huán)
(英德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廣東英德 513000)
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又稱地中海貧血(thalassemia),屬于一種遺傳性溶血性疾病,是由于遺傳基因缺陷導致血紅蛋白中珠蛋白鏈合成減少或缺損所引起的一種貧血[1]。在中國廣東地區(qū),α,β和α并發(fā)β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流行率分別為12.03%,3.80%和0.63%[2]。大多數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是由于α珠蛋白基因的缺失所致,少數由基因點突變造成。血紅蛋白A2(HbA2)降低是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的主要表現,是因為α鏈的合成缺失或減少[3]。紅細胞分布寬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對于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的診斷可達到90%以上的靈敏度[4],但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和缺鐵性貧血都是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均會引起紅細胞相關參數結果改變,單一檢測在并發(fā)癥患者中的作用和意義不大,本研究通過探討HbA2和紅細胞相關參數聯合檢測在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并發(fā)缺鐵性貧血患者中的應用,為臨床提供診斷依據,現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到廣東省英德市婦幼保健院就診的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和缺鐵性貧血患者,其中單純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患者1 164例(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組),單純缺鐵性貧血患者974例(缺鐵性貧血組),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并發(fā)缺鐵性貧血患者765例(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并發(fā)IDA組)。入選標準:①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患者經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基因診斷明確診斷為α珠蛋白基因缺失且β珠蛋白基因正常,血清鐵蛋白>15 μg/L;②缺鐵性貧血患者經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基因診斷無α珠蛋白基因或β珠蛋白基因缺失,血清鐵蛋白<15 μg/L。排除標準:①患有原發(fā)性血液系統(tǒng)疾?。虎诓l(fā)嚴重的內科慢性??;③意識障礙、不能正常溝通交流者。另選取同期健康體檢者500例作為對照組。入選標準:①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基因診斷無基因缺失,α珠蛋白基因及β珠蛋白基因均正常;②血清鐵蛋白>15 μg/L。排除標準同上。四組研究對象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試劑和儀器 本研究中紅細胞相關參數檢測采用日本希森美康公司提供的全自動血液分析儀(sysmex xn-1000)及配套原裝試劑進行檢測,HbA2采用法國希比亞公司提供的全自動毛細管電泳儀(Capillary 2FP)及配套原裝試劑進行檢測。所有檢測項目均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方法進行檢測,控制好項目質量,排除非特異度干擾,確保結果的準確度。
1.3 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統(tǒng)一使用EDTA-K2抗凝管以真空采血法進行采樣,抽取靜脈血2 ml,立即送檢進行紅細胞相關參數和HbA2檢測。
2.1 各組紅細胞相關參數指標與HbA2水平對比 見表1。缺鐵性貧血組、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組和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并發(fā)IDA組的Hb,MCV,MCH,MCHC和HbA2水平均低于對照組,RDW水平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組的Hb,MCV,MCH,MCHC和HbA2水平均高于缺鐵性貧血組,RDW水平則低于缺鐵性貧血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并發(fā)IDA組的MCV水平高于缺鐵性貧血組,HbA2水平則低于缺鐵性貧血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各組紅細胞指標與HbA2水平對比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1;▲與缺鐵性貧血組相比,P<0.01。
2.2 不同基因型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紅細胞相關參數指標與HbA2水平對比 見表2。Hb,MCV,MCH,MCHC與HbA2水平在-α3,7(4,2)/αα,-sea/αα,-α3,7(4,2)/--sea基因型中水平依次下降,RDW水平依次升高,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不同基因型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紅細胞指標與HbA2水平對比
注:*與ααcs/αα相比,P<0.01。
成人體內血紅蛋白(Hb)主要成分為HbA(α2β2),HbA2(α2δ2)和HbF(α2γ2),其中正常人體內HbA(α2β2)含量約占總Hb的2.5%~3.5%。Hb成分組成對血紅蛋白疾病的篩查、診斷有重要作用,引起HbA2降低的最常見因素是IDA與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5],臨床上對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的篩查往往會將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和缺鐵性貧血(IDA)混淆。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和IDA同屬于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臨床上對這兩種貧血的鑒別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采用紅細胞參數、血紅蛋白(Hb)電泳、鐵代謝指標、骨髓鐵染色等[6~9]。本文通過對HbA2和紅細胞相關參數指標的聯合檢測,探討其在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并發(fā)IDA中的應用,并針對IDA的存在是否會加重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HbA2水平下降這個問題展開討論。
本研究發(fā)現,各貧血組中紅細胞指標與正常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組的Hb,MCV,MCH和MCHC均高于缺鐵性貧血組,RDW低于缺鐵性貧血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組Hb水平明顯高于缺鐵性貧血組,Hb減少是缺鐵性貧血的主要特征,而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中Hb則相對穩(wěn)定,以紅細胞體積縮小為主要特征,這種紅細胞數目增加、Hb水平降低的現象為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中區(qū)別于缺鐵性貧血的主要特點[10,11]。此外,缺鐵性貧血紅細胞的異質性比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紅細胞明顯,研究報道[12~14]稱RDW對缺鐵性貧血(IDA)早期診斷、療效判定具有較高的敏感度,利用RDW可敏感地反映紅細胞大小的異質性來鑒別兩者[15]。針對缺鐵性貧血和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采用各項紅細胞相關參數指標Hb,MCV,MCH,MCHC和RDW即可明顯地區(qū)分鑒別。在對缺鐵性貧血組和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并發(fā)IDA組的各紅細胞相關參數指標對比研究中發(fā)現,除了MCV兩者存在明顯的差異之外,兩者的其他紅細胞相關參數指標結果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由此可見缺鐵性貧血對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并發(fā)IDA結果篩查造成嚴重的影響,單純采用紅細胞指標無法完全對兩者進行鑒別。
在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不同基因型-α3,7(4,2)/ αα,-sea/αα,-α3,7(4,2)/--sea中,除RDW外的各紅細胞相關參數均依次下降,RDW依次升高,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ααcs/αα和-α3,7(4,2)/αα兩種基因型各紅細胞指標與正常對照組水平相近。這可能與α-珠蛋白基因的缺失數目有關,基因缺失得越多,MCV,MCH和MCHC越低,貧血表現越明顯。本研究結果中,正常對照組、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組、缺鐵性貧血組的HbA2水平分別為2.7%±0.3%,2.5%±0.4%,2.2%±0.3%,與Denic等[16]的研究結果相似。缺鐵性貧血組的HbA2水平明顯低于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組,而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并發(fā)IDA組HbA2水平則明顯低于缺鐵性貧血組,-α3,7(4,2)/ αα,-sea/αα,-α3,7(4,2)/--sea不同類型中HbA2水平依次降低,其中-α3,7(4,2)/--sea基因型HbA2水平下降最明顯;缺鐵性貧血組與ααcs/αα基因型的HbA2水平相近。
綜上所述,缺鐵性貧血患者體內HbA2水平的改變明顯大于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患者,利用紅細胞相關參數各項指標與HbA2相結合檢測,能夠有效地鑒別出缺鐵性貧血和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以及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并發(fā)IDA。但是,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樣本例數相對較少,未能對樣本進行年齡分層和貧血嚴重程度等因素進行多方面分析。今后研究可擴大樣本量,從年齡以及貧血嚴重程度等方面進行相關分析,以了解不同年齡人群中紅細胞相關參數指標以及HbA2水平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