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汶霞,黃紅玉,李 潘
(湘南學院護理學院,湖南 郴州 423000)
微信公眾平臺是騰訊公司在微信基礎(chǔ)上新增的功能模塊,通過此平臺,個人和企業(yè)都可注冊一個微信公眾號,并實現(xiàn)與特定群體的全方位的文字、圖片、語音交流,目前微信注冊用戶已達9.63億[1-2]。信息技術(shù)快速發(fā)展,知識更新周期縮短,僅靠課堂學習已不能滿足個體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自主學習、終身學習是護理人才必備的素質(zhì),培養(yǎng)護生自主學習能力是高校護理教育的目標之一。自主學習能力是指運用元認知和客觀人力、物力資源,高質(zhì)量地獲取和掌握護理工作所必需的知識與技能的能力,構(gòu)成要素包括自我管理能力、學習合作能力和信息能力[3]。本研究選擇某地方本科院校2016級護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微信公眾平臺對護理本科教學效果及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為后期教學改革提供依據(jù)。
采用整群抽樣法抽取某地方本科院校2016級護生209名為研究對象,隨機抽取1、2班為實驗組,3、4班為對照組。實驗組共104人,其中女生87名(83.7%),男生17名(16.3%),年齡17~22歲,平均年齡(19.80±0.83)歲;對照組105人,其中女生94名(89.5%),男生11名(10.5%)。兩組一般資料及學習成績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所用教材及授課教師均相同,所有學生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且自愿參與。
1.2.1 注冊微信公眾號 注冊“護理人家”微信公眾號,分為學習考試、包羅萬象、精彩回顧3個模塊,包含操作視頻、微課、學習干貨、重難點、教學案例、練習題、學科前沿、招聘信息、護考動態(tài)、碩博之路等內(nèi)容。
1.2.2 微信公眾平臺的運行 微信公眾平臺由兩名教師負責維護,定時更新內(nèi)容,消息推送時間集中在 8:00、13:00、9:30,有研究指出,在此時間段學生閱讀手機信息最頻繁,可減少其他非學習類公眾號的干擾,利于護生養(yǎng)成定時關(guān)注并學習的習慣[4]。
1.2.3 授課方式 對照組采取傳統(tǒng)授課方式,以教師講授為主,課后布置預習及復習任務,解答護生疑問,同時將學習資料上傳至公共郵箱,護生自行下載。實驗組在此基礎(chǔ)上,在學期初關(guān)注“護理人家”微信公眾號,接受消息推送。公眾平臺設有自動回復功能,可對護生提問進行回復,同時收集共性問題,在課堂上進行統(tǒng)一解答。
1.3.1 自主學習能力評價采用林毅編制的護理專業(yè)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測評量表,對本科護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測定。該量表共28個條目,由自我管理能力(10個條目)、信息能力(11個條目)及學習合作能力(7個條目)3個分量表構(gòu)成,每個條目采用Liker5級評分法,正向陳述的條目相應分值為5分、4分、3分、2分、1分,反向陳述的題目反向計分。選擇題5個選項按頻率或程度排列,計分方式同上。該量表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63,分半信度為0.766,信效度良好,可用于測評護生自主學習能力[5]。量表測評滿分140分,得分范圍為28~140分,得分越高表明護生自主學習能力越強。課程結(jié)束后調(diào)查者發(fā)放問卷,當場回收,共發(fā)放209份問卷,回收209份,排除問卷未做完、所有題項答案一致等無效問卷,最后得到有效問卷209份,有效回收率100.00%。
1.3.2 考核成績評價在外科護理學課程結(jié)束后,用同一套試題對兩組同時進行測試,題型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病例分析題5類。由本學院教師“流水作業(yè)式”改卷,即同一教師固定批改某一道題,以確??陀^性。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顯著性。
對照組考核成績?yōu)椋?1.73.±5.07)分,實驗組考核成績?yōu)椋?4.58±4.48)分,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
實驗組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學習合作能力評分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自主學習能力評分比較(x±s,分)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微信公眾平臺有利于提高護生課程考核成績,這與趙淑梅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2]。隨著Web 2.0時代的飛速發(fā)展,移動通信及網(wǎng)絡技術(shù)對人們的生活產(chǎn)生巨大沖擊,智能終端設備的普及使網(wǎng)絡教學得以實現(xiàn)。微信公眾平臺作為一個移動多媒體工具,有較強的教學輔助功能,教師將課件、微課、教學案例、重難點及練習題等資源推送給護生,方便其利用課外時間根據(jù)自身情況有選擇性的學習[6]?;谖⑿殴娖脚_,護生可充分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學習,將不能理解的知識點反饋給教師,教師解答,從而對知識掌握更深刻,學習成績更好。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網(wǎng)絡教學可提高護生自主學習能力,實驗組自我管理能力、信息分析、自主學習能力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張雯霞等研究指出,本科護生自主學習能力偏低[7]。傳統(tǒng)教學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學習,而大學學習具有自主性和探索性,不適合采用灌輸式教學方式[8-9]。傳統(tǒng)教學模式難以調(diào)動護生學習積極性,無法提高護生自主學習能力,故對照組自主學習能力低。微信公眾平臺具有操作便捷、內(nèi)容豐富、推送精準等特點[10]。有研究指出,護生使用微信公眾平臺,在預習、復習、課外學習等方面更方便[11]。本研究通過“護理人家”微信公眾號,定時推送微課、操作視頻、教學案例、重難點及練習題等學習資源,護生可按照自己的安排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學習,符合當代大學生學習特點。護生可較好地管理自己的學習時間,根據(jù)課堂學習效果查漏補缺,有效激發(fā)學習積極性,故實驗組自我管理能力、信息分析及自主學習能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微信公眾平臺以培養(yǎng)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將學習從課堂延伸至課外,拓展了護生獲取知識的渠道,有效激發(fā)了學習積極性和探索精神。微信活躍用戶日益增加,智能手機的普及使得微信網(wǎng)絡教學得以實施,而且微信公眾平臺具備多元化傳播媒介,給教學模式改革提供了契機,使教學更貼近學生生活[12]。本研究利用“護理人家”微信公眾號,將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教學資源推送給護生,為護生根據(jù)自身特點主動獲取知識、解決問題提供有效途徑。綜上所述,微信公眾平臺是一種新型課堂教學手段,可培養(yǎng)護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效果,值得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