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龍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日漸深入,高中學生實驗研究以及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日漸重要.化學實驗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核心素養(yǎng)的重點,在高中階段,實驗教學應該滲透到每堂化學課中.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多層次深化化學實驗教學,構建高效化學高效課堂,實時提高學生的化學綜合實踐能力,發(fā)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一、關注化學演示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實驗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參與化學實驗學習,發(fā)展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首要前提,也是貫徹落實化學實驗教學目標的關鍵點.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多關注化學演示實驗,將其貫穿到化學課題教與學中,深化化學實驗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有效觀察的過程中激發(fā)化學實驗的興趣,培養(yǎng)主動學習意識,彰顯班級各層次學生主體地位.
以蘇教版《從海水中獲得的化學物質》章節(jié)下“鈉、鎂及其化合物”為例,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課題中的一系列知識點融入到實驗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結合課題中“鎂及其化合物”知識點,巧設課堂問題,在引導學生思考的同時,巧妙引出相關化學演示實驗.比如“鎂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燒”,在引出課題知識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說說應用到演示實驗中的實驗儀器設備和藥品:火柴、酒精燈、坩堝鉗等實驗儀器設備,鎂條、二氧化碳等藥品.引導學生在不斷思考中,進一步走進化學實驗課堂.隨后,教師可以利用儀器設備等,有序展開對應的化學演示實驗.讓學生帶著問題,在有效思考的基礎上,仔細觀察 “鎂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燒”演示實驗,在演示實驗作用下的教學情境中,在深化理解課題內容的基礎上,糾正錯誤的知識,科學引導他們進行“鎂與稀硫酸的反應”.在親自實驗操作中進一步掌握“鎂及其化合物”的知識點,根據(jù)學生存在的問題,再進行針對性的演示實驗,在多樣化實驗情境中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實驗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引導學生改造課本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
意識
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圍繞高中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具體要求,多維度引領班級學生改造課本中提供的實驗.在改造實驗中充分挖掘學生各方面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順利發(fā)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以蘇教版《從海水中獲得的化學物質》章節(jié)中“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為例.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班級學生的實驗操作,正確理解課堂上所學的重要知識點,并引導他們大膽質疑,實時發(fā)散學生思維.在學習“氯及其化合物”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先引導班級學生親自實驗操作,即“用濃鹽酸和二氧化錳反應制備氯氣”,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完成對應的實踐作業(yè).隨后,教師可以讓班級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相互探討、交流,充分挖掘自身各方面潛能,整合化學課題知識,改造教材中的這一實驗,在科學設計化學實驗的基礎上,進行多樣化實踐操作.教師要仔細觀察各小組學生的完成情況,明確實踐操作中存在的問題,引領班級各層次學生進行更深入地探討,進行具體化實踐操作.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深入挖掘課題知識點,提出新問題,小組間相互交換提出的問題,科學分析并解決對應的化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與創(chuàng)新素養(yǎng),促進學生能力培養(yǎng)與發(fā)展.
三、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科學解決實際問題
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深化理論與實踐教學,多層次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利用自身能力以及積累的知識經驗,科學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化學綜合實踐能力.
以蘇教版《從礦物到基礎材料》章節(jié)下的“鐵、銅的獲取及應用”為例.在講解課題內容之后,教師可以根據(jù)氯化鐵溶液和銅反應的實驗,以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基點,合理改編該實驗.可要求班級學生整合課題知識點,聯(lián)系日常生活實際,進行自主探究,進行相關的實驗操作,掌握獲取“鐵”的實驗方法.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課題知識以及日常生活實際,將生活中和課題相關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入到課堂中.隨后,教師可以和學生共同分析、探討,有效鼓勵他們自行進行相關的實驗操作,在自主探究中科學解決生活中和課題知識相關的問題,有效提高學生實際問題解決能力.
總而言之,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深入解讀素質教育背景下化學實驗教學的具體要求,有機整合化學實驗教學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將化學理論知識巧妙貫穿其中.以此,引領學生不斷走進多彩的化學情境中,在獲取知識與情感體驗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