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
【摘要】《紅樓夢》一書在中國仍至世界文學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就現(xiàn)在的大學生不愿意讀《紅樓夢》的現(xiàn)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覺得解決這些問題在于,老師應該從歷史和文學素養(yǎng)方面來引導學生,提高大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提升大學生綜合人文素質,使大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紅樓夢》這部歷史巨著,激發(fā)自己的閱讀興趣。
【關鍵詞】紅樓夢;閱讀興趣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藝術性的偉大作品,代表古典小說藝術的最高成就之一,也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榮國府的日常生活為中心,以寶玉、黛玉、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及大觀園中點滴瑣事為主線,以金陵貴族名門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歷史為暗線,展現(xiàn)了窮途末路的封建社會終將走向滅亡的必然趨勢?!吨袊蟀倏迫珪吩u價說紅樓夢的價值怎么估計都不為過。《大英百科》評價說,紅樓夢的價值等于一整個歐洲。《參考消息》于2014年4月刊登了一篇英文報道的譯文:英國《每日電訊》將《紅樓夢》列為“史上十佳亞州小說”之首。而在2013年6月那場由“廣西師大出版社理想國”微博發(fā)布的“死活讀不下去前十名作品”榜,《紅樓夢》高居榜首。如此鮮明的對比,不得不引起人的反思。筆者認為,之所以導致年青的學生們讀不下去《紅樓夢》原因有如下幾點:
一、快餐式閱讀正在侵蝕我們的生活
隨著互連網(wǎng)的快速發(fā)展,電子閱讀已經(jīng)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們往往會利用上下班的閑瑕之余對簡單的、短篇幅的文章進行快速的、“碎片”式的閱讀,從而來掌握世界上最新鮮的新聞資訊。這種快餐式的閱讀,很是適合現(xiàn)代人的快節(jié)奏生活方式。而長篇文章的閱讀需要人們靜下心來,細細品味閱讀的樂趣,讓閱讀來浸潤自己的心靈,促及自己的靈魂,充實自己的大腦,陶冶自己的情操。這種閱讀方式顯然不適合現(xiàn)代人的快節(jié)奏生活,久而久之,快餐式的閱讀方式侵蝕了我們的生活。這種快餐式閱讀不求甚解,不去思考,只是快速了解一些東西而已,讓人沒有思想,不去思考,從而陷入浮光掠影的浮躁之中。而《紅樓夢》這種經(jīng)典長篇的小說顯然不適合這種閱讀方式。
二、長期的應試教育導致人們的功利心態(tài)
對于我國的學生來說,從小就被家長和老師逼著讀各種課本和教輔書,去應付各種大大小小的考試,而與此無關的書統(tǒng)稱為課外書籍。對于這些課外書籍,家長認為可讀可不讀,即使學生偶然對某本課外書感興趣想去讀讀,家長也會限制學生讀此類書的時間。害怕因此而浪費時間,影響學生的各種考試成績。長期如此,也使學生失去了讀此類書的興趣。形成了一切為了考試而讀,談不上任何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更沒有任何的閱讀興趣。而一旦擺脫了升學的壓力,進入大學,本可以有時間讀讀自己喜歡的書了,但錯過了讀書習慣的培養(yǎng),因而也沒有什么讀書的興趣了,他們依然只是為考研而讀,為出國而讀,為考證而讀,為各種關乎前途的考試而讀。其余的時間,更愿睡覺,打游戲,看手機。這種長期的應試教育,導致學生們的功利化趨勢嚴重,人也變得浮躁,沒有辦法靜下心來細細閱讀各種名著。
三、大學生的媒介素質有待提高
所謂媒介素質是指人們面對不同媒體中各種信息時所表現(xiàn)出的選擇能力、質疑能力、理解能力、評估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應能力。當代大學生大都經(jīng)歷簡單,生活安穩(wěn),思維單純,很難對媒介上洶涌而來的各種消息做到正確選擇、理解、評價和甄別,而網(wǎng)絡信息已漸漸成為當代大學生塑造人生觀、世界觀的重要因素。經(jīng)調查,大部分學生對《紅樓夢》的了解來自于電腦、電視等網(wǎng)絡媒介,而讀原著的較少,這種快餐式、“碎片”式的閱讀很難讓大學生們對《紅樓夢》進行深入而細致的了解,因而難做到讀懂,也難以讀下去。
閱讀名著是提高大學生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貫徹素質教育極為重要的一環(huán)?!都t樓夢》作為中國古典文學代表作,影響深遠,文化底蘊豐富厚重,只有文化素養(yǎng)較高的讀者才能真正領略其作品的獨特魅力。而大學生作為文化傳播的主力軍,他們對《紅樓夢》的理解和喜愛決定了《紅樓夢》的傳播效果。如何指導大學生們閱讀好《紅樓夢》呢?
首先,要先讀原著,由于《紅樓夢》是一部篇幅較長的古典名著,涉及的知識面相當廣泛,包括通俗文學、戲曲、詩詞歌賦、醫(yī)學、佛學、道學、天文地理等等,還有大量的人物描寫,人物心理的刻畫。所以不能急于瀏覽,在閱讀前有必要先讓學生了解特定歷史時期中國社會的時代背景,引導學生將書中的現(xiàn)實與歷史中的社會背景相結合。其次理清龐雜的人物關系,《紅樓夢》中描寫了大量的人物,關系極為龐雜,而對閱讀者而言,鮮明的人物描寫最能抓住閱讀者的心靈,所以我們通過梳理人物關系結合人物的事跡,將人物的全貌呈現(xiàn)給學生們,通過發(fā)生在人物身上的事情來剖析人物的性格,引導學生們的閱讀興趣。其次,要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紅樓夢》這部小說內容包羅萬象,整體邏輯縝密,藝術手法高超,可以說是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閱讀這樣一部小說,無形中是在閱讀傳統(tǒng)文化意蘊。閱讀這樣的小說和現(xiàn)在流行的網(wǎng)絡碎片化的心靈雞湯式的文章,以及所謂的網(wǎng)絡小說等文章有極大的不同。這就需要指導老師自身有極高的文學素養(yǎng),并對《紅樓夢》這部巨著有著深刻的領悟和認識,才能去指導和啟發(fā)學生,在閱讀這部巨著時能夠引導學生將著作中的現(xiàn)實與歷史中的社會背景相結合,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同時細細品讀這部巨著,還能使讀者從中收獲寶貴的文化營養(yǎng)。
總之,《紅樓夢》歷經(jīng)百年,卻依舊不失其光華,是一部讀不盡的書,高校老師有責任和義務把這部巨著的精華介紹給喜歡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學生,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
【參考文獻】
[1]薛穎.《紅樓夢》經(jīng)典藝術正在被逍解——大學生談紅管見[J].語文建設,2009(7)
[2]林華.從大學生的媒介素養(yǎng)看《紅樓夢》在高校的傳播策略——以貴州高校為列[J].教育文化論壇,2016(10):15.
[3]黃小平.關于傳統(tǒng)文化缺失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其對策[J].教育與職業(yè),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