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楚淇
摘 要 厚重的文字和一字不漏地讀圖是單一、枯燥的語言學習方式,那種強加給幼兒的教學模式,卻忘記了我們的眼睛有肆意享受的天賦,也忘了幼兒們有此天賦,只是一味地將成人的愿望強加給他們。而當我們和幼兒一起翻開繪本那些生動簡單的畫面、富有深意卻又趣味盎然的情節(jié),讓我們一起愛上了閱讀,分享到一份難得的快樂。而繪本作為幼兒園教學資源之一,也應該是快樂的。本文抽取了,小班閱讀活動《好餓的小蛇》、中班閱讀活動《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和大班閱讀活動《母雞羅絲去散步》一些環(huán)節(jié)設計為例子,總結了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的基本模式。
關鍵詞 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16,A,G252.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0-0048-01
我們曾被厚重的文字和嚴肅的閱讀所困擾,習慣了單一、枯燥的語言學習方式,卻忘記了我們的眼睛有肆意享受的天賦,也忘了幼兒們有此天賦,只是一味地將成人的愿望強加給他們。而當我們和幼兒一起翻開繪本《我是最厲害的大野狼》、《我幸運的一天》、《鴨子騎車記》等繪本時,那生動簡單的畫面、富有深意卻又趣味盎然的情節(jié),讓我們一起迷戀上了“閱讀”,分享到一份難得的快樂。而繪本作為幼兒園教學資源之一,也應該是快樂的。
目前的幼兒園繪本教學,由于繪本資源有限,班級規(guī)模太大、孩子人數(shù)多以及教師觀念不強等因素,致使繪本教學并不快樂。根據(jù)近幾年的教育教學研究,我總結出繪本教學基本模式,一共分為五個環(huán)節(jié)。
一、引發(fā)興趣
任何教學活動的開始部分都是和活動過程的主題是相關的,繪本教學的引入也一定是要和繪本里的某一件事或人物有關聯(lián)的。激發(fā)幼兒好奇心,引入情境,這樣才能更好的為下面的基本部分做好鋪墊。這個部分可以分為以下四種形式:第一種形式:談話導入。第二種形式:出示封面。第三種形式:以“趣”引入。第四種形式:創(chuàng)設情景。
二、師幼共讀
繪本中的每頁畫面都是有豐富的內容、含義,通過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逐頁閱讀,看圖猜測,理解繪本內容,幫助幼兒充分挖掘出繪本的重要的教育價值內容。這里不是需要教師生硬的逐頁一字不漏地講述給幼兒聽,而是通過提問的方式層層遞進引導幼兒看懂圖意,這樣不僅發(fā)揮了幼兒的想象力,還增強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這部分也可以加入一些有效策略去培養(yǎng)幼兒閱讀興趣,同時還能豐富幼兒的知識,通過歸納和體驗,更好地突出從繪本中提取的重點。
(一)共同閱讀前半主要情節(jié)畫面,鼓勵幼兒猜測講述后半部分
在《母雞羅絲去散步》的前五頁畫面,教師提問:“狐貍那么想吃母雞蘿絲,可是母雞蘿絲害怕了嗎?”(幼兒:不害怕)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母雞不害怕的?(幼兒:母雞蘿絲一直往前走)接下來母雞蘿絲又經(jīng)過了哪些地方?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結果怎么樣了呢?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并能大膽表達理解故事內容。
(二)巧設游戲,通過體驗增加閱讀的樂趣
幼兒園與小學的閱讀最大區(qū)別就是學前齡兒童更喜歡在游戲情景中接觸閱讀材料,使一般的閱讀活動變得生動而且有意義。在活動中設計情景體驗環(huán)節(jié),與繪本相關的游戲,讓幼兒通過將圖文中的形、義與游戲動作符號結合時,對繪本內容的印象就會隨之深刻,閱讀興趣更濃。
(三)師幼共同討論圖書中的相應符號或詞匯的意義
繪本故事中每一頁畫面、每一個角色、每一處細節(jié)的安排與繪制,都與圖書文本整體所要表達的內容有著高度的契合與統(tǒng)一。教師在引導幼兒閱讀繪本圖書時,重點引導觀察繪本畫面中主要人物的配合符號特點,主題、背景等特效處理方式等等。隨之幼兒觀察到的細節(jié)越多,根據(jù)畫面所進行的想象與思考就越深入,閱讀過程中的情感體驗也越深刻。
三、自主閱讀
第三個部分是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的重要部分。教師先提出閱讀要求,然后在引導幼兒閱讀正文時,一定要注意不要急著說教,也不能不斷地提問、說明,猶如應試教育一般,而應該把看書、思考的空間留給幼兒,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來品味故事,讓他們的體驗和感受經(jīng)過時間沉淀,再慢慢地轉化為自己知識和智能。每一個幼兒都是讀圖畫的天才,只要故事在圖畫上表現(xiàn)出來,那么幼兒的眼睛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他們能發(fā)現(xiàn)畫家沒有發(fā)現(xiàn)的破綻,能讀出成人料想不到的意思。
四、歸納內容
在幼兒自己閱讀、大概理解故事內容之后,教師要根據(jù)幼兒所講述的內容進行一步步地追問,幫助幼兒抓住畫面中所有的信息,及時豐富幼兒的詞匯,并做出一個完整性的畫面講述。然后讓幼兒通過用看圖譜去整理、自己講述故事的發(fā)展線路,也是培養(yǎng)幼兒自主閱讀能力的關鍵。制作出和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順序相符的圖譜,增強了可視性和回憶圖書內容的有序性,具有平面掛圖不可替代的導向作用。幼兒可以做到邊看圖邊按圖譜指示從左到右地復述故事大概內容,使被動的閱讀為主動閱讀,閱讀的方法、習慣也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
五、完整欣賞,闡明道理
逐頁講述后,還有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完整欣賞,這是為了讓幼兒把前面逐頁講述時所掌握的全部信息完整的貫穿起來。在掌握繪本內容的同時又培養(yǎng)幼兒了語言的完整表達性。
最后部分,闡明道理。每一本繪本都蘊含著不同的道理,有時候一個繪本就蘊含著許多個道理,每個幼兒發(fā)現(xiàn)的都不一樣。所以在完整欣賞后,需要闡明道理時,我們要正確地整理出該繪本中確實有所體現(xiàn)的要點。
參考文獻:
[1]梁曉寧.淺談幼兒園繪本教學[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5(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