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島
摘 要 《圍城》中的景物描寫是小說不可或缺的部分。雖然所占比重極小,但我們從作者對景物的描繪中仍能窺見小說藝術特色之一斑。其中運用了以景寫人、情景交融、比喻、等手法進行描景繪色,為讀者展現了一個五光十色、滿目瘡痍的社會畫面。關鍵詞 圍城;寫景;技巧中圖分類號:G8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0-0255-01 小說的景物描寫并非可有可無,而是構成藝術整體的有機部分。它是為把人物和事情寫得有聲有色,有血有肉,也是為表現作品題旨服務的。只是這種表現不是直接的,而是起烘云托月的間接作用的。各個作家、各部作品,對景物描寫的處理方式與表現手法不盡相同。錢鐘書《圍城》中的景物描寫,就明顯地具有其獨特的藝術特色,具體來說,它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突出的特點:首先,《圍城》中的景物描寫,往往是以景寫人,寫景為寫人,景物描寫能充分地烘托出人物的思想、身份,表現出人物的精神生活、心情與性格。錢鐘書常常借助景物的描寫,來襯托出生活在這環(huán)境中的人物,從而達到人物形象與景物色調的融洽和諧。書中對于孤傲冷漠的蘇文紈小姐的客房內外景色,就是通過方鴻漸的觀察和感受來描寫的——蘇家園里的桃花、梨花、丁香花都開得正好……客堂一扇窗開著,太陽烘焙的花香,濃得塞鼻子,暖得使人頭腦迷倦。這些花的香味,跟蔥蒜的臭味一樣,都是植物氣息而有葷腥的肉感,像從夏天跳舞會上頭發(fā)里發(fā)泄出來的。在這里,作者抓住蘇家變味的“花香”這一景色特征,充分表現出一種令人窒息、壓抑、厭膩的環(huán)境氣氛,既恰切地表現了這個“政務院參事”舊官僚家庭的腐朽酸臭的生活氣息,也鮮明地映襯出只有“冷淡的笑容,像陰寒欲雪天的淡日”般冷漠孤傲的蘇小姐的性格特征;還隱含地透示了來訪的“不速之客”方鴻漸對這個官宦之家及其女主人的厭惡之情??梢哉f,這種以景寫人、烘云托月的手法,妙就妙在形象生動,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其次,景為情設,景中寓情,緣情寫景,觸景生情,這是《圍城》中景物描寫的另一鮮明特點。創(chuàng)作實踐證明,寫景要達到形似不太難,但要神似,達到情景交融,即景物描寫與人物的內心感受、以及情節(jié)發(fā)展高度契合,成為整個藝術形象的一個完美的有機組成部分,就非有非凡的藝術功力不可。《圍城》中景物描寫,就有不少這樣的范例。像書中寫到方鴻漸留學歸來,萬里回鄉(xiāng),感慨萬千,欣賞著家鄉(xiāng)夜景,戀鄉(xiāng)之情油然而生。作者寫道:他靠紗窗望出去。滿天的星又密又忙,它們聲息全無,而看來只覺得天上熱鬧。一梳月亮象形容未長成的女孩子,但見人已不羞縮,光明和輪廓都清新刻露,漸漸可烘襯夜景?!髡咄ㄟ^這富于想象充滿氤氳之美景物的描寫,觸景生情,插入人物的心理活動的刻畫,把天空里閃爍不已的繁星、月亮和喧鬧的蟲聲、蛙聲以及忽見忽暗的螢火與方鴻漸的縷縷情思糅合一起,可見可感,饒有情趣,充分表現了他沉醉于柔美的夜景之中的情景交融的境界,也抒發(fā)了他對美好往昔生活的無限眷念之情,景與情互相輝映,畫面十分充實生動,達到了“物皆著我之色彩”的藝術效果。第三,景物描寫具有形、態(tài)、色、聲、光、氣以及大小、質地和冷暖感等基本要素。《圍城》中的景物描寫,十分注意充分發(fā)揮這些因素的作用,擇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多層次、多角度、全色彩地描景繪色,使之產生一種藝術和諧,達到托爾斯泰所說的“用動作、線條、色彩、聲音以及言詞所表達的形象”,具有令人“如親臨其境”的藝術美感。例如書中寫道:天仿佛聽見了這句話,半空里轟隆隆一聲回答,像天宮的地板上滾著幾十面銅鼓。從早晨起,空氣悶塞的像障礙著呼吸,忽然這時候天不知哪里漏了個洞,天外的爽氣一陣陣沖進來,半黃落的草木也自昏沉里一時清醒,普遍地微微嘆息,瑟瑟顫動,大地像蒸籠揭去了蓋。雨跟著來了,清涼暢快,雨愈下愈大,宛如水點要搶著下地,等不及排行分列,我擠了你,你拚上了我,合成整塊的冷水,沒頭沒腦澆下來。在這淋漓盡致、惟妙惟肖的夏雨情景的描寫中,作者充分地調動了寫景的各種基本因素,諸如“滾著幾十面銅鼓”的雷聲,“悶塞得像障礙著呼吸”的氣息;“半黃落”色彩形態(tài)的草木和雨前都熱得“像蒸籠揭去了蓋”、雨后“清涼暢快”等明顯對比的冷暖感,以及雨點從小到大,直到“合成整塊的冷水”……正是這些聲、色、形、態(tài)、大小、冷暖感等因素綜合交融地描摹,不僅有濃郁的氛圍,而且有氣氛的轉換,活躍了雨景的畫面,增強了直觀感與動感,充分表現了作者對事物觀察之細,感受之深,描繪之精彩,令人嘆為觀止。第四,《圍城》中,作者還熟練而巧妙地運用了諸如比喻、擬人、幽默等多種表現手法與修辭技巧,以構成生動形象的畫面,包孕著廣闊的社會內涵,增強作品的藝術感染力。例如,作者寫方鴻漸一行從寧波到溪口船上所見的雨景時,就設喻道:“水點貫串成絲,河面上像出了痘,無數麻瘢似的水渦,隨生隨滅,息息不停,到雨線更密,又仿佛光滑的水面上在長毛”,把雨景用“出痘”、“長毛”作比,既酷似又傳神。除了比喻、擬人、幽默等表現技巧與修辭手法運用之外,書中還有許多映襯、對比、夸張、諷喻等手法的運用??傊?,《圍城》中作者在具體而生動地反映當時社會的風土人情、刻畫了一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同時,還成功地運用多種表現手法對景物進行了頗具特色的描繪,為我們展現除了那個病態(tài)社會中一幅五光十色、瘡痍滿目的風俗畫,并透過這背景使人物的思想性格立體地浮現出來,給人以具有社會意義的特殊審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