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市大同小學 林 琳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fā)展的教學方法。
好的開始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一開始將學生卷入情境尤為重要。課前三分鐘到導入部分便是最好的卷入時機。
視頻以其豐富的語言信息承載優(yōu)勢,成為教師英語教學中普遍使用的教學資料和手段。視頻可分為深化背景知識的補充性視頻和延伸主體情景的教學性視頻。貼合的補充性視頻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教師在執(zhí)教NSE Book 12 Module 7時,由于該模塊是關于楊利偉和海倫凱勒兩位名人的文章,教師便在課前播放與之相關的視頻。學生在觀看楊利偉航天視頻的過程中,感受祖國科技的日新月異,感嘆于祖國逐漸強盛的國力,對于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大有裨益。學生在觀看海倫凱勒展示自己如何學習的視頻中感受聾啞人的不易,感動于海倫凱勒的堅毅和孜孜不倦的求學精神。
教師通過視頻渲染情境豐富導入的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喚起共情情感,激發(fā)情感的萌芽,為后續(xù)的學習做好了必要的準備。由此,情生。
教材的文本情境是領航學生理解情境的最佳素材,然而,對于素材的把握不僅要忠于編者的意圖,還要結合授課者深度解讀文本后的重構。
學生的學習語言,不僅包括語言知識結構的學習,也包括對語言背后的文化了解。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深化情境幫助學生感知語言背后的文化內涵,是拓展學生跨文化視野,促進學生語言運用的有效方法。NSE Book 10 Module 2 Unit 2 Lunch is usually at half past five.描述了英國人三餐的常規(guī)時間及周日的午餐時間和食物。文中有一句話說道:“Sundays are special in the UK.”教師感到疑惑,為什么周日在英國是非常特別的?為什么周日的食物和文本第一部分介紹的食物不太一樣?為此,教師特地搜索相關材料,發(fā)現了Sunday Roast的傳統(tǒng)習俗,為了讓學生對這個傳統(tǒng)習俗的認識更加深刻,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圖中人物的食物,提問“Do they usually eat this kind of food in normal days?”接著,教師播放自制的視頻幫助學生了解周日的常用食物,滲透Sunday Roast的文化介紹,初步感受西方的宗教文化。
教師通過文化深化情境引導學生理解情境,在情境中品味情感的變化, 滋養(yǎng)情感的土壤。至此,情深。
融入情境是體會語用和體驗情感的最佳途徑,只有置身于情境之下才能理解相應表達的緣起。感同身受,無感如何受?
閱讀材料的補充有助于學生對目標內容產生更深層次的認識和感悟。教師在執(zhí)教NSE Book12 Module 7 Unit 1 My father flew into space in Shenzhou V.時發(fā)現,學生對楊利偉的認識并沒有老師想象的全面,但是他們對于中國航天第一人的了解欲望是濃厚的,特別是楊利偉如何在太空度過21小時。因此教師根據課前調查的學生的興趣點,詳查資詳查資料,編寫相關的補充材料:Yang Liwei is China’s first man in space.He saw our blue earth and many stars.He ate moon-cakes.He slept on his seat.He slept for half an hour.He wore space suit.During the space travel,he felt good.He’s our hero.We’re all proud of him.基于學生興趣點的閱讀材料,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豐富了學生對中國航天第一人的了解,豐實了對宇航員的欽佩之情。
教師通過閱讀豐實情境引導學生融入情境,在情境中體會情感的融合,激發(fā)情感的增長點。到此,情盛。
情境遷移的目的在于檢測學生是否能在特定的情境下進行恰當的表達,而情境的遷移可通過視頻和圖片的形式實現。
Unit 1 Are you sad?的鞏固活動中,活用課本圖片,再造情境,將事件發(fā)生前提由“Lingling is thinking about making Amy a surprise present for Christmas.” 改 變 為“Lingling lost her favourite doll.”,該情境學生在NSE Book 7 Module 7 Unit 1接觸過,跨度適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圖片情境,進而在習得的語言基礎上結合自身知識經驗自編對話,該對話源于學習文本卻又不同于文本。任務階段,教師提供第三個圖片情境,事件的發(fā)生前提變?yōu)椤癓ingling is sad because no one plays with her.”此圖片情境融合了NSE Book 4 Module 5 Unit 1的課文情境,教師再次活用圖片,三造情境,將零散的素材串聯(lián)起來,搭建梯度情境,助生高飛。
由于情境真實,煩惱寫實,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學生能高效得出解決方案,踴躍發(fā)言欲幫助視頻中的同學。由此可見,雖然小情境變了,但是如何提供幫助的思維模式在新的小情景中得到錘煉,這才是學生真正學到的知識。
教師通過圖片再造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的遷移中復用所學知識進行表達,在情境中重塑語言體系、升華情感。因此,情升。
回首情境創(chuàng)設的過程,入境喚情促情生,知境品情展情深,悟境融情激情盛,移境用情助情升。學生在逐漸開放的情境中逐漸適應語言的運用環(huán)境,逐步脫離支架的幫助,實現了知識遷移和情感遷移,最終達到獨立運用恰當的語言和感情進行交流的程度?!扒榫场眳f(xié)奏曲,樂音繚繞,余音裊裊。
【參考文獻】
[1]杜秀云.“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教學與研究,2010(43).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