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艷
(四川省綿陽市安州區(qū)桑棗鎮(zhèn)第一小學校,四川 綿陽 622654)
小學語文教學,不僅僅要讓學生學習、積累必要的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對母語熱愛的情感,擁有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和方法,具備語文學科所獨有的語文能力。一方面要加強閱讀教學,另一方面要加強讀寫滲透,讀寫結合。
在日常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我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著眼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積極探索讀中有寫,寫中有讀,以讀帶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的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小學語文S版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讀寫結合方面的教學嘗試和體會。
在教學第5課《山雀》時,通過閱讀,讓學生找出描寫山雀外形的句子,并勾畫出來。孩子們很快找到了“這兩只小山雀都是瓦灰色的,白色的兩頰鼓鼓的,上面有幾個黑斑”這句話。通過圖文對照,孩子們了解了兩只小山雀的樣子。我提問“這兩只小山雀都是瓦灰色的,這是對小山雀哪一方面所進行的描寫”,引導學生明白這是對小山雀整體顏色的一個描寫 。我又問“還寫了小山雀的哪些方面”,學生回答“還寫了小山雀的兩頰”,引導學生明白作者在寫小山雀的外形時,是從整體到局部。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作者寫小山雀的眼睛、嘴巴、耳朵、爪子了嗎?”“為什么不都寫上呢?”“為什么不從頭寫到腳呢?”從而,引導學生明白作者這樣寫是為了抓住小山雀的外形特點,寫出了這兩只小山雀與眾不同的地方。我們在寫動物外形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方法,從整體到局部,并抓住動物的外形特點進行描寫。安排學生放學回家仔細觀察家里的小動物,找到小動物與眾不同的地方,在課堂上進行了仿寫練習,寫自己最熟悉的小動物,孩子們的小練筆讓我大吃一驚。有的孩子寫道“小黑全身都是黑黑的,沒有一根雜毛”;有的孩子寫道“小狗一只眼睛四周是白色的,另一只眼睛四周是灰色的”;不再是家家戶戶的小狗都長一樣,都是兩只耳朵、兩只眼睛、一張嘴……
在教學第6課《蝸?!返谌匀欢螘r,引導學生結合課文,抓住重點詞語體會蝸牛的膽小,主要表現(xiàn)在伸出頭時“慢慢地”,并且出來前先探出觸角,“東張西望地‘巡視’一番”。表現(xiàn)了蝸牛哪怕有一點危險都害怕,可見它多么膽小!發(fā)現(xiàn)本段的中心句在文段的最后,這段話的結構是分總。然后在事先觀察了家里的小動物后,進行仿寫小練筆。模仿文段的結構,寫自己喜愛的小動物。孩子們寫道“貓咪開心白天總是懶洋洋地趴在窩里,一動不動。你去逗逗它,它伸出爪子扒拉兩下,又趴下了;我拿來它喜歡吃的小魚,它三兩下就咽進了肚子里,又趴下了。真是個超級大懶貓!”“小狗點點只愛吃肉,一點兒其他的都不肯吃。只要給它喂肉,它老遠就會搖著尾巴,飛快地跑過來,狼吞虎咽地吃下去。要是在肉里拌上了米飯,它保管把肉挑得一干二凈,碗里全剩下米飯。嘿,真是個挑食鬼!”
就這樣,利用課文的教學,在課堂上進行了有效地讀寫結合訓練,有了這樣的鋪墊,孩子們本單元的作文“觀察自己喜愛的一種小動物,寫一則觀察日記”,老師教起來覺得輕松了,學生寫起來也容易多了
在教學第6課《蝸?!返牡谒淖匀欢螘r,為了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蝸牛爬墻的艱辛,了解作者敬佩蝸牛的原因。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我設計了“采訪小蝸牛”的實踐活動,如果你就在觀察蝸牛爬墻的現(xiàn)場,作為一名小記者,你會怎樣采訪它?你會怎樣回答記者的問題?讓學生對蝸牛的堅持不懈有了更加深刻的體驗,從而了解了作者為什么開始嘲笑蝸牛是膽小鬼,后來又敬佩它,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
在教學第7課《寓言兩則》的《鷸蚌相爭》后,為了突破本課教學的重點:通過閱讀課文領悟出本則寓言的寓意。我設計了“給鷸和蚌的一封信”這樣的讀寫訓練,讓學生在學習完寓言后,嘗試給鷸和蚌寫一封信。孩子寫道“親愛的鷸:你好!對于你的不幸,我很同情。老師在勸導我和同學發(fā)生口角時,經(jīng)常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我想把這句話也送給你,希望你以后能做到謙讓?!庇械暮⒆訉懙馈鞍觯耗愫茫∥也恢澜o你寫這封信你能不能看到,說不定你早已經(jīng)被漁夫吃掉了。但我希望這封信,能讓其他的蚌看到。我們都應該做一個懂得謙讓,在遇到困難時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人,這樣才不會落得如此下場?!?/p>
在語文課堂中,用這樣的讀寫結合訓練,來活躍學生的思維,豐富對文章的情感體驗,深化了文章主題,讓學生從中受到更多的啟發(fā)和教育。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一直用這句話來勉勵自己,希望自己能在語文教學的課堂上,善于捕捉機會,科學施練,如春夜喜雨般無聲潤物,讓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從讀寫結合中落地生根,開出絢爛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