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州市大馮中心小學 王 芹
新課程改革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運用創(chuàng)新型教學方法能夠使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升,從而讓整個小學語文教學體系順應新課程改革的潮流。教師要用新的教學觀點看待這些創(chuàng)新型教學法,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有效優(yōu)化,并配合多樣的教學活動,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下文我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淺談創(chuàng)新型教學法的運用策略。
從小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來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相比其他教學策略更加具有實際意義。趣味教學法有著突出的運用效果,能引導學生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來。以《猴王出世》的教學為例,根據學生愛看動畫片的特點,教師在課堂導入階段可以直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一段有關《西游記》的動畫片。學生看到這樣的畫面,會表現得更加主動積極,并且對下一步的學習任務充滿期待。同時,教師也能夠利用動畫片來激勵學生的學習,一旦學生學習認真,就可以通過觀看動畫片來進行獎勵,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比如,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時,為了加強學生對生字詞的理解與掌握,教師可以利用教學卡片組織簡單且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游戲。學生好動愛玩,教學游戲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引導學生在游戲中學習知識,體現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創(chuàng)造更好的學習效果。通過這樣的方式,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運用趣味教學法,讓課堂充滿歡聲笑語。
在新的教學背景下,教師要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有效地運用合作教學法,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以《靜夜思》的教學為例,引導學生學習這首古詩,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李白在詩中所表達的對親人的思念之情。于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引導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進行合作學習。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主要為學生清除學習障礙,引導學生通讀古詩,積累重要的詩詞基礎知識。接著,教師則引導學生通過合作討論,對古詩所表達的思想情感進行研究,學生能夠發(fā)現作者通過描繪月光的景色寄托了對親人的思念之情,了解到這是借景抒懷的寫作手法。同時挖掘其他的詩詞,分析不同詩詞的不同表達效果,理解詩人運用借景抒懷的寫作手法所達到的效果,從而對詩詞實現全面掌握。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運用合作教學法,既引導學生跨越了學習障礙,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語文基礎有著顯著的差異,如果對學生進行籠統教學,很容易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為了避免兩極分化的出現,教師要有效地運用分層教學法,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良好的鍛煉。以《兩小兒辯日》的教學為例,開展這些簡單的文言文教學,主要是讓學生積累好文言文基礎知識,理解其中所蘊含的重要哲理。那么,教師要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運用分層教學法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比如,針對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將教學目標設定為基礎知識的理解,引導學生掌握重要的生字詞,理解通假字、虛詞的用法。針對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要將教學目標設定為理解層次,引導學生能夠讀通文章,了解文言文的大致內容。針對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則要適當提升,將教學目標設定為運用層次,要求學生理解“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人生哲理,并且根據文章進行觀點表達,活躍學生的思維。通過這樣的方式,根據實際教學情況有效運用分層教學法,讓所有學生都能夠得到鍛煉,實現共同進步。
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而言,情境教學法有著顯著的運用效果,能夠幫助學生加強對文章的理解。以《開國大典》的教學為例,引導學生學習這篇文章,主要了解對大場面的描寫手法,讀懂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針對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將開國大典的浩大場面真實地還原出來。接著,教師則引導學生扮演小記者的身份,對這一浩大場面進行細致記錄。這樣一來,學生有了更直觀的學習體驗,能夠直接了解到開國大典的磅礴氣勢與空前浩大。同時結合文本深入分析,將實際畫面與文字內容結合起來,提升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中深入思考,更好地理解了當毛主席說出“中華人民共和國今天成立了”這句話時,國人有怎樣的一種民族自豪感,全面理解了文章的中心思想。通過這樣的方式,運用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提升對文章的理解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總而言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新形勢下的小學語文教學,選擇創(chuàng)新型教學方法迫在眉睫,也是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學的必由之路。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那么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創(chuàng)新型教學法的研究,以實際教學情況為引導,科學運用創(chuàng)新型教學法,全面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